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40例临床体会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40例临床体会

倪茗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是肝性脑病用药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肝性脑病;门冬氨酸鸟氨酸

【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22-01

肝性脑病(HE)又称之为肝性昏迷,其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由严重的肝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失调现象的综合病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及昏迷,病死率较高,甚至高达50%[1-2]。由于其发病机制不确切、不同研究的结论各异、甚至相互矛盾,近年来,HE临床治疗进展不大,要真正处理好HE仍有难度。研究证明,门冬氨酸鸟氨酸是合成谷氨酰胺和尿素的底物,鸟氨酸几乎参与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解毒的全过程。从而起到有效降低血氨,提高肝细胞转化、摄取及排泄胆红素能力,进而有效降低转氨酶,让肝细胞恢复正常功能[3-4]。为进一步了解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46.5±6.5)岁;发病原因:乙型肝炎肝硬化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原发性肝癌3例,原发胆汁性肝硬化2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4~69岁,平均(42.5±7.5)岁;发病原因:乙型肝炎肝硬化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肝癌3例,原发胆汁性肝硬化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给予心电监护,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30~40mg/日为宜,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减低血氨升高,减少诱发早期肝性脑病的机率;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防止低钾、低钠、低氯血症;祛除诱因:发现感染要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者给予有效的止血措施,可用弱酸性溶液灌肠(如稀释白醋)灌肠或导泻,以清除肠道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腹穿、放腹水时注意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正确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准确提供治疗方案;保护肝脏,必要时使用20%的甘露醇使颅内的压力降低,静滴白蛋白等;慎用苯二氮卓以及巴比妥类镇静药。(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20g/加入5%的葡糖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日1次,疗程10天。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24h内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昏迷、昏睡、行为异常等症状均消失,且血氨已经恢复正常,2周内患者没有再次发作肝性脑病[5];有效:24~48h内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昏迷、昏睡、行为异常等症状均消失,且血氨逐渐恢复正常。2周内患者没有再次发作肝性脑病;无效:48h后患者神志未恢复清醒,或反复出现行为异常、昏迷、昏睡等症状,且血氨没有恢复正常。2周内患者再次发作肝性脑病,甚至出现死亡现象。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衰竭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两大疾病[6],氨中毒被认为是肝性脑病发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门冬氨酸-鸟氨酸通过刺激谷氨酰胺合成而降氨,对肝性脑病具有治疗作用[7],这与本组结论相一致。目前,利福昔明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我国批准剂量为400mg/次,每8h口服1次,可有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维持肝性脑病的长期缓解并可预防复发。益生菌在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复发等方面得以应用。此外,门体分流栓塞术(TIPS)、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细胞移植技术在有条件的医院也得以开展,给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机生存会。但在基层医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肝性脑病出现躁狂、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及不能配合治疗者,应向患者家属充分告知利弊和潜在风险,获得知情同意后适当应用镇静剂控制症状,但药物选择和剂量需个体化。

本组研究表明,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是肝性脑病用药的最佳选择。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肝癌主要的死亡原因[8]。我们在临床诊治应更加规范和有效,相信随着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肝性脑病的治疗将会有拓展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安桂凤.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15(2):224-225.

[2]宋学平.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67-68.

[3]邓远富.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60-261.

[4]刘凤莲,刘刚.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2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623-623.

[5]周春晶.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79-79.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3.09,33(9).

[7]何小中.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2,36(10):737-738.

[8]杨玉贵.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04.

标签:;  ;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40例临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