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探析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探析

论文摘要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旨在推进量刑公开,规范量刑程序,实现量刑公正。在整个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进程中,其改革本身亦是一项系统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学者讨论的焦点。同时,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量刑公正与高效,成为司法实践的难点。鉴于我国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路径主要是理论与实践密切互动和相互升化的过程,本文主要结合司法实践,将视野从完善量刑程序扩展到规范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进程,从司法实务的视角探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促进我国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有所裨益。文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概述,文章首先考查了我国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时间进程和上下联动、注重实践、深度研讨的改革现状,并结合实践分析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即量刑程序已基本覆盖到刑事诉讼活动的各环节,通过量刑透明初步实现量刑幅度基本均衡,量刑结果基本公正。文章认为,鉴于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所有环节均离不开量刑程序主体的直接参与,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整个改革进程均隐含着对量刑程序功能的追求与实现,文章对二者进行了初步论证,为下文提出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建议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实务的视角,对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作深入铺垫。文章在调研基础上归纳的改革现状主要是,量刑程序全面纳入庭审,基本实现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对分立。但对于被告人不认罪的量刑程序和被告人不同意量刑建议的简易程序量刑程序,是改革的困境。文章基于兼顾量刑效率与量刑公正的理念,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一定程序性构建。同时,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离不开政法各家的协调配合,文章总结出在改革进程中目前政法各家沟通协调的主要方式,并注意到改革进程中加强学习与调研的重要性。各地司法机关还通过制定《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实施细则》等做法,深入推进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工作。改革进程中,在法官进行单独量刑阶段,如何提高透明度与可控性,成为理论的盲点和实践的难点。文章通过调查和提炼审判实践中对承办人撰写审理报告、合议庭评议等环节的一些规范性做法,初步实现对法官自由心证的有效监督。上述对量刑程序的规范最终实现量刑公正,但如何让当事人理解和接受公正的结果成为实践的难点,一些法院通过加强法律释明与判后答疑有效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值得借鉴。最后,文章完全基于实证调研,归纳出在目前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中还存在的量刑建议权发表不足、量刑辩护不能充分发挥、量刑证据制度缺失等六点问题。第三部分结合我国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站在司法实务角度,结合相关诉讼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系统改革建议。文章认为,量刑程序的全面推进需要政法各家积极参与,参与的过程应是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并逐步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督促衔接机制的过程。需要配合的主体还有刑事诉讼当事人,即所有量刑主体,只有明确他们的权利义务,方能更好的保护权利,更好的让推卸义务者切实履行应尽的职责,从而真正起到监督与制衡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科学设置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运作步骤,促进量刑程序全面公开,确保量刑信息全部收集、量刑情节全面展示、量刑辩护全方位有效对抗,从而实现量刑活动在阳光下进行,有利于增强量刑活动的可操作性、监督力度和司法公信力。量刑过程应是依据法律并主要围绕证据进行交锋的过程,但量刑证据制度的不足已成为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掣肘,应进一步加强量刑证据责任、量刑证据调查、量刑证据交换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健立与完善。最后,文章认为,任何改革行为,改革方向的错误均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鉴于此,文章结合实践与相关理论,归纳了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形式,以利于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方向正确,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概述
  • (一)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进程
  • 1.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基本现状
  • 2.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初步成效
  • (二) 量刑程序主体
  • 1.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和监督权
  • 2. 被告人及辩护人量刑辩护权
  • 3. 被害方量刑参与权
  • 4. 法官居中裁量和最终裁判权
  • (三) 量刑程序功能
  • 1. 量刑信息最大化展示
  • 2. 量刑主体之间有效制衡
  • 3. 吸收当事人不满情绪
  • 4. 促进量刑公正,提升量刑效率
  • 二、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现状分析
  • (一)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主要做法
  • 1. 将量刑程序纳入庭审
  • 2. 加强政法机关之间沟通协调
  • 3. 加强学习与调研
  • 4. 通过实施细则推进改革
  • 5. 增加量刑程序透明度与可控性
  • 6. 加强法律释明与判后答疑
  • (二)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 1. 政法各家对量刑程序认识不一
  • 2. 量刑建议权发表不足
  • 3. 量刑辩护不能充分发挥
  • 4. 量刑说理不足
  • 5. 被害方量刑参与不足
  • 6. 量刑证据制度缺失
  • 三、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 (一) 加强政法各家衔接制约机制
  • 1. 规范公安机关取证行为
  • 2. 规范公诉机关量刑建议权
  • 3. 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 4. 加强司法机关量刑法律援助
  • (二) 规范量刑主体的参与权
  • (三) 促进量刑程序全面公开
  • 1. 量刑程序所有环节公开
  • 2. 量刑自由心证公开
  • 3. 加强量刑典型案例公开
  • (四) 逐步完善量刑证据制度
  • (五) 明确改革原则,找准改革方向
  • 1. 主体功能发挥与主体关系协调
  • 2. 自主创新与有益借鉴并重
  • 3.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兼顾
  • 4. 量刑公正与诉讼效率兼顾
  • 5. 改革与稳定协调
  • (六) 完善改革形式,规范改革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量刑建议精准化的理论透视[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02)
    • [2].相对合理主义:对检察院确定刑量刑建议改革的思考[J]. 甘肃理论学刊 2020(01)
    • [3].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实体路径[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0(02)
    • [4].因应与转型:时代语义下的量刑建议精准化[J]. 学习与实践 2020(02)
    • [5].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与法院采纳[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0(03)
    • [6].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的审查[J]. 人民司法 2020(01)
    • [7].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问题的思考[J]. 人民司法 2020(01)
    • [8].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把握[J]. 人民司法 2020(01)
    • [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量刑建议模式[J]. 法制与社会 2020(25)
    • [1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精准化的进路[J]. 人民检察 2020(07)
    • [11].认罪认罚从宽中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合理性及演进展望[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2].提升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四个着力点[J]. 人民检察 2020(09)
    • [13].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工作机制研究——以构建大数据量刑建议系统为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06)
    • [14].认罪认罚量刑建议适用问题[J]. 社科纵横 2018(12)
    • [15].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机制的检视与完善[J]. 中国检察官 2018(23)
    • [16].量刑建议等问题比较[J]. 中国检察官 2019(01)
    • [17].提高量刑建议准确度应考虑的因素[J]. 人民检察 2018(19)
    • [18].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量刑建议的问题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19].速裁程序量刑建议实证研究——基于C市J区460个速裁案件及其相关经验的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0].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5)
    • [21].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规范化——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6)
    • [22].基于大数据的量刑建议系统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 [23].运用大数据提升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精准度[J]. 人民检察 2018(09)
    • [24].量刑证据在量刑建议中运用实证研究——以107份量刑建议书为样本[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5].量刑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J]. 人民法治 2016(07)
    • [26].提升量刑建议精准度问题研究[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9(06)
    • [27].增强量刑建议实效的两个路径[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9(06)
    • [28].未决在押人员看守所羁押期间表现纳入量刑建议[J]. 法治论坛 2016(04)
    • [29].量刑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J]. 司法改革论评 2015(02)
    • [30].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和对策[J]. 法治论坛 2012(03)

    标签:;  ;  ;  ;  

    量刑程序规范化改革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