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文编年

晚唐文编年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晚唐时期除诗词以外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真研读、比堪、梳理,并参照相关史料,对之进行较为个全面的编年整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重要时事、科举考试的状况、重要文学事件,以及作家的重要事迹及其交往酬唱等有代表性的资料,作系统的整理。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正文
  • 唐文宗(827年——840年)
  • 唐武宗(841年——846年)
  • 唐宣宗(847年——859年)
  • 唐懿宗(860年——873年)
  • 唐僖宗(874年——888年)
  • 唐昭宗、唐哀帝(889年—906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游子回家的故事——《通鉴》中的慕容翰[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5(11)
    • [2].《通鉴》载十六国史的史料价值[J]. 史学史研究 2013(03)
    • [3].从第二手资料到第一手资料的转化——《通鉴》十六国部分史料价值再探讨[J]. 民族史研究 2011(00)
    • [4].论胡三省《通鉴》地理注之文字学价值[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5].《通鉴》不载文人—《学书札记》之三十三[J]. 书法 2019(09)
    • [6].近年来大陆地区《资治通鉴》研究概述(2011-2017)[J]. 宋史研究论丛 2019(01)
    • [7].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新探[J]. 人文杂志 2017(04)
    • [8].老师读《通鉴》——云中白鹤邴原[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6)
    • [9].故宫所藏清文《通鉴》及其翻译刊刻历史探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历史书读什么,如何读——第四届“中国好书·历史类”盘点[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6)
    • [11].《资治通鉴》纪事失误举隅——以突厥史料为例[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2].清华五札记二则[J]. 古文字研究 2016(00)
    • [13].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05)
    • [14].浅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3)
    • [15].老师读《通鉴》——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外交辞令[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12)
    • [16].《通鉴》新论——战国秦汉篇[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6)
    • [17].《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史事年份、卷次辨误[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2)
    • [18].《通鉴》胡注专业词汇对辞书编纂和修订的价值[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9].“平反”有出处[J]. 文史博览 2015(09)
    • [20].老师读《通鉴》——汉宣之世 良吏为多[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9)
    • [21].老师读《通鉴》——开国之初旌扬良吏[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8)
    • [22].书讯[J]. 中国西藏(中文版) 2011(01)
    • [23].司马光与刘恕交游考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3)
    • [24].论《通鉴》的“著生民之休戚”[J]. 社会科学 2010(04)
    • [25].还是一块废铁,看不出未来的形状——有关成长的随笔[J]. 红豆 2019(09)
    • [26].更正[J]. 月读 2014(03)
    • [27].“天下之私,天子之公”——读《历史文献选读》有感[J]. 探索与争鸣 2013(02)
    • [28].唐代的剑侠之术[J]. 少林与太极 2016(02)
    • [29].清代通鉴学的学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J]. 历史文献研究 2012(00)
    • [30].前燕慕容氏世系考[J]. 民族研究 2010(05)

    标签:;  ;  ;  

    晚唐文编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