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

《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临床基础

作者: 曲夷

导师: 姜建国

关键词: 伤寒论,权变,辨证思维,哲学,方法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权变思想及现代科学理论中蕴含的权变方法论,全面分析了《伤寒论》在诊疗过程中体现出的权变思想与方法。提出:“权不离经”,“行经必假之以权”的权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动态地认识事物,注重相关事物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复杂性,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权变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随着现代科学地发展,事物的“整体性”、“不确定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权变理论与方法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进一步充实了权变方法论的内容。 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其整体、宏观、动态的辨证思维特点,成为临症权变的重要基础。“权变诊疗”,是指为解决新见或疑难临床问题,而采用的不同于常规的诊疗思路与方法。为实现个体诊疗最优化的要求,在诊治常见疾病的过程中,也需创造性地运用诊疗常规以外的方法。“权变”是相对于人们的既有经验和思维定势而言,是对临床诊疗的更高要求。它的着眼点不是常与变的区别,而是不同情境因素影响下,各种规律常法如何在实际诊疗中取舍运用的问题。《伤寒论》在辨证、治法、用药,及药量、剂型、煎服法、获效指征等各方面,都举变略常,注重权变。与后世《方剂学》、《内科学》有关内容相比较,更能体现中医辨证的动态性与灵活性。论中所举变证条文颇多,皆为非典型病证,属临床疑难病之列。这种看似不够规范、条理的辨证体系,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更符合中医的辨证特色,也是《伤寒论》历经千年仍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的重要原因。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上篇

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权变思想

1.1 《易经》中的权变思想

1.1.1 “易”之四义

1.1.2 “通变之谓事”

1.2 诸子百家的权变思想

2 现代科学的权变方法论

2.1 相对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无法彻底还原的整体

2.2 量子力学在微观领域引入了概率随机性

2.3 不完全定理从逻辑的角度证实了不确定性的存在

2.4 复杂科学彻底动摇了机械决定论

2.5 复杂科学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

2.6 生态医学模式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

2.7 现代权变管理理论的启示

3 中医学的权变思想与方法

3.1 中医权变诊疗思想的基础

3.2 中医权变方法论的特点

3.3 中医权变诊疗的意义

下篇

1 权变诊疗是《伤寒论》的主要特色

2《伤寒论》发病权变

3《伤寒论》传变权变

3.1 “传”——一经病的深化

3.2 “转属”——一经病向另一经病的演变

3.3 形成“坏病”——六经病的非规律性传变

4《伤寒论》诊断权变

4.1 方证权变

4.1.1 白虎加人参汤证见“无大热”、“时时恶风”、“背恶寒”

4.1.2 大承气汤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合,无表里证”

4.1.3 大青龙汤证见“脉浮缓,身不痛,但重”

4.1.4 真武汤证见“仍发热”、“或小便利”

4.1.5 五苓散证但见“脉浮数,烦渴者”

4.2 主症权变

4.3 脉法权变

4.3.1 脉象主病的多重性

4.3.1.1 浮脉不独主表

4.3.1.2 沉脉非专属里

4.3.1.3 数脉可主虚、寒

4.3.1.4 迟脉可主热、实

4.3.2 脉象的动态演化

4.3.2.1 阴病见阳脉可为病进

4.3.2.2 阳病见阴脉可为邪衰

4.3.3 脉法的相对性

4.4 疑难证辨证的方法

4.4.1 排除法

4.4.2 试探法

4.4.3 追因法

4.4.4 推演法

5《伤寒论》治疗权变

5.1 六经病治法权变

5.2 病证治法权变

5.2.1 狂证之权变治法

5.2.2 咽痛之权变治法

5.2.3 面色赤之权变治法

5.2.4 厥证之权变治法

5.3 表里同病的治疗权变

5.3.1 先里后表法

5.3.2 解表达里法

5.3.3 治里达表法

5.4 治疗手段权变

5.5 用药权变

5.5.1 参枣,非但治虚

5.5.2 麻黄,非独解表

5.5.3 大黄,非独攻下大便

5.6 药量权变

5.7 剂型权变

5.8 煎服法权变

5.9 获效指征权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李家庚教授辨治肿瘤临床经验研究[D]. 陈赛里.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 [2].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多文本中《伤寒论》英译探讨[D]. 杨乐.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 [3].《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D]. 窦迎春.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 [4].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伤寒论》文献演变简史[D]. 王立子.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5].《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D]. 李恩妵.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表里的界限[D]. 李成卫.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7].台湾《伤寒论》近五十年研究述要[D]. 施建邦.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D]. 王勇.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9].《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 黄英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10].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伤寒论》方证分析方法研究[D]. 孙燕.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伤寒论》方族的文献及组方规律研究[D]. 郑全雄.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 [2].《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D]. 窦迎春.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 [3].《伤寒杂病论》唯象医学研究[D]. 赵鲲鹏.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张锡纯伤寒学术经验研究[D]. 吴明珠.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5].表里的界限[D]. 李成卫.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伤寒论》神志证的研究[D]. 马屹正(Craig Mitchell).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7].《伤寒论》厥阴病之研究[D]. 马寿椿.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8].《伤寒论》六经病证脉象研究[D]. 班康德(Dan Bensky).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9].五运六气与《伤寒论》相关研究[D]. 蔡坤坐.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10].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D]. 王勇.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  

《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