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周期研究 ——基于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分析

中国信贷周期研究 ——基于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分析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信贷规模以每季度平均4.5%的速率快速增长。信贷投放的扩张往往会引致经济体系中的危机隐患。因此,对中国信贷周期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我国信贷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背景下,本文通过对1980以来的中国信贷季度增长率来研究中国的信贷周期特征。本文通过对我国信贷季度增长率的一般性考察,将信贷周期假设为两区制状态。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了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通过将区制转换的制度因素内生化,对信贷周期的路径进行两区制——两期滞后的自回归模拟。根据实证结果和对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平滑概率的推算,本文得出以下实证结论:第一、我国信贷周期呈现出“高速增长高震荡”和“中速增长低震荡”两种状态;第二、“高速增长高震荡”的持续期短暂,而“中速增长低震荡”的持续期较长;第三、我国的信贷周期呈现出不对称分布,具体体现在“中速增长低震荡”作为主要状态贯穿整个时间段,而“高速增长高震荡”表现为数个短暂的冲击,导致信贷规模出现短期的剧烈波动。根据平滑概率图提示的周期中制度反转拐点,结合经济背景,本文对信贷周期的总体趋势、拐点时的冲击因素进行了经济解释,本文得出以下分析结论: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导向和有关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但由信贷投放量过多且不均而导致的经济体投资过热、结构失衡及通货膨胀等问题,往往致使信贷紧缩成为监管层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使得信贷在市场与政策两股力量下呈现出短期的不稳定现象:但是在“强政府”的背景下,这种状态不会持久。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结论、分析,就信贷投放及稳定经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优化信贷结构、及时调控信贷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结构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信贷决定的理论总结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
  • 一、经济周期的传统视角
  • 二、金融经济周期视角
  • 第二节 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下的信贷周期
  • 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变革
  • 第二章 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一般介绍及本文模型设计
  • 第一节 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一、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基本原理
  • 二、马尔可夫体制转换与GARCH的联合模型
  • 三、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现实应用
  • 第二节 中国信贷周期的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设计
  • 一、中国信贷周期变化的一般性描述
  • 二、中国信贷周期的MRS模型设计
  • 第三章 实证结果
  • 第一节 参数估计结果
  • 第二节 参数估计值相关含义的探讨
  • 第三节 平均持续时间和平滑概率的推断
  • 一、平均持续期的推断
  • 二、平滑概率的推断
  • 第四节 MSMV(2)-AR(2)模型与AR(2)模型比较
  • 第四章 模型中相关问题的经济解释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模型中相关问题的经济解释
  • 一、信贷资金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 二、中国信贷周期体制反转的“拐点”经济解释
  • 三、中国信贷周期特征的经济含义总结
  • 第二节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政策建议
  • 一、丰富我国企业融资渠道 减轻信贷资金需求压力
  • 二、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质量
  • 三、密切关注并及时调控信贷投放对经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信贷周期研究 ——基于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