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方法研究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城市的大型铁路客运站都是集对外城间铁路交通和市内交通各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所以,实现大型客运站的铁路交通与站区市内交通疏解系统间的协调规划与运输组织管理,对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功能、提高综合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合理的大型客运站综合交通疏解系统不仅涉及到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条件,而且还涉及到规划协调、站区布局协调以及大量客流换乘接驳集疏运复杂过程的组织协调问题。因此,大型客运站的综合交通运输协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本论文结合参加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大型客运站仿真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实际研究工作,以北京南站为背景,对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与方法进行了选题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大型客运站交通结构的系统分析、交通疏解分担量预测模型、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北京南站站区市内交通疏解系统的实际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以换乘总时间最小、旅客换乘方便度最大为目标的交通疏解方式分担率预测的Logit模型及参数优化估计方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出租车交通疏解系统与对外铁路交通运能及运输组织协调分析的模型与方法。论文针对北京南站公交线路及轨道交通线路衔接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始发公交21条线路,途径公交12条线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4、14号线),对站区交通疏解协调方案进行了实例模拟分析,提出了2015年和2020年站区各种交通方式交通疏解协调分担率,分析了北京南站各种交通方式疏解协调性现状(地铁4号线采用发车间隔5分钟,编组6节能够满足需求,地铁运能充足;公交采用平均发车间隔11分钟能够满足高峰小时的需求情况,如果现状常规公交采用12分钟发车间隔方案,建议新增2条始发公交线路,2条途径公交线路,如果采用15分钟公交发车间隔,建议新增5条始发、9条途径公交线路方案),提出了2020年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疏解运输组织方案(2020年地铁4、14号线采用发车间隔2分钟、列车编组6节方案;2020年,不增加公交线路的情况下采用8分钟发车间隔方案,采用10分钟的发车间隔,建议新增2条始发,3条途径公交线路),为北京南站大型客运站的综合运营管理组织提供了决策依据。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交通疏解系统协调情况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结构的系统分析
  • 2.1 大型客运站的基本功能
  • 2.2 各种城市疏解系统的特点及其功能
  • 2.3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方式种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 大型客运站的系统特性及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
  • 3.1 大型客运站换乘接驳组织效率参数选择
  • 3.2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分担率预测模型
  • 3.3 北京南站交通疏解分担率预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 4.1 交通疏解协调衔接的概念和内涵
  • 4.2 交通疏解协调衔接的原则及模式分析
  • 4.3 城市轨道交通站区疏解协调性分析
  • 4.4 城市常规公交的站区疏解协调性分析
  • 4.5 城市出租车、小汽车的站区疏解协调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北京南站交通疏解系统的协调分析
  • 5.1 北京南站交通疏解系统构成
  • 5.2 北京南站交通疏解客流分担量分析
  • 5.3 北京南站地铁交通站区疏解运输组织协调性分析
  • 5.4 北京南站公交疏解运输组织协调性分析
  • 5.5 北京南站出租车疏解运输组织协调性分析
  • 5.6 交通疏解结论与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安七大客运站全部恢复运营[J]. 现代企业 2020(03)
    • [2].广东省公路客运站未来转型发展之我见[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3].高铁客运站智能节能管控系统分析与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0(07)
    • [4].促进客运站安全运营 不可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 汽车与安全 2013(08)
    • [5].福建省道路客运站收费标准调整研究[J]. 福建交通科技 2016(06)
    • [6].提高客运站经济效益的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1)
    • [7].高速铁路中小型客运站站区规划布置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 2017(04)
    • [8].客运站开启发展新引擎:科技创新为转型“撑腰”[J]. 运输经理世界 2017(05)
    • [9].智能化:客运站转型的利刃[J]. 运输经理世界 2017(05)
    • [10].金柳路和友谊街客运站开展技术交流[J]. 城市公共交通 2017(08)
    • [11].农村客运站建设专项资金审计后的几点思考[J]. 福建交通科技 2012(04)
    • [12].浅析中小型高铁客运站的设计要点[J]. 中外建筑 2015(07)
    • [13].对甘肃省农村客运站“建管养”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Z1)
    • [14].浅谈客运站规划原则及流线组织——以武清汽车客运站为例[J]. 工程与建设 2019(03)
    • [15].大数据在客运站领域的分析应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11)
    • [16].我国农村客运站的现状、管理和发展需求[J]. 汽车与安全 2013(08)
    • [17].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拉萨市西郊客运站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J]. 拉萨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7)
    • [18].客运站应抓牢人脉主副并举[J]. 运输经理世界 2014(01)
    • [19].农村客运站建设关键技术探析[J]. 山西建筑 2013(13)
    • [20].浅议农村客运站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5)
    • [21].浅析农村客运站建设管理中的难题[J]. 青海交通科技 2012(03)
    • [22].大型铁路客运站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铁路第三客运站选址为例[J]. 交通标准化 2010(02)
    • [23].铁路特大型客运站候车室面积及数量计算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10(02)
    • [24].长葛市坡胡乡:客运站变身钢材厂为哪般?[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0(03)
    • [25].创业之初不能急功近利[J]. 农村百事通 2010(11)
    • [26].关于农村客运站建设问题的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8)
    • [27].换乘模式对高铁客运站空间设计的影响初探[J]. 城市建筑 2010(08)
    • [28].便民客运站何时才便民[J]. 乡镇论坛 2009(07)
    • [29].基于地域性文化精神的福州地区港口客运站表达研究[J]. 福建交通科技 2018(03)
    • [30].汽车客运站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30)

    标签:;  ;  ;  

    大型客运站交通疏解系统协调分析模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