青少年睡眠质量现况及其与身心健康、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青少年睡眠质量现况及其与身心健康、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事件和睡眠质量的现况,并探讨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生活事件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睡眠障碍的形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合肥市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初一至大四共10个年级523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以匿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青少年及其父母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孤独量表、BECK抑郁量表、ZUNG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是否有睡眠问题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抑郁、焦虑、孤独、生活事件及自测健康作为自变量,其中家庭类型设置哑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法)分析。结果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抑郁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抑郁程度在父母亲个性、父母关系、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性格类型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习成绩和性格类型的学生焦虑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检出率在不同家庭类型、不同父母亲个性、不同父母关系、与父母不同的血缘关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孤独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类型学生孤独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孤独得分在不同家庭类型、不同父母亲个性、不同父母关系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调查的5230名学生中,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率在50%以上的有9项;20%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级、不同抑郁程度、不同焦虑情况的学生睡眠各成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孤独、生活事件各因子、自测健康各维度与PSQI总分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抑郁、焦虑、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睡眠质量总体较好,部分学生存在睡眠问题。青少年中有抑郁、焦虑和孤独情绪者较为普遍,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高。高中生心理问题发生相对较多。性别、年级、抑郁、焦虑、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睡眠问题的重视,通过多种方法预防和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调查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青少年睡眠质量现况及其与身心健康、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