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致病作用,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SLE患者及动物模型器官/系统损害的影响,阐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SLE的发病及疾病活动中的作用,为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亲代淋巴细胞输注方法建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鼠狼疮样综合征模型,测量体重、检测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ELISA法检测自身抗体(ANCA、抗-dsDNA和ANA抗体)、尿蛋白试纸法检测尿蛋白、制备肾标本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电镜切片等观察小鼠病理学改变。从两所三甲医院选择60例新发SL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60例正常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量表,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器官/系统损害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狼疮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血清ANCA水平。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定量资料相关性分析,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Spearman相关。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小鼠体重随着鼠狼疮样综合症模型鼠血清ANCA的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轻,两者呈明显负相关;在第8、10、12周,随着ANCA浓度的增加,模型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浓度亦逐渐增加,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而在第8周和第12周时,模型鼠血清ANCA水平与ANA抗体之间也呈明显正相关;在12周左右时,有5只狼疮样综合症模型鼠死亡,检测死亡组小鼠的血清ANCA水平,并与狼疮样综合症模型鼠非死亡组的ANCA水平比较发现,在第8周时,两组ANCA的O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第10周和第12周时,死亡组ANCA的浓度显著高于非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60例SLE新发病例中ANCA阳性率为33.3%,而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LE活动组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1);ANCA阳性组中神经系统紊乱、心肌炎、肾损害、浆膜炎、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γ-球蛋白阳性、补体下降以及血清IgG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ANCA阳性组中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及血沉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狼疮性肾炎(LN)组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非LN)的SLE组(P<0.05)。LN患者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在肾损害、贫血、抗dsDNA抗体阳性、血IgG升高、抗RNP抗体阳性、γ-球蛋白阳性、补体下降以及抗Sm抗体阳性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NCA在SLE的发病和器官/系统损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可能作为SLE的疾病活动度有用的评价指标,此外,ANCA也可能作为鉴别LN与非LN的一个参考指标。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
  • 研究背景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鼠模型中的临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新发SLE 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J]. 人人健康 2017(05)
    • [2].抗甲状腺药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38)
    • [3].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9例临床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12(05)
    • [4].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19)
    • [5].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24)
    • [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CA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 [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ANCA的临床意义[J]. 浙江检验医学 2012(01)
    • [8].川崎病患儿中性粒细胞及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9].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患者(英文)[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2)
    • [10].老年ANCA相关小血管炎40例临床特点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3(07)
    • [11].以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2例临床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2(06)
    • [12].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者18例的结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
    • [1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ANCA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19)
    • [14].狼疮性肾炎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其靶抗原的分析[J]. 免疫学杂志 2012(06)
    • [15].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与预后[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02)
    • [16].恙虫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医学 2011(10)
    • [17].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7)
    • [18].ANCA相关小血管炎40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S1)
    • [19].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11例临床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 2010(02)
    • [20].血清ANCA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3(12)
    • [21].肺肾同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8例报告[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03)
    • [22].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11)
    • [23].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异常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价值[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01)
    • [24].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1例[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03)
    • [25].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免疫发病机制新进展[J]. 免疫学杂志 2013(07)
    • [26].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病人行[J]. 护理研究 2013(15)
    • [2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临床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6)
    • [28].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01)
    • [29].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05)
    • [30].一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所致肺损伤患者的循证诊断与治疗[J]. 海南医学 2012(21)

    标签:;  ;  ;  ;  ;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