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的模型模拟及应用研究

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的模型模拟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发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及畜牧业的规模化不断深入,这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由于一定程度的种养分离与失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尤其是过剩氮污染,给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究农业过剩氮的变化过程与趋势,对客观认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以及合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从拟合分析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运用养分平衡法理论以及文献检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过剩氮污染的定量分析模型,选取农村居民消费和人均国民收入两个影响因素,模拟了研究区内过剩氮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了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控制策略及其环境效益。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产生量变化呈“N”型波动式上升趋势。1990年以前,江苏省的肥料投入是以畜禽及人类粪便等有机肥为主,农业生产氮素供应不足,没有“过剩氮”产生。从1990年开始,江苏省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大量化肥施用和伴随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有机肥增加,才使农业生产中开始出现过剩氮,而且呈“N”型波动式逐年增加的趋势。与1989年比较,2007年江苏省化肥投入量(折纯)增长了1.7倍,而农业过剩氮的产生量已达8.38倍,特别是在1995-1996年为剧增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1997年以后,农业过剩氮产生量波动趋缓,稳中有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仍处高压状态。2.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产生量与全省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相关性。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的环境EKC曲线呈“N”型,已进入“N”型右侧。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拟合优度更高,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产生量与全省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量的相关性判定系数R2统计量的值分别为0.917和0.892。江苏省人均过剩氮量与人均消费的环境EKC关系曲线为y=-16.335+0.024x-5.33×10-6x2+3.64x10-1%3,具有两个转折点,理论转折点出现在人均消费值为3522.4元和6239.5元时;人均过剩氮量与人均国民收入关系曲线为y=2.82×10-12x3-1.89×10"7x2+0.004x-7.874,理论转折点出现在人均国民收入为16666.7元和28571.4元时。江苏省农业过剩氮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EKC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转折点以及到达转折点的时间跨度。3.例证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的环境EKC模型(人均过剩氮与人均国民收入环境经济计量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实用价值。以江苏省某市某镇某村为例,根据该区域的土壤、水文等资料,通过对该区域的过剩氮污染量计算,采用得出的模型计算得到区域内的人均国民收入预测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率在5%以内,属于正常的范围,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农业面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1.4.2 农业面源污染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农业过剩氮产生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2.1 农业面源污染涵义及其特点
  • 2.2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与特征
  • 2.3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和机理研究
  • 2.3.1 农业面源氮素的迁移转化机制
  • 2.3.2 农业面源污染的机理研究
  • 2.4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的因素
  • 2.5 农业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
  • 第三章 农业过剩氮污染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
  • 3.1 养分平衡法理论
  • 3.2 模型分析方法
  • 3.3 测算方法与数据收集
  • 3.4 定量模型及数据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农业过剩氮的拟合分析研究
  • 4.1 农业面源污染和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4.2 模拟方法与统计分析
  • 4.3 模型拟合和适切性
  • 4.4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应用分析研究——以江苏省某市某镇某村为例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状况
  • 5.1.2 区域现状
  • 5.1.3 经济效益
  • 5.2 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涪陵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模式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3)
    • [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J]. 农家参谋 2019(24)
    • [3].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调研报告[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1)
    • [4].基于文献定量法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研究动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04)
    • [5].佛山市农业面源污染流失率及控制措施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3)
    • [6].城镇化会加剧化肥面源污染吗——基于门槛效应与空间溢出的双重视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 [7].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9)
    • [8].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及绿色发展途径[J]. 环境科学导刊 2020(S1)
    • [9].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 2020(03)
    • [10].基于信息融合技术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12)
    • [11].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03)
    • [12].丹江口市控药减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讨[J]. 湖北植保 2020(03)
    • [13].新野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果菜 2020(06)
    • [14].河北山地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点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20)
    • [15].农业面源污染立体遥感监测体系构建设想[J]. 环境保护 2020(14)
    • [16].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分析及控制分区[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04)
    • [17].镇原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7)
    • [18].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J]. 园艺与种苗 2020(08)
    • [19].水源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区划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
    • [20].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6)
    • [21].平和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9)
    • [22].文山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4)
    • [23].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01)
    • [24].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的时空特征[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25].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现状和预防对策研究[J]. 山西农经 2019(01)
    • [26].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3)
    • [27].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9)
    • [28].流域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J]. 新农业 2019(07)
    • [2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法探讨[J]. 南方农业 2019(03)
    • [30].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J]. 高原农业 2019(03)

    标签:;  ;  ;  ;  ;  

    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过剩氮”的模型模拟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