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空白支票作为一种特殊的票据,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替代货币的信用工具,其在加快交易速度、方便支付、增加商业交易便捷性等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空白支票制度在我国包涵在票据法律制度内,作为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原理与规范都体现着对效率的孜孜追求。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空白支票制度,是其作为商法之一的必然要求。法经济学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传统法学分析不同的研究方向,其核心思想在于,所有的法律活动都要以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因此,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分析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空白支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票据法律制度以及空白支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制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空白支票制度中在学界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观点;最后,运用博弈论对空白支票的出票人与持票人进行分析,结合制度分析理论,分析我国法律在规范空白支票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本文研究内容的范围及分析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这一部分先介绍了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及对于传统法律分析的贡献;同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下文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票据与票据法律制度的发展、支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对空白支票相关文献综述的梳理表明,目前学界从法经济学角度研究空白支票制度并不多见。第三部分空白支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这部分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了空白支票在运行过程中,社会、出票人、持票人三者的成本与收益。同时,对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成本与收益也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第四部分空白支票的制度分析,这部分简单介绍了制度的内涵、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以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型分析我国票据法律制度及空白支票制度的发展与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我国空白支票制度相关法规、规章出现的合理性;最后结合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的空白支票制度在空白补充权限制方面的合理性。第五部分空白支票法律责任的博弈分析,这部分先对空白支票当事人进行博弈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有关空白支票法律责任的规定,分析现存制度的合理性。第六部分相关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此部分笔者谈了几点针对我国有关空白支票的法规和法律责任方面司法解释的修改意见。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本文讨论范围的界定
  • 三、分析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法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一节 空白支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二节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三章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
  • 第二节 制度的变迁
  • 第三节 法律制度的不均衡与空白支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 第四节 空白支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 第五节 空白支票强制性法律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第四章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空白支票出票行为的成本与收益
  • 第二节 博弈模型的假设
  • 第三节 模型的表述
  • 第四节 求出票人与持票人的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
  • 第五节 博弈分析意义
  • 第五章 我国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评述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对我国目前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评述
  • 第二节 我国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修改建议
  • 第三节 我国空白支票法律责任司法解释的修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 [2].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法经济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6)
    • [3].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20)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20(04)
    • [4].“第十七届(2019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9(01)
    • [5].法经济学在欧盟规则影响评价制度中的运用[J]. 兰州学刊 2019(07)
    • [6].法经济学在中国:引入与本土化[J]. 中国经济问题 2019(04)
    • [7].以公平调整效益——法经济学对公平质疑的一种回应[J]. 法制博览 2019(23)
    • [8].第十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8)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7(12)
    • [9].“学”与“术”视角下的法经济学研究进路——基于喻中教授《法学方法论》的阐释视角[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03)
    • [10].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25)
    • [11].中国法经济学发展概览[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10)
    • [12].环境邻避冲突的法经济学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03)
    • [13].关于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三个角度[J]. 当代经济 2017(02)
    • [14].共享单车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15].格式合同的法经济学分析[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16].法律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应用——第十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7(07)
    • [17].民间金融正规化治理的法经济学分析[J]. 东南学术 2017(03)
    • [18].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经济学分析[J]. 财政研究 2017(10)
    • [19].限购政策正当性的法经济学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8)
    • [20].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前沿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 学习与探索 2015(12)
    • [21].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中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视阈——第十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6)综述[J]. 经济研究 2016(07)
    • [22].大学生涉法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 [23].法经济学的公平价值——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4].第十三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5)征文启事[J]. 经济研究 2015(01)
    • [25].基于经济学家立场和法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进路[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9(01)
    • [26].“第十四届(2016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综述[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6(04)
    • [27].论电信诈骗的法经济学分析[J]. 祖国 2017(16)
    • [28].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变化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 民商法争鸣 2016(00)
    • [29].法经济学与中国司法实践——法律人思维的一个脚注[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1)
    • [30].法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加深——第十一届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3(09)

    标签:;  ;  ;  ;  

    空白支票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