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S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基于AVS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数字电视自诞生以来一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竞争重点。我国也在大力推广数字电视,相继试行了佛山、青岛和杭州等模式,近期又将实施数字电视卫星直播战略。这使我们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的核心内容包括信源压缩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和终端接收与显示。在信源端,已有数字电视系统通常采用MPEG-2,但该标准并不适合我国的新一代数字电视。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MPEG-2标准日益显得效率低下,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它收取的专利费也成为巨大的障碍。近些年,第二代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发展迅速,国际上已经出现了MPEG-4和H.264/AVC等标准,国内也相应制定了AVS标准。 AVS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以我国的创新技术和国外部分公开技术为核心,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相比其它国际标准具有许多优越性:编码效率高,比MPEG-2高2~3倍,与H.264/AVC相当;技术方案简洁,实现复杂度低;采用简单的—站式许可策略,解决了其它标准的专利问题。这些优点使它成为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解决方案的上佳选择。 在已有的数字电视推广模式中,信道部分采用比较成熟的DVB信道编解码技术。而在接收终端采用了机卡合一,即把条件接收系统集成在机顶盒里,由运营商在推广数字电视时捆绑经营。这种模式具有很多缺点,导致了市场分割和地方垄断。故“机卡分离”方案应运而生,可以克服上述缺陷,但仍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 鉴于上述提出的问题和已经具备的技术条件,本文研究了新一代基于AVS数字电视系统,围绕数字电视系统的核心模块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架构设计了针对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具体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编码端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像素域的由MPEG-2到AVS转码方法,可有效缓解节目源的匮乏。该方法首先进行MPEG-2解码,然后再重新采用AVS进行编码,但在AVS编码过程中会尽量利用输入MPEG-2码流中的视频序列头、宏块编码模式利运动矢量等编码信息来提高编码速度。这样既可保证转码质量,又能提高转码速度,同时降低了转码器的实现复杂性。此外,还分析了转码过程中的失真累加,推导出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系统简介
  • 1.2 我国数字电视现状
  • 1.2.1 概况
  • 1.2.2 研究方向
  • 1.2.3 面临的问题
  • 1.3 AVS知识产权的自主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 第二章 AVS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 2.1 数字电视编码标准简介
  • 2.1.1 MPEG-2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 2.1.2 其它视频编码标准
  • 2.2 AVS标准的主要特征
  • 2.3 AVS与MPEG-2和H.264/AVC的比较
  • 2.4 AVS在数字电视中应用的优越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MPEG-2到AVS转码器的研究
  • 3.1 转码器简介
  • 3.1.1 概述
  • 3.1.2 MPEG-2到AVS转码器的必要性
  • 3.2 MPEG-2到AVS转码器研究
  • 3.2.1 MPEG-2和AVS编码特征比较
  • 3.2.2 转码器的实现
  • 3.2.3 转码器系统结构
  • 3.2.4 性能分析
  • 3.3 转码过程中的噪声叠加分析
  • 3.3.1 理论分析
  •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AVS系统层研究
  • 4.1 系统层简介
  • 4.2 AVS的系统层与MPEG-2系统层比较
  • 4.3 AVS的系统层实现
  • 4.3.1 PES分组器的实现
  • 4.3.2 节目流复用器的实现
  • 4.3.3 传输流复用器的实现
  • 4.3.4 利用MPEG-2复用器实现AVS的复用解复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终端接收系统的研究
  • 5.1 终端接收系统简介
  • 5.1.1 终端接收系统简介
  • 5.1.2 条件接收系统
  • 5.1.3 现有系统的优缺点
  • 5.2 机卡分离的条件接收系统方案
  • 5.2.1 简介
  • 5.2.2 机卡分离解决方案
  • 5.2.3 三者的比较
  • 5.3 机道分离
  • 5.3.1 机道分离的必要性
  • 5.3.2 系统实现
  • 5.3.3 与AVS结合的优越性
  • 第六章 基于AVS的数字电视系统
  • 6.1 基于AVS的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系统
  • 6.1.1 简介
  • 6.1.2 基于AVS的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系统
  • 6.1.3 系统实验平台
  • 6.2 系统的主要模块
  • 6.2.1 转码器
  • 6.2.2 接收卡
  • 6.2.3 解码器
  • 6.2.3.1 Intel多媒体指令集简介
  • 6.2.3.2 耗时模块的指令集优化
  • 6.2.3.2 优化后的结果分析
  • 6.3 系统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AVS分布的影响[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3)
    • [2].奥迪AVS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浅析[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19(Z1)
    • [3].AVS+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测试分析[J]. 广播电视信息 2015(09)
    • [4].AVS专利联盟与华为自主创新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2)
    • [5].AVS解码帧内预测器的硬件设计[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2(01)
    • [6].基于FPGA的AVS视频解码帧内预测的设计和实现[J]. 电视技术 2012(20)
    • [7].AVS解码中反量化的FPGA实现[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07)
    • [8].基于AVS的帧内预测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10(36)
    • [9].AVS标准中非必要专利的侵权风险分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09)
    • [10].浅析AVS编解码标准[J]. 电脑学习 2008(05)
    • [11].AVS空间可伸缩编码中降采样滤波器的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35)
    • [12].AVS编码器帧内预测模块[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01)
    • [13].快速AVS帧内预测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06)
    • [14].AVS编码器中帧内预测模块的硬件设计[J]. 电视技术 2013(17)
    • [15].AVS熵编码的FPGA实现[J]. 软件 2012(02)
    • [16].基于FPGA的AVS编码器帧内预测实现[J]. 软件 2012(02)
    • [17].基于AVS的快速亚像素运动估计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07)
    • [18].AVS解码器帧内预测模块硬件优化设计[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0(01)
    • [19].AVS高清视频环路滤波结构与电路实现[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03)
    • [20].AVS软件解码器瓶颈分析与优化[J]. 电子测量技术 2010(04)
    • [21].AVS视频标准的帧内预测算法改进[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2)
    • [22].AVS解码器帧内预测并行自适应硬件实现[J]. 电视技术 2009(S2)
    • [23].AVS解码器中帧内预测算法的硬件实现[J]. 电视技术 2008(12)
    • [24].AVS数字视频解码中反量化/反变换的FPGA实现[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3)
    • [25].AVS反扫描、反量化和反变换模块的一种优化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19)
    • [26].AVS视频图像缩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11)
    • [27].一种新型的AVS熵解码码表结构[J]. 电视技术 2014(05)
    • [28].AVS解码器环路滤波的优化及实现[J]. 电视技术 2013(05)
    • [29].基于FPGA的AVS帧内预测电路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13(08)
    • [30].基于FPGA的AVS帧内预测的研究与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09)

    标签:;  ;  ;  ;  ;  

    基于AVS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