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配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超高产攻关研究课题(2006BAD02A07)的实施,连续两年(20052007)选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行距设10 cm(R1)、15 cm(R2)和20 cm(R3)3个水平,密度设150万hm-2(D1)、262.5万hm-2(D2)和375万hm-2(D3)3个水平,每个品种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了行距和密度配置对其冠层结构、微环境、碳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效应。其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有一定的调节效应。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生育期间的叶面积指数(LAI)在不同行距间表现为R2>R1>R3;多穗型品种豫麦49的LAI在灌浆中期之前表现为R3>R2>R1,之后各行距处理间差别较小。两品种的叶倾角(MLIA)随种植密度和行距的增加而变大。兰考矮早八的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随密度增大逐渐变小,随行距的变大逐渐增加;豫麦49的TCRP随行距和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两品种的消光系数(K)随天顶角、密度增大而升高,随行距的增大逐渐减小;两品种的叶片分布(LD)随方位角增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兰考矮早八的LD以R2D3处理的极差较小,豫麦49则以R3D1处理的极差较小。综合以上结果,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窄行密植(处理R2D3)、多穗型品种豫麦49以宽行稀植(处理R3D1)的冠层结构较优,叶片分布更趋均匀。2茎秆粗度、厚度、机械强度、抗倒指数、维管束数量及面积品种间表现为兰考矮早八>豫麦49。兰考矮早八的茎秆形态结构以行距15 cm(R2)较优;豫麦49茎秆的机械强度、抗倒指数、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均以宽行距20 cm(R3)较优,而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以及机械组织的细胞层数、厚度在低密度下以宽行距20 cm(R3)较优,高密度下以行距15 cm(R2)较优。3在两种密度(150×104株·hm-2和375×104株·hm-2)种植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后期群体冠层微环境的影响效应。随着密度和行距的增加,光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窄行距群体比宽行距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LI);两个供试品种冠层温度在垂直方向表现为上、下两层低,中层高的变化特点,随着行距的增加,冠层温度升高;两品种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升高的变化特点,随着行距的增加,群体冠层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同一行距垂直方向群体冠层内CO2浓度表现为下层>上层>中层,且随着行距增加群体冠层内的CO2浓度升高。4供试两品种旗叶中SS和SPS活性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兰考矮早八出现在花后14d,豫麦49在花后7d。兰考矮早八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花后天数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峰值出现在花后28d,而豫麦49呈双峰曲线,两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7d和21d。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随花后天数的推移而降低,灌浆期间籽粒中淀粉含量呈“S”型变化趋势。行距配置对两品种蔗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两品种旗叶中的SS活性整体上以行距R2较高;旗叶中SPS活性在低密度下以行距R3较高,在中、高密度下以行距R2较高。兰考矮早八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高密度下,豫麦49在低密度下以行距R3较高;兰考矮早八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行距R2较高,在低密度下籽粒淀粉积累量行距间表现为R3>R2>R1;在中、高密度下,行距间差别较小。豫麦49在中、低密度下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行距R3较高,高密度下以行距R2表现较高;籽粒淀粉积累在低密度下花后14d之前行距间差异较小,之后表现为R3>R2>R1;在中、高密度下,行距间差别较小。5两种穗型品种旗叶NR和GS活性及含氮量随花后天数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品种花后旗叶的NR和GS活性在中低密度下以宽行距表现较高,在高密度下以窄行距较高。兰考矮早八旗叶含氮量在中低密度下以行距R1较高,高密度下以行距R2较高;豫麦49在各密度处理条件下以行距R1表现较高。豫麦49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兰考矮早八,豫麦49以处理R3D1较高,而兰考矮早八以R1D2较大。6两个供试品种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分布,表现出近中优势。两品种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兰考矮早八不同小穗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豫麦49与之相反。在同一密度下,两品种不同小穗结实粒数以行距R2表现较高,小穗粒重随行距的增加而加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以处理R2D3表现较高,而豫麦49以R3D1处理较高。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从改善植株冠层结构、微环境、碳氮代谢和提高单位面积籽粒产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高产栽培分别采用“窄行密植”和“宽行稀播”的种植方式较为适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综述 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 1 小麦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 1.1 小麦群体冠层结构
  • 1.2 小麦群体冠层微环境
  • 2 小麦植株碳代谢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 2.1 光合特性及其光合关键酶
  • 2.2 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
  • 2.3 淀粉代谢
  • 3 小麦植株氮代谢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 3.1 氮代谢主要途径及其关键酶
  • 3.2 小麦灌浆期间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动态
  • 4 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的影响
  •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消光系数(K)的影响
  • 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叶片分布(LD)的影响
  • 2.6 冠层结构指标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节间粗度和壁厚的影响
  •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后期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LI)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温度的影响
  •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相对湿度的影响
  • 2 浓度变化的影响'>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CO2浓度变化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蔗糖代谢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和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中蔗糖含量的影响
  • 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中淀粉积累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NR 活性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含氮量的影响
  •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5 各时期旗叶含N 量、NR 和GS 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结实粒数的小穗位空间分布对行距和密度的响应
  • 2.2 小穗粒重的小穗位空间分布对行距和密度的响应
  •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2.1 冠层结构与微环境
  • 2.2 植株碳氮代谢的协调
  • 2.3 两种穗型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行距和密度
  • 3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