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联倍半硅氧烷杂化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孔壁巯基改性研究

桥联倍半硅氧烷杂化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孔壁巯基改性研究

论文摘要

以TEOS、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Q系列)为前驱物,经溶胶-凝胶(Sol-Gel)反应,分别通过致孔剂法与3DOM胶晶模板法,常压制备了大孔干凝胶材料。考察了不同前驱物、不同反应条件参数(加水量、催化剂)对溶胶-凝胶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并联用化学干燥控制添加剂(DCCAs)法与溶剂置换法,减小常压条件下醇凝胶干燥过程中的龟裂;考察了添加不同致孔剂对大孔干凝胶材料孔结构的影响;并对3DOM胶晶模板法中影响大孔干凝胶材料孔结构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在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巯基接枝改性,经由胶晶模板法,制备了3DOM孔壁巯基改性的杂化大孔材料,并对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应用做了初步研究。对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及其改性产物进行了FT-IR分析;对胶晶模板,以激光粒度仪测试以无皂乳液聚合所得PS乳液中胶球的粒径尺寸及分布、以SEM观察排列好的模板中微球排列;对所得多孔材料以SEM表征其表面形貌,中微孔结构以77K下氮气吸附法测定其吸附-脱附等温线,通过BET法与BJH法计算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大孔结构以汞压入法测其孔径尺寸与孔隙率;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考察3DOM孔壁巯基改性大孔材料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DMF为化学干燥控制添加剂结合正己烷为置换溶剂,在常压条件下有效控制了醇凝胶干燥过程中的龟裂;按预设路线成功合成了Q系列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胶晶模板法可制备出孔隙结构发达、规整,孔径尺寸在大孔级别(300nm)且分布较窄的3DOM大孔材料;致孔剂法次之,但在引入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后,所得大孔材料孔结构性能相对传统方法有显著提高,孔径尺寸50~200nm,孔隙率70.2%,比表面积473m2/g。3DOM孔壁巯基改性杂化大孔材料对Pb2+、Cu2+、Cd2+、Hg2+具备较好的吸附效果,其中对汞离子的静态吸附容量为3.53 mmol/g,吸附率为71.59%。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前言
  • 1.1 孔材料的分类
  • 1.1.1 微孔材料
  • 1.1.2 介孔材料
  • 1.1.3 大孔材料
  • 1.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2.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简介
  • 1.2.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 1.2.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1 共混法
  • 1.2.3.2 原位分散聚合法
  • 1.2.3.3 插层法
  • 1.2.3.4 自组装法
  • 1.2.3.5 溶胶-凝胶法
  • 1.3 溶胶-凝胶方法
  • 1.3.1 溶胶-凝胶化学
  • 1.3.2 凝胶的陈化及浸泡
  • 1.3.3 凝胶的干燥
  • 1.4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
  • 1.4.1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
  • 1.4.2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合成
  • 1.4.2.1 金属化作用
  • 1.4.2.2 加氢硅烷化作用
  • 1.4.2.3 有机三烷氧基硅烷功能化
  • 1.5 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大孔材料制备方法
  • 1.5.1 致孔剂法
  • 1.5.2 3DOM 胶晶模板法
  • 1.5.2.1 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
  • 1.5.2.2 前驱体在胶体晶体模板中的填充
  • 1.5.2.3 模板的去除
  • 1.6 常压制备具有宏观连续尺寸大孔材料中的龟裂控制
  • 1.6.1 内部裂纹与微裂纹的产生
  • 1.6.2 大孔材料常压制备方法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步骤
  • 2.2.1 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合成
  • 2.2.2 不同前驱体湿凝胶的制备
  • 2.2.3 湿凝胶干燥过程中龟裂控制
  • 2.2.4 致孔剂法制备大孔材料
  • 2.2.5 3DOM 胶晶模板法制备大孔材料
  • 2.2.5.1 3DOM 胶晶模板的制备
  • 2.2.5.2 3DOM 大孔材料的制备
  • 2.2.6 孔壁巯基改性杂化3DOM 大孔材料的制备
  • 2.3 分析测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单分散胶粒微球粒径大小、分布的表征
  • 2.3.4 孔径大小、分布的表征
  • 2.3.5 吸附性能的表征
  • 第3章 对前驱体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前驱体的选用
  • 3.2.1.1 桥联倍半硅氧烷
  • 3.2.2 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影响
  • 3.2.2.1 加水量
  • 3.2.2.2 pH 值
  • 3.2.2.3 溶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桥联倍半硅氧烷的制备与表征
  • 3.3.1.1 桥联倍半硅氧烷的制备
  • 3.3.1.2 桥联倍半硅氧烷的表征
  • 3.3.2 不同的前驱体对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3 加水量对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4 不同pH 值对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5 溶胶-凝胶化反应过程龟裂控制的影响因素
  • 3.3.5.1 溶剂置换法
  • 3.3.5.2 DCCAs 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材料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致孔剂法制备大孔材料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结果
  • 4.2.2.1 表面形貌观察
  • 4.2.2.2 孔结构测试
  • 4.2.3 分析与讨论
  • 4.2.4 小结
  • 4.3 胶晶模板法制备3DOM 大孔材料
  • 4.3.1 实验设计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2.1 制备单分散PS 胶粒微球的影响因素
  • 4.3.2.1.1 反应时间对模板微球粒径的影响
  • 4.3.2.1.2 引发剂用量对模板粒径的影响
  • 4.3.2.1.3 溶剂对模板粒径的影响
  • 4.3.2.1.4 小结
  • 4.3.2.2 离心转速对胶体晶体密堆排列为模板的影响
  • 4.3.2.3 影响最终大孔材料孔结构的因素
  • 4.3.2.3.1 不同填充方法的影响
  • 4.3.2.3.2 浸渍抽滤法中的影响因素
  • 4.3.2.3.3 焙烧条件对3DOM 结构的影响
  • 4.3.2.3.4 小结
  • 4.3.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孔材料功能化改性制备及应用初探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乙二醇 的红外分析'>5.3.1 巯基改性Q乙二醇的红外分析
  • 5.3.2 孔壁巯基改性多大孔材料表面形貌
  • 5.3.3 孔壁巯基改性多大孔材料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兴:古桥桥联、桥碑中的文化[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9(05)
    • [2].书法 录板桥联[J]. 武汉文史资料 2017(12)
    • [3].古桥桥联[J]. 文化月刊 2014(25)
    • [4].桥联琐谈[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5].双桥联环糊精二聚体的合成与应用[J]. 有机化学 2010(09)
    • [6].含界面相桥联矩阵[J]. 固体力学学报 2015(S1)
    • [7].赏桥联[J]. 建筑工人 2010(10)
    • [8].层间短纤维的Ⅱ型纤维桥联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9].古今桥联赏析[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10(06)
    • [10].色彩纷呈话桥联[J]. 咬文嚼字 2010(11)
    • [11].基于二苯并24-冠-8桥联双柱[5]芳烃的线性和网状超分子聚合物[J]. 有机化学 2019(07)
    • [12].桥联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5(06)
    • [13].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桥联基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研究[J]. 中国塑料 2014(08)
    • [14].新型桥联茂基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及表征[J]. 茂名学院学报 2009(01)
    • [15].妙趣横生的桥联[J]. 思维与智慧 2016(01)
    • [16].应用桥联模型预测复合材料吸湿老化剩余强度[J]. 复合材料学报 2010(06)
    • [17].桥联金属配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5)
    • [18].回味悠长的名桥联[J]. 思维与智慧 2013(01)
    • [19].桥上对联妙趣多[J]. 初中生学习(高) 2013(Z2)
    • [20].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系列功能七元杂环桥联联苯构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10)
    • [21].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15(06)
    • [22].2-位碲桥联环糊精的制备、表征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09)
    • [23].三苯胺桥联的分散红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J]. 化学世界 2009(07)
    • [24].含硅桥联并环π-共轭体系光电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08(01)
    • [25].新型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齐聚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09)
    • [26].9,10-蒽-3,3′-双(1,3-戊二烯-2,4-二醇)桥联双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磁性研究[J]. 稀有金属 2010(01)
    • [27].酚氧桥联多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J]. 无机化学学报 2015(09)
    • [28].金桥恋歌[J]. 参花(上) 2018(02)
    • [29].混合桥联的双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11(11)
    • [30].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及动力学研究[J]. 化学通报 2015(09)

    标签:;  ;  ;  ;  ;  ;  ;  

    桥联倍半硅氧烷杂化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孔壁巯基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