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效力研究

合同解除的效力研究

论文摘要

合同解除导致合同关系的消灭,那么究竟是溯及既往的消灭还是仅向将来消灭?合同消灭后,已履行的债务是否需要返还,如何返还?合同解除后是否还可以主张损害赔偿?如可以,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性质又是什么?这些就是关于合同解除效力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立法对此问题规定过于简单,学界对此又多有分歧。因此,本文通过比较法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合同解除效力的相关立法例和学说加以分析,以期能对此问题有更深入和明确的认知。全文分五个部分,三万余字。第一部分,合同解除的概述。本文认为,协议解除相对与单方解除确有特殊之处,但协议解除具有解除共同属性,并非与合同解除性质全异。将合同解除制度与终止、撤销制度比较,以期能更准确把握合同解除的内涵。同时,合同解除制度确立离不开法律价值的指导,本文亦对合同解除制度蕴含的自由、正义、效益价值加以分析。第二部分,关于合同解除法律效力的基本学说。通过简单介绍合同解除效力的学说和各国的立法例,以期能把握当今在解除效力问题上立法和理论的进展情况,借此加深我们对合同解除效力问题的认识。通过对相关学说和立法例的分析,不难看出“清算了结说”值得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予以借鉴。第三部分,合同解除与溯及力。本部分通过分析合同解除溯及力的学说,认为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其实就是关于合同解除后有无溯及力的争论。合同解除是否有溯及力及选择何种学说作为我国立法的依据,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合同性质、合同解除的立法目的、交易的安全、是否符合效益价值、是否符合公平原则。通过分析,“无溯及力说”更符合上述因素的要求。鉴于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与违约解除的区别,本文将两者加以区分来构建合同解除溯及力的体系。第四部分,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采纳“无溯及力说”合同解除后也发生恢复原状的义务。恢复原状请求权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合同解除本身效力之一就是恢复原状请求权的产生。恢复原状请求权是基于法律规定特定的请求权,性质既不是不当得利请求权也不属物权返还请求权,而是一种独立的请求权。恢复原状是为了当事人利益状态恢复到合同订立前,主要范围是当事人已履行部分。恢复原状的最基本状态是返还原给付,不过对原给付的替代物返还或价值补偿也应视为恢复原状。第五部分,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本部分简单介绍国外和我国关于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区分合同解除的不同类型,确定损害赔偿的性质和范围。重点是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情况下,损害赔偿的性质和范围。本文认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况下,损害赔偿的性质应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守约方的可得利益。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合同解除的概述
  • (一) 合同解除的界定和类型
  • (二) 合同解除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1. 解除与终止
  • 2. 解除与撤销
  • (三) 合同解除蕴含的法律价值
  • 1. 自由价值
  • 2. 正义价值
  • 3. 效益价值
  • 二、关于合同解除法律效力的基本学说
  • (一) 目前理论上存在的学说
  • 1. 直接效果说
  • 2. 间接效果说
  • 3. 折中说
  • 4. 债务关系转换说
  • 5. 清算了结说
  • (二) 合同解除效力的立法比较
  • 1. 德国法
  • 2. 法国的立法及司法实务的通行做法
  • 3. 日本法
  • 4. 我国台湾地区
  • 5. 英美法的理论与司法实务的做法
  • (三) 对上述学说与各国(地区)立法例评析
  • 三、合同解除与溯及力
  • (一) 合同解除溯及力的概述
  • 1. 合同解除后有溯及力或原则上有溯及力
  • 2. 合同解除无溯及力
  • (二) 合同解除溯及力的学说及评价
  • 1. 学说
  • 2. 对上述学说的评价
  • (三) 合同解除溯及力体系建构
  • 1. 决定溯及力有无的因素
  • 2. 溯及力体系的建构
  • 四、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
  • (一) 溯及力与恢复原状
  • (二) 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
  • 1. 相关学说
  • 2. 上述学说的评述及独立请求权说的合理性
  • (三) 恢复原状的范围
  • 五、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关系
  • (一) 立法例的比较
  • 1. 德国法
  • 2. 法国法
  • 3. 日本法
  • 4. 我国台湾地区
  • 5. 英美法
  • 6. 国际公约
  • (二) 我国大陆地区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
  • (三) 不同合同解除类型的损害赔偿
  • 1. 协议解除的损害赔偿
  • 2. 不可抗力致使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
  • 3. 违约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4. 任意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合同协议解除制度再思考[J]. 财会学习 2017(08)
    • [2].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的漏洞及其填补——以黄彩嫦诉日广电子厂案为例[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3].做好企业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J]. 中国石化 2010(07)
    • [4].协议解除合同也应补偿[J]. 农家致富 2010(05)
    • [5].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银行协解人员维稳工作的若干思考[J]. 时代金融 2014(29)
    • [6].浅谈劳动关系的解除及经济补偿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09)
    • [7].油区群体性“闹访”事件的问题探究及应对策略[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4(01)
    • [8].再议合同解除[J]. 科技信息 2009(05)
    • [9].积极做好企业协解人员帮扶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1)
    • [10].合同解除的前提条件研究[J]. 中财法律评论 2008(00)
    • [11].合同协议解除的法律规制之我见[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1)
    • [12].劳动者对协商一致的经济补偿数额能反悔吗[J]. 当代工人 2020(10)
    • [13].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与养老金的对比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4)
    • [14].“四项机制”助力企业和谐发展[J]. 中国工运 2013(05)
    • [15].合同解除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11)
    • [16].协议离婚中损害妇女合法财产权益现象透析及相关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2(02)
    • [17].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03)
    • [18].加强企业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 中国石化 2008(05)
    • [19].维稳要打好服务和帮扶牌[J]. 社区 2010(09)
    • [20].解读合同法中的单方解除权[J]. 法制与社会 2013(27)
    • [21].论合同解除制度[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5)
    • [22].协议解除的效力问题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3)
    • [23].浅谈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J]. 石油政工研究 2014(04)
    • [24].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0)
    • [25].限购令效力困惑与破解:溯及力与不可抗力的适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6].浅议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效力[J]. 商品与质量 2012(S3)
    • [27].劳动合同解除之经济补偿金法律制度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8].合同解除的若干问题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9].H某侵犯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案代理纪实[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6(12)
    • [30].网络送领养孩子非法[J]. 中国民政 2016(18)

    标签:;  ;  ;  ;  

    合同解除的效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