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水库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流溪河水库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库区水源涵养林植被为研究背景,以7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荒草地、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及经济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状况以及土壤微生物特性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N含量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太明显。荒草地有机质、N含量很低,阔叶林中等,针叶林和经济林较高。P含量以杉木林最高,经济林含量其次,其余各植被含量相当。荒草地全K含量最高,其它植被全K含量相近。速效K以马尾松林最高,荒草地含量最低,其它五种植被速效K无明显差异。各植被土壤pH值都介于4~5之间,呈酸性。2.不同植被凋落物N、P、K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对阔叶林、毛竹林和马尾松林三种植被土壤水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三种植被水质与对照组(大气降雨)的水质有较大的差异。3.同一植被三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存在差异,以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存在差异,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经济林含量较多,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较少,荒草地最少。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规律相似,呈现双峰曲线,即5月份时最高峰值,9月至11月份为次高峰,1月份则为最低值。4.同一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均大体表现为:氨化菌>固氮菌>亚硝酸菌>好气纤维素菌>嫌气纤维素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存在差异,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含量较丰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较少,荒草地最少。5.不同植被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中性磷酸酶活性以针阔混交林明显高于其它植被,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林次之,再者是经济林,毛竹林和荒草地最低。蔗糖酶活性以马尾松林活性最高,杉木林和经济林次之,再者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荒草地最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最高,其次是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再者是经济林,荒草地最低。蛋白酶活性以针阔林最大,阔叶林和毛竹林次之,再者是马尾松林、杉木林和经济林,最低的是荒草地。6.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凋落物、土壤水存在相关性。土壤养分、凋落物营养元素、土壤水各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而土壤酶只与凋落物生物量的相关性密切,与其余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概况
  • 1.1.1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1.1.1 季节对微生物动态的影响
  • 1.1.1.2 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1.1.3 土壤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作用
  • 1.1.2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
  • 1.1.3 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 1.1.3.1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2 土壤酶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3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系与土壤肥力
  • 1.1.4 凋落物的研究进展
  • 1.1.4.1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1.4.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1.4.3 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森林植被
  • 2.1.4.1 天然林
  • 2.1.4.2 人工林
  • 2.1.5 社会经济状况
  • 2.2 试验地的设置及采样
  • 2.2.1 土壤的采集
  • 2.2.2 凋落物的采集
  • 2.2.3 土壤水的采集
  • 2.3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的测定
  • 2.3.1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3.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2.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4 凋落物营养元素的测定
  • 2.3.5 土壤水质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1.1 土壤pH值与养分比较分析
  • 3.1.2 凋落物特性分析
  • 3.1.2.1 凋落物分解程度比较分析
  • 3.1.2.2 凋落物营养元素分析
  • 3.1.3 土壤水水质分析
  • 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分析
  • 3.2.1 三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分析
  • 3.2.1.1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 3.2.1.2 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比较
  • 3.2.2 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分析
  • 3.2.3 土壤酶活性特征分析
  • 3.3 相关性分析
  • 3.3.1 土壤养分与凋落物现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2 土壤养分与凋落物N、P、K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3 土壤养分与土壤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4 凋落物N、P、K含量与土壤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5 凋落物现存量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关系
  • 3.3.6 凋落物现存量与土壤酶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7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8 土壤微生物与凋落物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9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10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11 土壤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12 土壤酶与凋落物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1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 4 讨论
  • 4.1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肥力
  • 4.2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
  • 4.3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
  • 4.4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4.5 流溪河库区植被的保护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北过渡带1∶5万植被类型图遥感制图案例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03)
    • [2].辽西沙化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抗剪强度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05)
    • [3].环境和微生物因子对隆宝滩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5)
    • [4].探究地表植被类型对流水速度、径流量的影响[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23)
    • [5].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主要水生(草塘)植被类型及保护建议[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2)
    • [6].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2)
    • [7].基于多元信息的岩溶区植被类型信息快速提取方法构建[J]. 生态科学 2015(01)
    • [8].不同植被类型区的退耕还林地块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18)
    • [9].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19(21)
    • [10].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稳定性[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1)
    • [11].青海玛可河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J]. 青海农林科技 2020(03)
    • [12].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1)
    • [13].黑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模拟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4)
    • [1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不同植被类型蒸散量时空尺度扩展[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5].2000—2014年中亚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 林业科学 2019(03)
    • [16].1982-2013年陕西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特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4)
    • [17].梵净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的差异[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2)
    • [18].黑河天涝池五种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15(17)
    • [19].道路建设对区域植被类型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 [20].中国不同植被类型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1].四川省泸沽湖植被类型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J]. 四川林业科技 2010(01)
    • [22].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12)
    • [23].阿克苏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4)
    • [24].典型喀斯特山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12)
    • [25].四川省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植被类型及其环境解释[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6].疏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1)
    • [27].基于3S技术的雅江县植被类型调查与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13(02)
    • [28].敖汉旗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3(05)
    • [29].循化县植被类型及分布[J]. 青海草业 2012(01)
    • [30].人工神经网络在流域植被类型优化中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S2)

    标签:;  ;  ;  ;  ;  ;  

    流溪河水库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