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层层深入,为满足社会对建筑节能的市场需求,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随之呈现。同时,为了明确各项节能技术、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其使用方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示范工程以及节能示范改造工程。然而,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节能示范工程是否具备示范性、示范性如何体现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因此,在节能工作中,其新型技术、产品的研究、推广使用主要依赖于示范工程的发展,而示范工程的发展建立在对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工作基础之上,因而,对节能示范工程的后评估研究是其示范工程发展的关键,亦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现状,分析节能示范工程的特性,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宜居性、高能效性、可持续性和示范性后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为了确保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对现有的节能示范工程进行了后评估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节能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的方法。对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的研究主要通过对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确定及特征分析,确定后评估内容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以后评估内容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对应的后评估方法研究。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后评估流程图的分析,二是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三是后评估模型的研究。通过评估流程图的分析,将后评估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建立对应的后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将各指标进行变量化,通过引进数学模型方式建立后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由于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后评估是为了确定示范工程是否具备示范性、哪些方面具备示范性以及对同类建筑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强调了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根据对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以保证后评估工作的完整性,并将其后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将后评估方法进行完善化,并作为体现节能示范工程水平的基础数据之一,以便于对国内示范工程成体水平的评估提供依据,并应用于以后的新建建筑和节能改造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
  • 1.1.2 我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和意义
  • 1.1.3 对我国进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必要性
  • 1.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建筑后评估的研究动态
  • 1.2.1 后评估的内涵
  • 1.2.2 国外建筑后评估的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建筑使用后评估的研究动态
  • 1.3 建筑后评估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建筑后评估研究成果的分析
  • 2.1 后评估内容分析
  • 2.1.1 后评估的类型
  • 2.1.2 后评估的内容
  • 2.2 后评估方法总结
  • 2.2.1 调查收集资料法
  • 2.2.2 统计预测法(SFM)
  • 2.2.3 对比分析法
  • 2.2.4 逻辑框架法(LFA)
  • 2.2.5 成功度综合评估法
  • 2.2.6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效益分析法
  • 2.3 小结
  • 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的研究
  • 3.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
  • 3.1.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特征
  • 3.1.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
  • 3.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特征
  • 3.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研究
  • 3.3.1 宜居性后评估内容研究
  • 3.3.2 高能效性后评估内容研究
  • 3.3.3 可持续性后评估内容研究
  • 3.3.4 示范性后评估内容研究
  • 3.4 小结
  • 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4.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流程研究
  • 4.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分析
  • 4.2.3 宜居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各项指标取值分析研究
  • 4.3.1 客观指标
  • 4.3.2 主观指标
  • 4.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模型研究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权重的确定
  • 4.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步骤及方法研究
  • 4.5.1 评估准备——资料收集
  • 4.5.2 采集数据
  • 4.5.3 数据处理
  • 4.5.4 评估
  • 4.6 小结
  • 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5.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流程研究
  • 5.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指标的确立
  • 5.2.3 高能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高能效性后评估指标取值分析
  • 5.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模型研究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权重的确定
  • 5.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5.5.1 数据优化
  • 5.5.2 模型设计
  • 5.5.3 能效评估
  • 5.6 小结
  • 6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6.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流程研究
  • 6.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6.2.1 指标选取原则
  • 6.2.2 指标的确立
  • 6.2.3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 可持续性后评估指标取值分析
  • 6.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模型研究
  • 6.4.1 模型的建立
  • 6.4.2 权重的确定
  • 6.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6.5.1 确定评估内容
  • 6.5.2 建立指标体系
  • 6.5.3 模型设计
  • 6.5.4 持续性评估
  • 6.6 小结
  • 7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示范性后评估方法研究
  • 7.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示范性后评估流程研究
  • 7.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示范性分析
  • 7.2.1 宜居性分析
  • 7.2.2 高能效性分析
  • 7.2.3 可持续性分析
  • 7.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示范性后评估
  • 7.3.1 原因分析
  • 7.3.2 示范性后评估
  • 7.4 小结
  • 8 反馈
  • 9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工程案例
  • 9.1 宜居性后评估
  • 9.1.1 主客观指标取值
  • 9.1.2 宜居性后评估
  • 9.2 能效性后评估
  • 9.2.1 各类指标取值
  • 9.2.2 高能效性后评估
  • 9.3 持续性后评估
  • 9.3.1 各类指标取值
  • 9.3.2 可持续性后评估
  • 9.4 示范性后评估
  • 9.4.1 示范性分析
  • 9.4.2 示范性后评估
  • 9.5 反馈
  • 9.5.1 新建建筑
  • 9.5.2 既有建筑
  • 9.6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附表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杭州出台节约型示范工程管理办法[J]. 建筑 2011(11)
    • [2].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办法[J].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02)
    • [3].创建节能示范工程 推进节能专项行动[J]. 宁波节能 2011(02)
    • [4].从“长大·彩虹都节能示范工程”看企业节能工程的推广[J]. 企业技术开发 2010(23)
    • [5].全国首个工业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亮相沈阳[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1(07)
    • [6].浙江:玉环致力于打造各类节能示范工程[J]. 建筑节能 2008(03)
    • [7].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实践[J]. 安徽建筑 2008(03)
    • [8].地市创新率[J]. 领导决策信息 2011(26)
    • [9].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武汉绿景苑小区[J].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2008(04)
    • [10].全国首个工业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落户沈阳[J]. 建筑节能 2011(06)
    •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浙江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景上公寓”实践[J]. 建筑科学 2009(02)
    • [12].外资企业在中国[J]. 中国橡胶 2011(10)
    • [13].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施实例[J]. 浙江建筑 2008(03)
    • [14].西南油气田梁平作业区节能示范工程见成效[J].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3(04)
    • [15].福建中节能泉城投资有限公司[J]. 福建建筑 2014(02)
    • [16].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节能示范工程[J]. 区域供热 2010(02)
    • [17].以促进发展为主题 着力打造建筑支柱产业 2008安徽建筑业工作重点[J]. 安徽建筑 2008(02)
    • [18].山东亚特尔集团重点工程案例简介[J]. 建筑科学 2012(S2)
    • [19].广州市绿色建筑推广由“点”及“面”快速发展[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4(10)
    • [20].微博资讯[J]. 旅游世界 2013(06)

    标签:;  ;  ;  ;  ;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