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14例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14例

边丽

(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卫生院山东淄博255416)

【摘要】目的:探究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14例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性检查、治疗以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资料分析到: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占到9例(64.3%),腹泻占到6例(42.9%)患者体制减轻占到1例(7.1%)等.另外还有83.3%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通过血液检查及大便检查,对患者黏膜及黏膜下充血、浆细胞病变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探查,可见嗜酸粒细胞,临床上采用激素治疗,能够在1wk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且促进患者嗜酸粒细胞明显改善,但是患者并且会出现反复症状,一般在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过敏史对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有明显提示作用,经过常规血液检查、大便检查对嗜酸粒细胞的多少进行判断,除了药物治疗,临床上还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并且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胃肠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43-0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主要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它属于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积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个层中,临床上主要分为黏膜型、浆膜型和肌型。患者的在临床上特异性表现不明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许多专家认为该病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全身或者是局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可能与患者食物以及药物过敏有关联,一般患者在30~48岁之间,并且男性偏多,其误诊率比较高,因此,探究其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措施等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针对收治的14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探究,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诊断均符合Talley标准:患者肠道不适,通过活检病理显示,从食管到结肠的胃肠道出现1个或者是多个部位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现象,并且可能存在异常伴周围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同时符合除外寄生虫感染和胃肠道外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在临床上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克罗恩病、淋巴瘤等病状。针对本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粒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其中,男性患者占到9例,女性患者占到5例,患者年龄在16~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4±15.37)岁,患者病程2~9年。

1.2方法

由于该病在临床上分为3中类型:(1)黏膜型:嗜酸粒细胞一般存在于粘膜层和黏膜下层。(2)肌型:嗜酸粒细胞浸润至肌层,使得患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3)浆膜型,病变累及浆膜层,病可见大量嗜酸细胞浸润。针对本院收治的14例患者中,观察分析到9例(64.3%)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及肌层病变的患者,为黏膜型;4(28.6%)例患者诊断为黏膜型及浆膜混合型,患者经血细胞检查与大便检查可见便常规检查潜血呈阳性。1例(7.1%)患者为黏膜、肌层混合型,经血细胞与大便检查,可见患者黏膜下有嗜酸粒细胞浸润及肌层下嗜酸粒细胞浸润。

1.3观察指标

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年龄、性别、诱发因素以及过敏史、症状、血细胞检查、大便检查以及治疗效果、预后等项目进行观察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者临床表现

针对1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病程在2~9年,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另外8例患者入院前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以及结核性腹膜炎。数据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n(%)]

表现与体征例数n百分比

腹痛964.3

腹泻642.9

发热428.6

血便214.3

水肿17.1

皮疹17.1

恶心、呕吐214.3

体重减轻17.1

2.2血清学指标

14例患者中出现肿瘤标志物有4例,占到28.6%,其中1例患者经过SPECT检查考虑倡导蛋白丢失,1例患者合并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为正常值的3倍,患者在症状恢复之后有所改善。

2.3血细胞检查

患者进行血细胞检查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占64.3%,患者黏膜及黏膜下层有病变,以浆细胞病变为主。存在缺铁性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沉增快及血IgE增高的现象。

2.4大便检查

酸细胞性胃肠炎进行粪便检查的主要意义是探查外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可见夏科-雷登结晶,检查潜血呈阳性,部分患者有中度脂肪泻。D-木糖吸收试验异常,Cr标记白蛋白增加,α-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增加。

2.5病理检查

14例患者经过行黏膜活检,发现均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现象。其中十二指肠6例(42.9%),结肠患者2例(14.3%),胃窦1例(7.1%),回肠2例(14.3%),累及多个部位3例(21.4%)。以上患者中其差异性无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属于一种少见胃肠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确,该病在临床上具有多样性及非特异性特征,主要表现3种类型,其中后黏膜型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病发时伴有胃痛、腹痛、腹泻、恶心以及胃肠道蛋白丢失等,肌型症状表现为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肠梗阻,浆膜型临床表现为腹腔积液、腹膜炎,并且嗜酸粒细胞浸润十二指肠乳头区,可能会引起胰胆管梗阻,可能后出现胰腺炎症状。根据临床实践证明,嗜酸粒细胞导致黏膜弥漫充血肿胀、出血点、颗粒样红斑等,证明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为黏膜型病变,另外十二指肠6例(42.9%),结肠患者2例(14.3%),胃窦1例(7.1%),回肠2例(14.3%),累及多个部位3例(21.4%)。但是由于患者中行小肠镜检查较少,容易造成漏诊或者是误诊现象,基于疾病蔓延,嗜酸粒细胞累及胃肠道粘膜层,可累及胃肠道肌层甚至浆膜层。

目前,医学界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尚未有金标准,通常采用Talley标准及Leinbach标准,通过显示胃肠组织活检和血细胞检查证明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作为重点。但是由于患者可能伴有过敏史及不同诱因,因此只能作为参考价值使用。该病的误诊率较高,其原因: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非特异性,许多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活检点数及深度不够,腹腔镜应用不广,导致误诊率提高。

另外针对该病的治疗采用饮食对症以及激素治疗也是重要方法,部分患者通过饮食调整,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同时对可疑过敏的食物和药物必须要立即停止使用,若发现过敏者,采用序贯法排出引起过敏的食物。另外在激素治疗中,一般开始剂量较强,在15~40mg/d口服,针对差并且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d进行静脉注射,能够达到延长激素用药时间以及延缓减量速度的目的,该药物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并且能够将嗜酸粒细胞降至正常水平,因此建议患者采用常规激素治疗,预防复发,根据统计学数据分析,患者14例复发情况无统计学研究意义。针对该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加重患者病情,临床上还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并且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丽,王向东,陈子纲.腹水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6例临床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医生,2015,14(23)104-108.

[2]蒋建明,刘银华,刘琼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特点及治疗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5,32(15)102-106.

[3]张建平,吴洪刚,陈红.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临床诊断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10(21)23-28.

[4]彭志华,蒋敏,李康.急性腹膜炎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06(17)26-29.

[5]雷小玲,叶妮娜,赵红.12例是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8(05)257-259.

标签:;  ;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14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