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联性研究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联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病因复杂,其中近1/2原因不明,其免疫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母胎界面上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作用受到人们关注,NK细胞的功能主要通过其表面受体与靶细胞表面配体结合来调节,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主要存在于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编码KIR的基因在人群中具有高度多态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KI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是否存在关联,探讨免疫遗传因素在RSA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筛选2004年2月-2004年11月我院就诊的100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自然流产时B型超声情况,将研究组分为A、B两组(A组:忠者每次自然流产前B超检查均显示宫内妊娠囊,胎芽不明显;B组:患者自然流产前B超检查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曾见原始心管搏动),随机选取我院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11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每例入选者进行15种KIR基因位点的检测,比较各组问每一KIR基因位点的基因频率及抑制性和活化性KIR基因在R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的分布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1.研究组活化性KIR基因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02)。2.研究组KIR2DL5(P=0.003)、KIR2DS2(P=0.008)、KIR2DS1(P=0.003)基因的阳性率较随机对照组显著升高。3.具有3个或3个以下活化性KIR基因的个体在研究组中占40.00%,在对照组中占58.04%;而具有3个以上活化性KIR基因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测定与高龄女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14)
    • [2].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0)
    • [3].两种方法应用于早期自然流产原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11)
    • [4].高通量测序在孕早期自然流产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 2020(10)
    • [5].中药阶梯疗法治疗黄体功能缺陷型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5)
    • [6].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9)
    • [7].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09)
    • [8].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7)
    • [9].上海地区39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及核型分析[J].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3(01)
    • [10].血脂代谢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05)
    • [11].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02)
    • [12].人流和药流与再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 [13].VEGF及其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04)
    • [14].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与人类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血管生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09(05)
    • [15].早期自然流产夫妇78对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05)
    • [16].51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妇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9(05)
    • [17].孕早期自然流产组织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10)
    • [18].脂肪细胞因子在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7(01)
    • [19].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7)
    • [20].血清瘦素水平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01)
    • [21].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表达[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03)
    • [22].基因芯片技术在早期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03)
    • [23].孕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内分泌学因素分析及临床干预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09)
    • [24].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329例孕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检测结果分析[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3)
    • [25].应用FISH技术快速诊断607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03)
    • [26].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致病因素分析[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02)
    • [27].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19)
    • [28].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宫腔镜诊治及再次妊娠结局分析[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01)
    • [29].内分泌异常与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1(03)
    • [30].早期自然流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06)

    标签:;  ;  ;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