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的制度审判

论刑事诉讼中的制度审判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刑事案件中没有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而犯罪嫌疑人又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刑事追诉,导致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即使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也因为被告人缺席而中止,等待被告人归案,有的因为被告人一直未归案,而使案件始终无法审判,这不仅导致诉讼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保护被害人利益,有损法律权威,无法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达不到解决纠纷,息事宁人,维护社会的稳定目的;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打击跨国犯罪和严重的国际犯罪,惩处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分子,我国是《联合国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公约》的签字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在腐败资产返还方面,返还腐败资产的请求国应当向被请求国提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作为返还已被请求过没收的腐败资产的条件。而我国由于没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犯罪分子没有被引渡回国之前,人民法院不能作出终审判决,所以中国在向其他国家请求返还被转移到该国的腐败资产时而被拒绝,可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同我国签署或加入的国际条约规定还不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分子的制约。而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完善相关的刑事诉讼法律,使我国刑事诉讼更加顺利运行,达到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目的。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国外都有所建立,但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却还没有涉及,这不仅不符合国际潮流,更不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的顺利展开,随着犯罪的增长,以及犯罪嫌疑人逃脱审判的手段越来越多,在刑事诉讼中建立缺席审判意义甚是重大,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本着共同探讨的态度和抛砖引玉的目的,笔者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弓I起对刑事缺席审判更多的重视和更好理论构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刑事缺席审判的概念及相关介绍,指明刑事缺席审判主要是指法庭审理之日,控辩双方有一方未到庭且不为陈述、辩论的情况下,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的制度。本文主要是针对被告人的缺席审判。同时对我国涉及到刑事缺席处理方面的一些立法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立法上存在着混乱与矛盾,不利于案件实体问题的解决,导致三机关许多规定不符合法律精神,并且一些规定存在着自相矛盾,所以,有必要在立法上对缺席审判的处理力口以完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外刑事诉讼缺席审判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首先对德、法、英、美、日等国家对缺席审判的有关规定进行介绍,主要介绍各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相关的程序与保障措施等;然后对这几个国家缺席审判的异同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缺席审判的比较,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缺席审判适用的案件范围更广,大陆法系更倾向于将出庭作为被告人的义务,而英美法系则倾向于作为权利;原因主要是两大法系诉讼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形成的;相同点主要是案件适用范围都包括轻微刑事案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缺席审判的合理性。首先指出缺席审判的理论基础:包括刑事审判权的公权力性质、被告人参与审判的性质、刑事违法的性质、案件的不同性质以及符合国际立法的趋势等。其次指出我国的诉讼模式是我国进行刑事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这主要从我国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法院在行使职能时的权利义务来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刑事缺席审判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尤其是跨国犯罪,惩处境外潜逃的经济犯罪分子的需要,是维护法律才贼的需要,是最大限度保证国家刑罚权实现的需要,是保护被害人利益和无罪被告人利益的需要,是维护实体正义、最大限度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提高司法效率以及防止我国重口供倾向的需要。第五部分主要是设计刑事缺席审判在我国的构建。首先指出刑事缺席审判在我国适用的案件范围,包括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被告人在审判中因其行为中途被带出法庭的案件,涉及到腐败、恐怖主义、经济犯罪等国际犯罪案件,有关法人犯罪的案件,涉及到相关财产处理且事实清楚有必要继续进行审理的案件等。其次对缺席审判的程序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立案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缺席进行处理的程序以及审判阶段对被告人的缺席审理,重点是审判阶段的程序设计,主要是对五类案件的程序设计。再其次介绍确保缺席审判公正的措施,主要从保证被告人辩护权、加强法院的监督、强调审判的公开性、强调裁判说理、加强法官审查功能以及审判那结果严格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等几方面出发。最后是对缺席审判被告人的救济措施,主要有“反对”申请,重罪案件的“审判自动归于无效”,上诉程序以及再审程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缺席审判的概念及相关介绍
  • 一、缺席裁判的概念
  • 二、缺席审判针对的对象
  • (一) 针对控诉人的缺席审判
  • (二) 针对被告人的缺席审判
  • 三、我国在涉及到刑事缺席处理方面的一些立法情况
  • (一) 侦查阶段特殊情形的规定
  • (二) 起诉阶段特殊情形的规定
  • (三) 审判阶段特殊情形的规定
  • 第二章 国外刑事诉讼缺席审判的有关情况的介绍
  • 一、德国的规定
  • (一) 法院对被告因地域关系无法施行基本措施情形(不到场)
  • (二) 被告虽在德国法院管辖范围内,但被告完全不到场情形
  • (三) 被告在审判程序中有时不到场(至少在开始阶段)情形
  • 二、法国的有关规定
  • (一) 重罪法庭缺席审判的情形
  • (二) 轻罪法庭缺席审判的情形
  • (三) 对轻罪和违警罪缺席判决的救济
  • 三、英国的有关规定
  • (一) 经有合法代表的被告人的同意法院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审理
  • (二) 被告人未出庭的一般规定
  • (三) 被告人作有罪答辩时的未出庭
  • 四、美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到庭做了相关规定
  • (一) 要求到庭
  • (二) 不要求继续到庭
  • (三) 不要求到庭
  • (四) 一般无害错误和弃权
  • 五、日本的规定
  • 六、对各国缺席审判情况进行总结
  • (一) 两大法系缺席审判的不同之处
  • (二) 两大法系缺席审判的相同点
  • 第三章 缺席审判的合理性
  • 一、缺席审判的理论基础
  • (一) 刑事审判权的性质决定缺席审判的合理性
  • (二) 参与审判的性质决定了缺席审判的合理性
  • (三) 刑事违法的性质决定了缺席审判的合理性
  • (四) 案件的不同性质决定了某些类型的案件适合缺席裁判
  • (五) 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 二、我国的诉讼模式使我国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
  • (一) 我国侦查机关的行为性质使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
  • (二) 我国检察机关的行为性质使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
  • (三) 法官的行为性质使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
  • (四) 我国的证据规则使缺席审判具有合理性
  • 第四章 缺席审判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 一、打击犯罪,尤其是跨国犯罪,惩处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分子的需要
  • 二、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
  • 三、最大限度的保证国家刑罚权的实现
  • 四、保护被害人利益和无罪被告人利益
  • 五、维护实体正义
  • 六、最大限度的解决纠纷,息事宁人,维护社会稳定
  • 七、提高司法效率
  • 八、防止我国重口供的倾向
  • 第五章 刑事缺席审判在我国的构建
  • 一、案件的适用范围
  • (一)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 (二) 被告人在审判中的行为致使审判不能进行而将被告人带出法庭的适用缺席审判
  • (三) 涉及到腐败、恐怖主义、经济犯罪的国际犯罪的案件适用缺席审判
  • (四) 有关法人犯罪的案件
  • (五) 涉及到相关财产处理而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有必要继续进行审理的其他案件
  • 二、缺席审判的程序
  • (一) 对审前程序中的缺席处理情况
  • (二) 审判中进行缺席审判的程序
  • 三、确保缺席审判公正的措施
  • (一) 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
  • (二) 加强对法院的监督
  • (三) 强调审的公开性
  • (四) 严格裁判书的制作,强调裁判说理
  • (五) 加强法官的审查功能
  • (六) 审判结果严格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 四、对缺席审判被告人的救济措施
  • (一) 被告人提出“反对”申请的救济程序
  • (二) 重罪案件中的“审判自动归于无效”程序
  • (三) 上诉程序
  • (四) 再审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事诉讼中私人非法取证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3)
    • [2].刑事诉讼目的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3].论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以“王成忠”案为样本的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4].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亲属拒证权探讨[J]. 法制博览 2020(21)
    • [5].浅谈刑事诉讼中的过程证据[J]. 法制博览 2019(01)
    • [6].刑事诉讼侦查结构基本理论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12)
    • [7].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 2019(04)
    • [8].关于刑事诉讼中电子取证问题的相关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25)
    • [9].刑事诉讼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政法论坛 2019(06)
    • [10].对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07)
    • [11].论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J]. 法制博览 2018(16)
    • [12].关于刑事诉讼中有效辩护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8(22)
    • [13].浅谈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J]. 法制与社会 2018(29)
    • [14].论刑事诉讼中的过程证据[J]. 法制博览 2018(30)
    • [15].论刑事诉讼中证据的法律性[J]. 法制博览 2018(31)
    • [16].基于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3)
    • [17].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J]. 南都学坛 2016(06)
    • [18].刑事诉讼的目的、限制与正当性——德国刑事诉讼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J]. 西部法学评论 2016(06)
    • [19].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人民法治 2017(03)
    • [20].种子案件刑事诉讼中的行政认定(下)[J]. 长江蔬菜 2017(10)
    • [21].论刑事诉讼的全流程简化——从刑事诉讼纵向构造角度的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 [22].论刑事诉讼中律师的辩护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17(22)
    • [23].刑事诉讼中的媒体自由[J]. 人民检察 2015(12)
    • [24].刑事诉讼目的新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03)
    • [25].贝卡里亚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研究:兼议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重构[J]. 净月学刊 2016(03)
    • [26].刑事诉讼目的与构造理论论争问题探究[J]. 法律适用 2016(10)
    • [27].浅析我国刑事诉讼补充侦查制度[J]. 商 2015(02)
    • [28].欧盟刑事诉讼移管问题研究[J]. 求是学刊 2015(05)
    • [29].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J]. 中国检察官 2015(17)
    • [30].从实践法视角看中国古代的诉讼传统——评《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J]. 法学教育研究 2019(04)

    标签:;  ;  ;  ;  ;  

    论刑事诉讼中的制度审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