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论文-王晓轲

职业病危害论文-王晓轲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病危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饮料制造,水线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轲[1](2019)在《某饮料制造企业二期工程水线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某饮料制造企业二期工程水线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该项目在预评价和控评中部分设备布置的变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种类、分布和强度的变化。方法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试运行阶段职业病危害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车间布局以及防护设施的变化,导致工作场所存在的噪声、臭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和浓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超出预评价和防护设施设计的预期防护效果。结论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要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如果布局和设施发生变化,就有必要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卫生防护设计。(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阮晓颖,傅红,朱霖,俞爱青,王强[2](2019)在《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类比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预评价,为完善防护措施和预防相关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与预评价项目在填埋场库容、处理规模、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可比性的企业开展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与职业接触限值比较,采用类比法对该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类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飞灰固化车间、填埋库区摊铺岗位、喷药岗位、污水处理区巡检岗位的硫化氢、氨、其他粉尘和噪声,电焊岗位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和电焊弧光;除喷药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检测项目均合格。预评价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估结果显示,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缺项的岗位中,摊铺压实岗位接触夏季高温,喷药岗位接触夏季高温、氯氰菊酯及机修岗位接触高温、臭氧和噪声为中等风险;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合格的岗位中,除摊铺压实及污水处理接触噪声为可忽略风险、摊铺压实及运输岗位接触其他粉尘为低风险外,其他均为中等风险;而职业接触限值评价不合格的喷药岗位接触噪声为中等风险。结论摊铺压实、喷药、污水处理、机修岗位均存在中等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指数法结合类比法能较全面地评估拟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蒋猛,朱万坤[3](2019)在《河南省某大型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设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大型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燃煤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情况,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2014—2017年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取了一定的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病防护措施,但部分岗位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较大,其中化学水处理单元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范围为24.7~45.0 mg/m~3,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为45.0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1.5倍,其他化学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粉尘浓度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输煤单元皮带、翻车机、斗轮机、破碎机等岗位、脱硫脱硝除尘单元放灰区、电除尘器等岗位,其中输煤单元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大达到32.3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4倍左右;部分工人及岗位噪声强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燃煤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噪声、氨等有关因素,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及应急救援等。(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吴敢明,李朝晖[4](2019)在《某发泡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某化工有限公司2万t/年偶氮二甲酰胺(ADC)发泡剂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防治职业病,保护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方法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现行法律规范标准,结合该项目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有ADC粉尘、煤尘,氯气、氨、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化氢、二氧化硫,噪声和高温等11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毒物、高温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粉尘达标率为57.1%;噪声达标率为82.8%。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毒物危害防护措施切实有效,但粉尘及噪声危害防护措施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粉尘和噪声危害防控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王礼[5](2019)在《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防和控制煤矿职业病危险因素是提高煤矿职工身体素质、优化生产工作环境的重要举措。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立足于煤矿职业病危险因素,提出预防与控制职业病危险因素的对策,以此提升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1期)

江荧荧,柯宗枝,冯丫娟,孙晓伟,曾垂焕[6](2019)在《2017—2018年福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7—2018年福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方法 2017—2018年对福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铝尘、电焊烟尘、丁酮、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氧化锡、铜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噪声及紫外线。检测结果显示,电焊烟尘、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氧化锡、铜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2017年铝尘、丁酮、噪声和紫外线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5.0%、0、91.4%和0。2018年噪声检测合格率为82.5%,紫外线检测合格率为0。2017年与2018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7—2018年福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容忽视,部分岗位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变化,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基本无变化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仍可能不断变化,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俞晓民,戴晓君[7](2019)在《危险化品物流仓储类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危险化品运输将带来职业病危害,应提出有效防护措施。基于此,在介绍危险化品及其职业病危害基础上,对危险化品物流仓储类行业职业病危害展开了评价,完成了化学毒物、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的识别,然后从制度健全、个人防护、设备工艺操作等方面提出了防护对策。(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0期)

陆君良[8](2019)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不合格项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项目是一项高危险性的项目,施工人员在长期的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滋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因此,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能够有效预判以及防治相关职业病。但在实践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经常出现不合格项,科学分析造成不合格项的影响因素,能够整体提升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继而为职业病的防范以及处置等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0期)

张林林,于雷[9](2019)在《某轮胎生产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轮胎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轮胎生产企业主要存在滑石粉尘、炭黑粉尘、氧化铝粉尘、煤尘、电焊烟尘、矽尘、硫化氢、甲苯、石蜡烟、氧化锌、二氧化硫、苯乙烯、丁烯、丁二烯、异丙醇、正己烷、丙酮、溶剂汽油、氮氧化物、二氧化锰、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钙、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岗位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尘作业人员胸部X线检查异常检出率为13.8%;外胎裁断岗位的噪声检测及硫化岗位的高温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接触噪声、高温人员体检的相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7%和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3.0%。提示轮胎生产企业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高温、噪声,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改进和维护,提高职业卫生管理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陶玲,刘正亮,张士怀,陈术坤,邹薇[10](2019)在《某运动鞋附件加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某运动鞋附件加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有害物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环己烷、异丙醇、乙酸、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噪声和高温进行检测,其中乙酸乙酯浓度超标率为16.7%,乙酸乙酯个体检测最大值为366.3 mg/m~3,其余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有机溶剂工人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做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职业病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类比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预评价,为完善防护措施和预防相关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与预评价项目在填埋场库容、处理规模、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可比性的企业开展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与职业接触限值比较,采用类比法对该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类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飞灰固化车间、填埋库区摊铺岗位、喷药岗位、污水处理区巡检岗位的硫化氢、氨、其他粉尘和噪声,电焊岗位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和电焊弧光;除喷药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检测项目均合格。预评价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估结果显示,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缺项的岗位中,摊铺压实岗位接触夏季高温,喷药岗位接触夏季高温、氯氰菊酯及机修岗位接触高温、臭氧和噪声为中等风险;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合格的岗位中,除摊铺压实及污水处理接触噪声为可忽略风险、摊铺压实及运输岗位接触其他粉尘为低风险外,其他均为中等风险;而职业接触限值评价不合格的喷药岗位接触噪声为中等风险。结论摊铺压实、喷药、污水处理、机修岗位均存在中等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指数法结合类比法能较全面地评估拟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病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轲.某饮料制造企业二期工程水线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

[2].阮晓颖,傅红,朱霖,俞爱青,王强.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预评价[J].预防医学.2019

[3].蒋猛,朱万坤.河南省某大型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设施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9

[4].吴敢明,李朝晖.某发泡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

[5].王礼.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J].河北农机.2019

[6].江荧荧,柯宗枝,冯丫娟,孙晓伟,曾垂焕.2017—2018年福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9

[7].俞晓民,戴晓君.危险化品物流仓储类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8].陆君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不合格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

[9].张林林,于雷.某轮胎生产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

[10].陶玲,刘正亮,张士怀,陈术坤,邹薇.某运动鞋附件加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

标签:;  ;  ;  ;  

职业病危害论文-王晓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