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叶草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富集规律研究

红三叶草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富集规律研究

论文题目: 红三叶草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富集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杨三东

导师: 吴永尧,曾富华

关键词: 红三叶草,生理生化,富集规律

文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微量营养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而又极不均匀,全世界有2/3的地区缺硒,我国缺硒地区也在2/3之上,其中1/3为世界公认的严重缺硒区。人畜硒营养水平取决于摄入食物的含硒量,植物在自然界硒循环生态链和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又是人畜摄入硒最重要的直接硒源。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有数种人畜疾病可能与缺硒有关,缺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提高食物链硒水平,对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红三叶草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不同的分析手段和策略研究了硒的应用: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硒含量的检测手段,研究了红三叶草对硒的吸收、积累、分布的动态,对环境硒的耐受能力,不同供硒水平对红三叶草生长发育、干物质和硒累积量及动态、产量、含硒量的影响;通过对根系氧化还原能力的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还原性谷胱甘肽、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研究了硒的生理功能及机体内部生理生化功能和抗逆作用。运用分级盐析进行了从红三叶草中分离含硒蛋白的探索,对红三叶草中硒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红三叶草能主动吸收环境即使是高硒环境中的硒,对环境中的硒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富集作用随着生长发育成熟而增强;根系吸收的硒经同化被运送到各个器官积累,各器官的含硒量亦随该器官的成熟而提高,成熟时各器官的含硒量依次为:根>叶>种子>茎;植株从环境中吸收的无机硒大部分被转化为有机态,红三叶草中硒的赋存形态有蛋白硒、核酸硒、多糖硒,其中接近总硒的3/5存在于蛋白质中,蛋白硒是红三叶草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多糖硒和核酸硒占总硒的1/4是红三叶草硒的重要存在形态;硒对植物的生物效应符合微量元素生物效应剂量规律,在适宜的浓度硒范围内,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根系氧化还原能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增强,同时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下降,促进红三叶草生长发育,维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增强抗逆性;高浓度的硒使上述诸项指标反向变化,对红三叶草生长产生毒害作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概况

1. 硒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硒蛋白的生物合成

1.2 硒的代谢

1.3 硒的营养

1.4 硒的补给

2 植物中硒的研究进展

2.1 硒的生物学功能

2.2 植物硒吸收与聚集的影响因素

2.3 植物体内硒的吸收与转化

2.4 植物体内的有机硒结合状态

3 本研究选题依据

第二章 硒与红三叶草生长发育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试验设计

1.3 分析测定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硒对红三叶草全生育期生长的影响

2.2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3 硒对红三叶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硒对红三叶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硒与红三叶草生长发育

3.2 作物补硒栽培的意义

第三章 硒在红三叶草的抗氧化生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2.2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中谷胱甘肽的含量的影响

2.4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5 硒对红三叶草叶片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硒在红三叶草的富集动态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实验设计

1.3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

1.4 硒含量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硒处理与红三叶草全生育期富集硒的关系

2.2 红三叶草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对硒的生物富集动态

2.3 红三叶草全生育期干物质与硒的累积动态

2.4 红三叶草中硒的器官分布动态

3 讨论

3.1 红三叶草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特点

3.2 硒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 红三叶草硒赋存形态及其硒蛋白的初步分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富硒红三叶草样品的获得和预处理

1.2 试验方法

1.3 蛋白质中硒的分布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三叶草中多糖硒和核酸硒的分布

2.2 红三叶草中蛋白质硒含量的分析

2.3 红三叶草可溶性蛋白中硒的分布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8-15

参考文献

  • [1].蒙农1号红三叶特征特性研究[D]. 张元科.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 [2].红三叶不同品种在兰州地区产量及质量综合评价[D]. 宋超.甘肃农业大学2012
  • [3].中子辐射下红三叶生物学效应评价及白粉病抗性预测[D]. 段雪梅.甘肃农业大学2009
  • [4].快中子辐射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D]. 厚彦明.甘肃农业大学2008
  • [5].黄土高原岷山红三叶生产适应性研究[D]. 李峻成.兰州大学2008
  • [6].氮磷肥对红三叶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机理及异黄酮抗氧化性能研究[D]. 陆娟.甘肃农业大学2009
  • [7].抗白粉病红三叶无性系筛选及其抗性生理研究[D]. 刘晓玲.甘肃农业大学2010
  • [8].富硒红三叶草的生理功能及其机制探讨[D]. 曾分有.湖南农业大学2007
  • [9].不同生境和施肥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及异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D]. 岳燕.甘肃农业大学2007
  • [10].不同红三叶品种种子萌发和组织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研究[D]. 潘婕.南京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富硒红三叶草的生理功能及其机制探讨[D]. 曾分有.湖南农业大学2007
  • [2].不同品种小麦中硒含量的测定及其与生长土壤中硒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朱玲.河南农业大学2007
  • [3].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态分析研究[D]. 管凌飞.成都理工大学2007
  • [4].三种三叶草的耐盐性和抗寒性研究[D]. 崔英.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 [5].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其富集技术的研究[D]. 孙文静.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 [6].作物富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邢丹英.华中农业大学2004
  • [7].硒对洋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杜妍.吉林农业大学2006
  • [8].硒对菠菜、小白菜生长、养分吸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 李登超.浙江大学2002
  • [9].大豆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含硒蛋白的初步分离[D]. 唐巧玉.湖南农业大学2004
  • [10].油菜集累硒的规律及其含硒组分的初步分离[D]. 张驰.湖南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红三叶草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富集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