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乖戾—消解理论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

基于乖戾—消解理论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

论文摘要

幽默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分析学和认知科学进行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认知语言学已成为言语幽默研究的焦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概念整合理论,乖戾-消解理论及其发展形式语境设置-乖戾-消解模式是认知领域里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它们科学而合理地阐明了言语笑话的结构,生成和感知过程。过去的研究大都基于幽默本身,主要探讨关于幽默的理论或者理论在幽默理解中的应用,如,从语用学或语义学角度研究言语幽默等。本文主要以乖戾-消解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研究中国学生对于英语幽默的理解。本文主要是从笑话的读者和听众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对于幽默的理解,目前对幽默做的这种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以言语笑话为语料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在长安大学和西安外事学院两所学校对其397名大二本科学生进行测试,从回收的317份有效问卷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除了最好笑的IR类笑话外其他类型笑话基本不能理解。笔者最后从语言本身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分析不能理解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笔者建议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应注重文化的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RATIONAL OF THE STUDY
  • 1.2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DEFINITION OF HUMOR
  • 2.2 THE CLASSIFICATIONS OF HUMOR
  • 2.3 STUDIES OF HUMOR
  • 2.3.1 Three basic conventional humor theories
  • 2.3.2 Linguistic studies of verbal humor
  • 2.3.3 Audience-based Theory of Verbal Humor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 OF VERBALHUMOR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INCONGRUITY-RESOLUTION (IR) THEORY
  • 3.3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R THEORY
  • 3.3.1 Three-Stage Setup-Incongruity-Resolution (SIR) Model
  • 3.3.2 Simultaneity
  • 3.3.3 Integration
  • CHAPTER FOUR VERBAL HUMOR INTERPRET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
  • 4.1 THE INTERPRETATION OF IR JOKES
  • 4.2 THE INTERPRETATION OF I JOKES AND N JOKES
  • CHAPTER FIV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 5.1 RESEARCH QUESTIONS
  • 5.2 PARTICIPANTS
  • 5.3 DATA COLLECTION
  • 5.4 RESEARCH METHOD
  • 5.5 RESULT AND ANALYSIS
  • 5.5.1 Humor degree of the three kinds of jokes
  • 5.5.2 Different genders' understanding in English jokes
  • 5.5.3 Humo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ajor,arts and science students
  • 5.6 DISCUSSION
  • 5.6.1 The basic reasons for misunderstanding English verbal humor
  • 5.6.1.1 Linguistic reasons
  • 5.6.1.2 Cultural reasons
  • 5.6.2 Some other reasons for misunderstanding English verbal humor
  • 5.6.3 Solutions for the misunderstanding
  • 5.6.3.1 Developing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competence
  • 5.6.3.2 Developing context analysis competence
  • 5.6.3.3 Developing bi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学生留韩现状调研及趋势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7)
    • [2].2018年中国学生街舞锦标赛赛况调查与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21)
    •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管乐团教学思路研究[J]. 黄河之声 2020(17)
    • [4].2017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办[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6)
    • [5].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 去年受资助学生近9600万人次[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06)
    • [6].由“私域”走向“公共”:近代留美中国学生的历史选择——以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为例[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7].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基本策略探微[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2)
    • [8].用行动担当责任[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7(01)
    • [9].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4)
    • [10].聚焦核心素养 突出创新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2)
    • [11].养一世之风尚 造时代之精神[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8)
    • [1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提问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4)
    • [13].对思想政治课案例特征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5)
    • [14].音乐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探——小小音乐剧[J]. 中国音乐教育 2017(06)
    • [15].教学应转向培育核心素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7)
    • [16].寻找生命教育的DNA[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7)
    • [17].类比思维的教学运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5)
    • [18].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友联”及《中国学生周报》的思想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4)
    • [19].论中国学生创造性缺失的原因[J]. 教育现代化 2017(41)
    • [20].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议[J]. 大学教育 2017(11)
    • [21].法国简化签证申请流程以吸引中国学生[J]. 世界教育信息 2016(08)
    • [22].“21世纪核心素养”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完善[J]. 教师教育论坛 2016(10)
    • [23].借鉴美国教育 探索中国学生深层次发展的“基点”[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1)
    • [24].家校合育助力学生自主发展[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0(05)
    • [25].浅析当代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J]. 校园英语 2020(30)
    • [26].教育必须超越知识[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19(05)
    • [27].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切实落地[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23)
    • [28].“核心素养”问题征集[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21)
    • [29].对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 基础教育课程 2017(01)
    • [30].每门学科都可以聚焦核心素养培育[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05)

    标签:;  ;  ;  ;  ;  

    基于乖戾—消解理论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