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 ——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和民勤绿洲为例

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 ——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和民勤绿洲为例

论文摘要

水资源问题是绿洲问题的核心问题。故本文针对绿洲的研究是围绕水资源展开的。本文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基于能值的绿洲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其中利用现状分析是基础,情景模拟是核心,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是水资源利用分析和模拟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在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分别独立采用了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水资源利用类型分析和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水资源消费分析三种方法,对研究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验证,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均较为接近,误差不是十分显著,满足研究要求。在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中,以风沙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区域有效植被盖度的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区域生态防护标准指数,对武威和民勤绿洲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模拟,得出较低和较高生态防护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利用IPAT模型,设定7种情景,对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利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需水,分析了武威和民勤绿洲的水资源承载情况。在绿洲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中,运用能值理论,对绿洲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武威和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区域间水资源竞争取决于竞争者的空间位置、水资源需求状况、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竞争优势要素,流域水资源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产生调节作用。(2)由于水资源竞争力的不同,武威和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显著差异:武威绿洲由于占有了石羊河流域绝大部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超采量不是很大,生态和水资源状况显著好于民勤绿洲,但仍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民勤绿洲主要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现状水资源消费,经济发展受阻,生态恶化明显。新的分析表明,民勤绿洲的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原先的估计,绿洲的生态稳定和发展问题比预计的可能更为严重。(3)利用风沙动力学原理,提出了有效植被盖度的解决方案。有效植被盖度为最大变差盖度和拐点盖度之间的阈值,存在一个变动区间。有效植被盖度是确定干旱区绿洲适宜生态规模的基础,适宜的生态规模,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程度的生态防护。(4)通过对不同情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发现稳定是武威绿洲的头等大事:如果维持现状发展速度,水资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水资源压力将以更高的速度增加,加强调控则可以抑制其增加,稳定水资源消费;而加强水资源消费控制对降低水资源需求量的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节水措施以维持水资源消费的稳定。民勤绿洲无论在何种发展情景下,水资源压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不同情景下水资源消费量存在较为显著差异,但对水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只有采取非常规措施,才能缓解民勤绿洲面临的水资源危机。(5)武威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呈现缓慢提升的局面,但安全状况的提升并不稳定,存在反弹趋势;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持续快速恶化。2000年之前,武威绿洲的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主要受自然要素影响;2001年之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民勤绿洲,在2000年之前,经济产出对区域生态综合安全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01年之后,这种索取已经成为威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绿洲研究综述
  • 1.2.1 发展沿革
  • 1.2.2 主要研究领域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背景
  • 2.1 研究区界定
  • 2.2 水资源概况
  • 2.2.1 武威绿洲水资源概况
  • 2.2.2 民勤绿洲水资源概况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2.3.1 武威绿洲土地利用现状
  • 2.3.2 民勤绿洲土地利用现状
  • 2.4 风沙灾害
  • 第三章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1 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
  • 3.1.1 武威绿洲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
  • 3.1.2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
  • 3.2 水资源利用类型分析
  • 3.2.1 生态需水
  • 3.2.2 生态用水量和生态需水量
  • 3.2.3 生产和生活用水
  • 3.3 水资源利用过程和利用类型的对比分析
  • 3.3.1 武威绿洲的水资源利用过程和利用类型的比较分析
  • 3.3.2 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利用过程和利用类型的比较分析
  • 3.3.3 差额产生原因分析
  • 3.4 基于虚拟水的水资源消费分析
  • 3.4.1 理论基础
  • 3.4.2 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用水
  • 3.4.3 三种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
  • 3.5 小结
  • 3.5.1 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 3.5.2 制度问题
  • 3.5.3 生态用水
  • 3.5.4 水资源利用效率
  • 3.5.5 水资源竞争
  • 第四章 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
  • 4.1 生态需水量模拟
  • 4.1.1 前人的研究
  • 4.1.2 模型分析
  • 4.1.3 有效植被盖度
  • 4.1.4 绿洲生态防护标准指数
  • 4.1.5 适宜生态规模
  • 4.2 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
  • 4.2.1 生产性用水现状分析
  • 4.2.2 IPAT 模型
  • 4.2.3 无控制水资源消费情景模拟
  • 4.2.4 实施宽松水资源消费控制的情景模拟
  • 4.2.5 实施强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情景模拟
  • 4.2.6 几种情景的比较分析
  • 4.3 基于情景的水资源承载分析
  • 4.3.1 不同情景下的用水需求
  • 4.3.2 地下水供给压力
  • 4.3.3 水资源承载压力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绿洲生态安全
  • 5.1 生态安全分析和评价框架
  • 5.1.1 原因分析
  • 5.1.2 结果表征
  • 5.1.3 效果分析
  • 5.1.4 措施响应
  • 5.2 绿洲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
  • 5.2.2 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社会因素
  • 5.3 基于能值理论的绿洲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
  • 5.3.1 理论基础
  • 5.3.2 能值过程分析
  • 5.3.3 能值利用现状分析
  • 5.3.4 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能值分析
  • 5.3.5 社会经济系统安全分析
  • 5.3.6 自然-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
  • 5.3.7 自然-社会系统综合安全能值分析与评价
  • 5.4 敏感性分析
  • 5.4.1 武威绿洲系统敏感性分析
  • 5.4.2 民勤绿洲系统敏感性分析
  • 5.5 对策响应
  • 5.5.1 武威绿洲生态安全响应
  • 5.5.2 民勤绿洲生态安全响应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2.1 水资源利用量的估算
  • 6.2.2 有效植被盖度
  • 6.2.3 能值的问题
  • 6.2.4 对ESI 的修订
  • 6.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 ——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和民勤绿洲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