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王涛

浅谈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王涛

国网壶关县供电公司山西壶关047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生活与生产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资源也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就使得企业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愈发复杂,智能电能表出现的故障也有所增加,如果不能改善这一现状,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希望能够为降低智能电能表故障率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预控;措施

1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的分析

1.1客户用电容量过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用电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导致用电量严重超出了电能表的量程范围,使得电能表出现故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的电能表还是比较老旧,出现计量故障的概率远远高于城市地区,加上农村地区的一些小作坊、加工厂在用电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就会造成计量方面的故障。同时,一些电力工作人员的用电意识较差,在用电上不懂得节制,甚至会私自使用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器,对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最终出现计量故障。

1.2智能电能表的原材料质量问题

智能电能表内部的各种元件质量会直接决定整个电能表的质量,如果元件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仅会降低电能表的使用寿命,也会使电能表出现计量故障。例如,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在零下六度的温度下,就会失去聚积电荷的功能,造成没有电压通过电能表。而这就会导致极板之间的电压出现降低,如果电压无法达到相应的数值,就会导致计量芯片无法运行,计量就会出现故障。

1.3电能表设计不合理

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智能电能表是集合现代化技术所设计而成的一种电能计量设备。一般智能电能表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有非常多的元件,而每个元件的功能以及作用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只有各元件之间相互协调才可以确保电能表的功能正常使用。而一旦其中有元件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电能表的计量出现问题,如计量芯片,作为智能电能表的重要元件,如果计量芯片不符合相关的参数要求,就无法确保计量的准确。

2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的预控措施

2.1电池故障及处理措施

智能电能表自身具有供电锂电池,给电能表提供电力供应保证其正常工作。锂电池失效或电量不稳等故障,容易导致智能电池表计量失准,无法精准进行计费,导致电量流失。电池故障原因:(1)锂电池质量问题,在安装至智能电能表前,电池质量达不到电能表应用标准,质量不过关,导致使用过程中电量起伏不定,或者是电池寿命较短,无法长期供电,影响电能表运行;(2)智能电能表电池线路漏电,过多的电池电量流失,无法足额供应到电能表计量系统,引发计量失准问题。在安装电池之前,需要对智能电能表的线路进行安全检测,并对电池进行质量检测,选择优质锂电池。此外,定期对智能电能表的电池进行检查,确保电能表正常工作,避免电池问题引发的电能表故障。

2.2电力计量自动化

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实现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紧密交流,通过抄表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时刻掌握用户信息动态,有助于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智能电能表在进行电力计量的过程中,能够对抄表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通常采用远程计量的方式,避免了人工抄表的误差,切实提高了电力计量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智能电能表还能够对每一个配电变压器总电量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对用户用电进行反应控制,通过参数设定实现对大功率用电设备使用时间的改变,切实提高了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当前电力能源的使用情况来看,现实生活中用户乱搭乱改、偷电窃电等行为时有发生,智能电能表针对这种现象能够起到很多好的防范作用,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对智能电能表的抄表时间、抄表次数进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电能计量误差的产生。在用电高峰期,比如,夏季、冬季等特殊季节,人们大功率电力设备的使用较多,智能电能表能够通过提高电价,限制用户用电,智能电能表能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供电。

2.3加强智能电能表的管控措施建设

(1)组织体系的科学化。智能电能表的科学管理是成本核算、投入运行、物资保障的前提,在进行组织体系的科学化改革中,要建立组织管理精细化和责任落实具体化,使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管理渗透入计划、采购、检测、应用、维护等各环节中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管理。(2)管控体系的合理化。针对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管控,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使智能电能表从采购到维护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合理的制度能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增加责任心,近而提高质量管控水平。(3)评价体系的标准化。智能电能表从提起应用方案至具体应用和维护,需要进行全程标准化评价,将评价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长、中、短期评价结合,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4)业务扩展装配质量管控的规范化。制定规范化的装配程序,使质量管控落实到位。在装配中,无论是新装还是换装,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装配工艺和管理指标进行全程管控,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安装质量和使用质量。(5)运行维护质量管控的精细化。精细化表现在人为观察监督与电子自动化监控两方面。要求人员定期深入现场进行观察与预判,做到观察全面而仔细;电子自动化监控要求时时在线观察和数据采集,当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反馈,故障排除力求24h内,保证智能电能表的可靠运行。(6)预警机制的全面化。从业人员要将故障归类汇总,形成材料。当出现故障后,能够根据故障类型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解决。因此,预警机制需要全面化,从表的质量、用电规范、故障表现、常发概率等各方面进行总结,从而形成全面的管控措施。(7)绩效考核机制的多元化。绩效考核要采取多元化手段,将定性、定量、自评、他评、业绩、失误等等综合起来形成公正、公平的考核材料,从而有效落实责任和调动工作积极性。

2.4优化电能表计量芯片

计量芯片的关键是参数匹配。所以,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智能电能表的计量芯片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参数的匹配强度,避免计量故障的出现。只有计量芯片的参数与电能表匹配了,才可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而压敏电阻是计量芯片中的重要内容,所以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保证压敏电阻的安全性,并确保其峰值可以达到8000A以上;2)合理设计压敏电阻的引线,其信号线应该与压敏电阻的引线保持一定距离且垂直,这样是为了避免浪涌电流带来的影响;3)科学布线,这里的布线是指线路板的布线,首先应该将考虑到其承受辐射的能力,其次是模拟信号功能的考虑。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的高速增长,致使智能电能表出现了各类计量故障,如果不能有效做好应对,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配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转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寻有效的预控措施,从而为企业的综合效益增长与配电网的正常运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明炎,张杰梁,林艳红.民用智能电能表在直流强磁场中的抗干扰性能的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7(06):48-50.

[2]彭良军.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的推广与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7(35):166-167.

[3]王璐.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34):51+56.

[4]张峻.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广西电业,2017(11):28-30.

[5]崔泓.智能电能表发展与问题标准化解决策略[J].中国标准化,2017(22):186-187.

标签:;  ;  ;  

浅谈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