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辨雷达对群目标的检测及分辨研究

低分辨雷达对群目标的检测及分辨研究

论文题目: 低分辨雷达对群目标的检测及分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作者: 李朝伟

导师: 庄钊文

关键词: 低分辨雷达,群目标,检测与分辨,单脉冲比,非理想分辨,天线扫描,型目标,高斯分布

文献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低分辨雷达对群目标的检测与分辨技术。 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群目标检测与分辨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第二章利用目标角信息开展了群目标检测与分辨研究。严格推导了多个莱斯目标位于单脉冲雷达波束内时,单脉冲比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性,将文献中检测两个瑞利目标的研究结果推广到N个瑞利目标的情形。利用接收机两个角支路的量测值,提出了三种改进的GLRT方法,仿真表明,三种改进方法的检测概率均优于原方法。研究了信噪比未知情况下群目标的角分辨技术,提出了利用先验信息来分辨群目标的方法。 第三章综合利用目标的角信息及距离信息,对群目标的检测与分辨进行了研究。基于两个采样点的数据模型,提出了Gibbs抽样与MDL准则结合的检测与分辨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和检测概率。进一步建立了采用三个采样点的数据模型,根据该模型理论上最多可对10个目标进行分辨。 第四章综合利用目标的角信息及多卜勒信息来研究群目标的检测与分辨。针对文献中干扰功率估计不准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基于此给出了改进的自适应SHT方法。利用新的干扰功率估计方法也能估计目标数目这一事实,提出了一种非SHT方法,并研究了目标最大设定数目的自适应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干扰功率估计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改进的SHT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第五章针对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进行检测与分辨。严格推导了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作用下接收机输出信号的概率分布,并通过大量仿真,得出了“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回波中功率最大的两目标信噪比相差不大于7dB时输出信号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这一重要结论。在近似条件下,采用第二、三章所研究的方法对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进行检测与分辨。仿真结果表明,在近似条件下,本文所研究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和分辨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 最后,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论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群目标检测与分辨技术发展状况

1.2.1 群目标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1.2.2 群目标检测技术

1.2.3 群目标分辨技术

1.3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目标角度信息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2.1 引言

2.2 单脉冲比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性

2.2.1 目标的RCS起伏模型

2.2.2 接收机正交双通道输出信号模型

2.2.3 单脉冲比值的概率分布及其统计特性

2.3 多个瑞利目标的广义似然比检测

2.3.1 多个瑞利目标情况下单脉冲比的概率分布

2.3.2 似然比检测统计量

2.3.3 基于奈曼-皮尔逊准则的GLRT方法

2.3.4 实验仿真

2.4 改进的GLRT方法

2.4.1 改进的GLRT方法

2.4.2 实验仿真

2.4.3 小结

2.5 信噪比未知时群目标的角分辨

2.5.1 矩方法

2.5.2 多个瑞利目标的角分辨

2.5.3 多个噪声调频干扰源存在时目标的角分辨

2.5.4 实验仿真

2.5.5 小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目标距离及角度信息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3.1 引言

3.2 采用两个采样点的测量数据模型

3.3 基于Gibbs抽样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3.3.1 Gibbs抽样理论

3.3.2 基于Gibbs抽样的参数估计

3.3.3 信息论准则

3.3.4 Gibbs抽样与MDL准则结合的检测及分辨算法

3.3.5 实验仿真及分析

3.3.6 小结

3.4 利用多个采样点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3.4.1 采用三个采样点的数据模型

3.4.2 基于Gibbs+MDL算法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3.4.3 实验仿真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目标角度及多卜勒信息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4.1 引言

4.2 基于天线扫描的目标回波信号模型

4.3 改进的SHT方法

4.3.1 SHT方法简介

4.3.2 干扰功率估计方法

4.3.3 改进的自适应SHT方法

4.4 一种非SHT检测及分辨算法

4.4.1 非SHT检测与分辨算法

4.4.2 参数的CRLB

4.5 实验仿真

4.5.1 仿真参数设定

4.5.2 检测性能评估条件

4.5.3 实验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瑞利目标情况下的群目标检测与分辨

5.1 引言

5.2 输出信号的概率分布

5.2.1 输出信号模型

5.2.2 输出信号的概率分布

5.3 输出信号近似服从高斯分布的条件

5.3.1 两个SwerlingⅣ型目标情况

5.3.2 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情况

5.4 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的检测与分辨

5.4.1 SwerlingⅣ型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

5.4.2 多个SwerlingⅣ型目标的检测与分辨

5.5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观测信噪比R_0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公式推导

附录B y_I、y_Q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公式推导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UWB-SAR图像中的目标检测与鉴别[D]. 方学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2].认知无线电中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 李佳俊.北京交通大学2012
  • [3].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中继技术研究[D]. 邹玉龙.南京邮电大学2012
  • [4].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 刘云学.山东大学2009
  • [5].基于多维空间的射频频谱检测技术研究[D]. 谢树京.东南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雷达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匹配傅里叶变换研究[D]. 王盛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
  • [2].时频分析在雷达信号多参数估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 [3].雷达系统仿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 张伟.电子科技大学2004
  • [4].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研究[D]. 张国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5].基于目标角闪烁特性的末制导雷达跟踪与识别技术[D]. 李保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6].星载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设计理论与实现[D]. 王远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7].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与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付信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
  • [8].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成像研究[D]. 危嵩.华中科技大学2005
  • [9].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雷达目标高分辨成像研究[D]. 高勋章.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 [10].多目标跟踪算法及实现研究[D]. 刘刚.西北工业大学2003

标签:;  ;  ;  ;  ;  ;  ;  ;  

低分辨雷达对群目标的检测及分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