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及氮素调节效应的研究

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及氮素调节效应的研究

论文摘要

试验于2003~2006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5团和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实验田进行,采用大田结合小区试验的方法,选用北疆大面积推广早熟品种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12号为试验材料,以研究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氮肥运筹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产物运转、分布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品种不同,实现公顷产皮棉达2550kg的群体冠层结构有所不同,新陆早10号盛铃期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值达3.98,吐絮期保持在3.25;平均叶倾角(MFIA)全生育期平均值达41.66°;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TRP)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DP)最低值出现在盛铃期分别为0.125和0.141,吐絮期略有升高在0.153和0.172以上。新陆早12号盛铃期最大LAI达4.26,吐絮期保持在3.43;MFIA全生育期平均达51.24°;TRP和TDP盛铃期分别为0.115和0.122,吐絮期在0.168和0.186以上。与公顷产皮棉2000kg和1500kg相比较,公顷产皮棉2550kg以上高产棉花,小叶株型紧凑型品种LAI在盛铃期为3.92,~4.04,盛花结铃期至吐絮期保持在3.113.39;MFIA全生育期平均在40.76~42.56°:TRP和TDP盛铃期分别为0.120~0.130和0.129~0.153,吐絮期略有升高在0.156~0.180和0.175~0.197。大叶株型较松散型品种LAI在盛铃期为4.14~4.38,盛花结铃期至吐絮期保持在3.32~3.54;MFIA全生育期平均在49.17~53.31°:TRP和TDP盛铃期分别为0.113~0.117和0.139~0.171,吐絮期略有升高在0.135~0.171和0.169~0.237。因此在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更高产,生育前期促使棉花LAI稳定上升,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塑造良好株型,提高生育前期冠层的光截获量;盛铃期LAI达到峰值,吐絮期使LAI保持较高水平,才能最终提高产量。2、氮肥运筹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调节氮肥运筹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处理间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均表现为前重>平衡>后重;群体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透过率表现为:与前重和平衡处理相比,后重在生育前期窄行和生育后期宽行的漏光损失较大。因此,前重处理条件下由于个体发育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叶片衰老和光合能力衰退缓慢;叶面积指数较高、叶倾角较大、漏光损失较小,冠层结构比较合理:但氮肥施用时期过后,后期养分补给不足,各项指标下降影响了良好冠层结构的持续性。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在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表现为,盛铃期以前,前重>平衡>后重;盛铃期以后,后重>平衡>前重,单株光合物质累积量从盛蕾期至吐絮期均表现为,前重>平衡>后重:随着氮肥施用期的后移,14C向棉铃中分配的比例有所升高,向茎叶中分配的比例下降,滞留在棉花功能叶片和茎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表明氮肥后移加速同化物向外输出,并提高了向生殖器官分配的比例;棉花皮棉产量以前重处理最高,平衡次之,后重最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历程
  • 1.3.2 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高产棉花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4 氮肥运筹对光合产物分配及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试项目和方法
  • 2.2.1 棉株生育性状调查
  • 2.2.2 冠层结构的测定
  • 2.2.3 成熟期田间考种及计产
  • 2.2.4 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 14C同位素示踪'>2.2.514C同位素示踪
  • 2.2.6 光合物质累积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
  • 3.1.1 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 3.1.3 平均叶倾角(MFIA)的变化
  • 3.1.4 群体直射辐射系数(TRP)和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DP)的变化
  • 3.2 氮肥运筹方式对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节效应
  • 3.2.1 氮肥运筹方式对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
  • 3.2.2 氮肥运筹方式对棉花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
  • 4.1.2 氮肥运筹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节
  • 4.2 结论
  • 4.2.1 氮肥运筹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
  • 4.2.2 氮肥运筹对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和棉株光合物质累积的影响
  • 4.2.3 氮肥运筹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优质、高产棉花品种豫棉54选育[J]. 中国棉花 2017(08)
    • [2].新疆超高产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6)
    • [3].北疆高产棉花器官同伸关系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 2014(05)
    • [4].南疆超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运移特征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03)
    • [5].南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J]. 棉花学报 2010(05)
    • [6].优质高产棉花——A52[J]. 中国棉花 2008(10)
    • [7].南疆超高产棉花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4)
    • [8].南疆超高产棉花源库特征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4)
    • [9].高抗高产棉花品种冀丰4号在天津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12(11)
    • [10].超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及栽培技术初报[J]. 新疆农业科学 2008(S1)
    • [11].试试看[J]. 新疆农垦科技 2008(01)
    • [12].超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36号铃期光合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4)
    • [13].南疆高产棉花花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技 2010(05)
    • [14].新疆超高产棉花(皮棉3750kg·hm~(-2))营养生长发育动态指标研究[J]. 中国棉花 2012(03)
    • [15].棉花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20)
    • [16].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泗棉6821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棉花 2016(02)
    • [17].超高产棉花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1)
    • [18].杂交棉石杂2号667米~2产皮棉250千克综合配套技术[J]. 农村科技 2010(03)
    • [19].北疆高产棉花生理指标的初步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 2009(03)
    • [20].浅谈高产棉花品种的选用[J]. 河南农业 2009(03)
    • [21].膜下滴灌高产棉花根、冠生物量累积特性研究[J]. 棉花学报 2015(05)
    • [22].高产棉花群体结构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关系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09(03)
    • [23].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4)
    • [24].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7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 2018(03)
    • [25].高产棉花育苗移栽技术[J]. 农技服务 2009(06)
    • [26].棉花吐絮期管理关键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12(05)
    • [27].化学封顶高产棉花株型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7)
    • [28].我棉花生物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3)
    • [29].新疆超高产棉花叶、铃空间分布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3)
    • [30].机采棉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种业 2016(03)

    标签:;  ;  ;  ;  ;  

    膜下滴灌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特征及氮素调节效应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