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郭林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郭林

元谋县水务局云南楚雄651300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稳定与抗震,然而渗漏问题是困扰工程项目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会对水利工程使用的效果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对工程项目下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有序建设。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要点

1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分析

1.1工程结构因素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因为各种因素的不断影响,工程自身结构发生改变,就很可能导致出现渗漏的问题,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水利施工的条件本身就比较差,那么水利工程结构就很容易发生变化,即使变化很小,渗漏的问题也很容易会出现。因此,水利工程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老化的裂缝,也会导致出现渗漏的问题。

1.2施工因素

对于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从决策开始到招标投标和设计以及施工和竣工,都会花费几年的时间,建设的时间通常是最长的,在这个时期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以及人员的素质都是有相应关系的,满足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有效避免渗漏问题。最常见的渗漏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不正当的连接,当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空隙就会产生大面积的渗漏问题。

1.3外界因素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渗水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部的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就是天气以及地质条件,恶劣的天气会对工程降水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沉淀排除,就会导致大量表面水排不出去,容易造成工程渗漏,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排水功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就会出现渗水现象。

2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要点

2.1灌浆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灌浆技术是依靠液压或气压,把泥浆等可以固化的物质传送到地层中,从而改善地层的力学性质,提升地层的防渗能力,可以很好地提高施工中产生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遭受雨水侵蚀时,在最容易出现的漏洞问题上,减少渗水现象的出现。目前,灌浆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2.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见图1),是利用高压水泥的物理性质,通过和土体混合均匀后逐渐形成的水泥防渗固体,降低水利对水利工程的冲击力,从而使水利工程灌浆层具有较好的结构。根据高压喷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定喷、旋喷、摆喷等。目前施工单位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广的是旋喷灌浆技术,结合喷射试验,不仅确保了灌浆技术的适用性,也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连接性和可控性等,但该防渗技术对土层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慎重。

2.1.2控制性灌浆技术

控制性灌浆是一种新型的灌浆方法,在传统灌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不仅改变水泥的压力也可以控制流量,使得施工过程中工程与泥浆进行有效融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的压力和流量对灌浆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控制灌浆的有效范围,可适当调整压力和流量从而提高灌浆的效率。

2.1.3卵砾石层防渗漏技艺

卵砾石层防渗漏这一技艺就是指借助少量的水泥混合浆及粘土实施灌注,这一技艺同其他技艺的差别就是其是借助岩石实施灌注。在运用这一技艺期间,自动打孔比较困难,通常可以使用循环型钻灌阀、套阀型灌浆等方式实施作业。一般情况下,这一技艺大多被运到辅助勘测内,其首要的目的即兼用防渗漏处理方式,从而收获更大的防渗漏成效。

2.1.4坝体劈裂型灌浆技艺

坝体劈裂型灌浆技艺就是指运用坝体本身的规律及灌注压力,使得坝体顺着坝轴线得以分裂,接着在给其实施相应总量泥浆的注入,从而形成防渗漏墙,以更好地对坝体缝隙加以阻塞,最后提高整个坝体的防渗漏层次。坝体劈裂型灌浆技艺能够对坝体本身的缝隙及漏洞进行封闭,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另外,在对这一技艺加以使用期间,给缝隙周围实施补充型灌注,能够管控渗漏系数,从而防止坝体受损一类问题的发生。

2.2防渗墙技术

2.2.1多头深层搅拌工艺

多头深层次搅拌水泥技艺因为本身具有工程投入少、泥浆残渣不多与运用简便等优势。同时,这一技艺的使用范围也很大,把这一技艺应用到淤泥、黏土或是砂砾等土层内,均能收获比较优良的防渗漏成效。多头深层次搅拌水泥技艺即借助多头深层次搅拌型桩机,形成水泥土桩,于水泥土桩间创建水泥土型防渗漏墙。由于多头深层次搅拌型桩机能够单次多头实施打钻以成桩,并同时实施喷洒与搅拌,因此,多头深层次搅拌水泥这一技艺所需要的防渗墙投入不多;另外,由于使用这一技艺所构成的防渗漏墙,墙体本身的厚度较大,可以有22m,如此就能够于某种程度上降低渗漏系数,提高抗压成效及水平。

2.2.2射水法工艺

进行射水法工艺需要具备造孔机、混凝土浇筑机和搅拌机等,利用造孔机和水流对土体进行切割,并用成型器把土体修复平整,使孔壁的光滑程度符合施工的要求,并在不断出渣的过程中,同时对槽壁进行保护,等形成规定要求的槽孔后,将已经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对槽孔进行浇筑,形成一道混凝土防渗墙。通常来说,射水法工艺下形成的防渗墙厚度为0.22~0.45m,深度在30m左右。2.2.3链斗法工艺

链斗法工艺的施工原理主要是链斗式通过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取土,同时调节开槽机的宽度,将斜放的排桩向下放到成墙的深度,开槽机前进开挖沟槽。在这个过程中,链斗式开槽机的开槽宽度在16~50cm,深度可达10~15m。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防渗墙结构的深度是提高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链斗法工艺的施工效果可以制成效果非常好的防渗墙。

2.2.4锯槽方式

进行构建期间运用锯槽方式时,最为重要的即找出先到位,确定了先到位以后,将锯槽机本身的刀杆放入到先导孔中,接着使用锯槽机来分割土体。通常情况下,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具体土层情况来决定锯槽机本身的运转速率。锯槽机在给槽外部运送分割完成的土体的同时将泥浆喷洒于土体表面,从而形成泥浆护壁。待到泥浆护壁同相关的条件相符以后,于土槽内灌注塑型混凝土,灌注厚度为25~30cm左右。锯槽机一般具备两种传送模式,分别是液压型传送模式、机械型传送模式等。

2.2.5薄类抓斗

这一技艺即借助小类挖掘机实施作业形成抗体以后,接着运用混凝土实施浇灌,最后形成防渗漏型墙体。薄类抓斗本身的防渗墙技艺对于挖掘机自身的宽度会提出相应的规定,规定宽度要是30cm。在运用挖掘机实施作业的同时,朝土壁上喷洒泥浆,进而形成维护土壁。使用这一技艺所构成的防渗漏墙,墙体最高为40m;处于砂土总量较多的区域内,这一技艺的运用更为广泛。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效果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防渗处理效果是衡量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要求的主要指标,所以,要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就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问题,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田波,李颖超.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J].吉林农业,2015,02:68.

[2]朱江伟,于瑞.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实施要点分析[J].河南科技,2015,07:72-73.

标签:;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郭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