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β干扰素受体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肝脏组织内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α/β干扰素受体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肝脏组织内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α干扰素(IFN)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但疗效并不理想。人们努力寻找影响干扰素应答率的预测指标,以提高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以及乙肝病毒基因型两方面,来探讨影响干扰素应答的相关因素。 α干扰素作用机制首先是与干扰素受体结合,引起信号转导,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α/β干扰素共用Ⅰ型受体,γ干扰素受体为Ⅱ型受体。Ⅰ型干扰素受体有α、β两个亚单位,分别称为IFNAR1和IFNAR2,其中IFNAR2亚单位与干扰素亲和力较低,由于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产生长、短链及可溶三种形式。IFNAR1虽不能直接结合干扰素,但对形成高亲和力干扰素受体所必需。IFNAR2短链及可溶形式缺少胞内信号转导部分,却可与干扰素结合,故其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IFNAR2短链形式存在的量较少,所以一般认为起抑制作用主要是其可溶性形式。干扰素受体可以在多种组织和细胞表达,如外周血单核细胞、肝组织、肿瘤细胞等。 本研究用免疫组化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表达量,及其与干扰素应答率的关系。我们收集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蜡片标本,并进行免疫组化定量分析。21例病人分为3组,其中G1组3例,G2组7例,G3组11例。Ⅰ型干扰素受体表达量分别为5.6913±1.8422;7.4707±5.3572;25.1307±7.070,经方差分析结果为F=13.077,P=0.00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Ⅰ型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既往研究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高的患者对干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组织α/β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外周血单核细胞α/β干扰素受体的表达
  • 第三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附录
  •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权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评估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J]. 江苏医药 2016(12)
    • [2].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钾离子通道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J]. 中国药房 2015(20)
    • [3].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在肺结核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0(01)
    •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及意义[J]. 现代医学 2012(02)
    • [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免疫学杂志 2013(07)
    • [6].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为树突细胞[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03)
    • [7].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肝硬化伴感染时的活化研究[J]. 广东医学 2020(14)
    • [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01)
    • [9].外周血单核细胞甘油三酯水解酶的表达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8)
    • [10].慢性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型及其功能状态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12)
    • [11].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变化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21)
    • [12].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03)
    • [13].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7(03)
    • [14].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3(02)
    • [15].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极化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18(10)
    • [16].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因子mRNA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17].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治疗重度下肢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03)
    • [18].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与肺炎支原体肺炎539例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3(01)
    • [19].同型半胱氨酸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J].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0].miR-150-5p/362-5p在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5(07)
    • [2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8(04)
    • [2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10)
    • [23].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的表达[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22)
    • [24].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MMP-9水平及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J]. 心脏杂志 2010(01)
    • [2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2)
    • [26].miRNA分子在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热带医学 2015(01)
    • [27].四色流式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01)
    • [28].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比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6)
    • [29].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体外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15(08)
    • [30].热休克蛋白70在帕金森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22)

    标签:;  ;  ;  ;  

    α/β干扰素受体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肝脏组织内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