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却仅仅偏重智力教育,而忽视身体教育。由于学习的压力,高校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体质现状不容乐观。而且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不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因此,了解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现状成为开展高校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以体质测量学、心理学、行为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西安、昆明4所高校的3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两地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的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体质水平方面,西安高校男生与昆明高校男生相差不大,西安高校女生高于昆明高校女生:在体育意识水平方面,西安高校男、女生均明显高于昆明高校男、女生;在体育行为水平方面,西安高校男、女生均与昆明高校男、女生相差不大。通过对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的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两地高校大部分学生的体质与体育意识现状较好,但体育行为现状较差。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锻炼和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分别是西安高校学生和昆明高校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从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中得出,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均不高。本文根据上述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期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质研究现状
  • 1.2.2 体育意识研究现状
  • 1.2.3 体育行为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体质
  • 1.3.2 体育意识
  • 1.3.3 体育行为
  • 1.3.4 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 1.4 选题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体质测定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对比分析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内容
  • 2.4.1 体质研究内容
  • 2.4.2 体育意识研究内容
  • 2.4.3 休育行为研究内容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西安、昆明高校男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水平的比较分析
  • 3.1.1 重点、非重点高校男生之间的比较分析
  • 3.1.2 高校城市、农村男生之间的比较分析
  • 3.2 西安、昆明高校女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水平的比较分析
  • 3.2.1 重点、非重点高校女生之间的比较分析
  • 3.2.2 高校城市、农村女生之间的比较分析
  • 3.3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等级的比较分析
  • 3.3.1 体质等级的比较分析
  • 3.3.2 体育意识等级的比较分析
  • 3.4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比较分析
  • 3.4.1 体育认知现状的比较分析
  • 3.4.2 体育兴趣现状的比较分析
  • 3.4.3 体育情感体验现状的比较分析
  • 3.4.4 体育态度现状的比较分析
  • 3.5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比较分析
  • 3.5.1 直接体育行为现状的比较分析
  • 3.5.2 间接体育行为现状的比较分析
  • 3.5.3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比较分析
  • 3.6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体质
  • 4.1.2 体育意识
  • 4.1.3 体育行为
  • 4.1.4 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 4.2 建议
  • 4.2.1 加大高校体育改革的力度
  • 4.2.2 满足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 4.2.3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 4.2.4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风 2019(35)
    • [2].闽西城区老年人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新罗区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3].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4].环境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5].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教学实践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11)
    • [6].大学生体质健康“四位一体”机制的研究[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智慧校园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S1)
    • [8].“健康中国”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成果深化与促进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1)
    • [9].体质辨识在围生期保健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2)
    • [10].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探析[J]. 智库时代 2020(05)
    • [11].大学生体力活动影响体质健康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3)
    • [12].中国学校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流变逻辑及启示[J]. 体育科学研究 2020(01)
    • [13].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6)
    • [14].大学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态度的质性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5].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抗荷体质训练1年体型变化观察[J]. 空军医学杂志 2020(01)
    • [16].青少年体质测评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02)
    • [17].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J]. 体育科技 2019(06)
    • [18].政策网络理论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 体育学刊 2020(02)
    • [19].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促进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20].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构想——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21].构建“体医融合”模式下社区体质测控服务体系[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01)
    • [22].老年人多维度体质综合评估量表的实证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3].“健康中国”背景下湘潭市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机制创新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2)
    • [24].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新路径分析[J]. 档案管理 2020(03)
    • [25].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 粘接 2020(03)
    • [26].2018年某高校新生体质指数及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J]. 中国校医 2020(05)
    • [27].中医辨识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者的血脂水平差异研究[J]. 中外医疗 2020(05)
    • [28].场地障碍课程对男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0(04)
    • [29].“化整为零”模式对体质未达标群体的体质干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20(02)
    • [30].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18)

    标签:;  ;  ;  ;  ;  ;  

    西安、昆明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