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张永红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邮编:565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的3500张中药药方作为研究的对象,跟踪研究其临床疗效,分析中药调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药调剂的各个环节对处方疗效都有很大的影响,与临床药效呈正相关性。在审方方面需要对处方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根据临床中的诊断纠正配方中不合理的配比。在计价方面,需要让全面了解治疗的费用,提高计价的速度,缩短患者等药和服药的时间。调配过程需要精准称量每种药物的分量,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包装过程中要再次审核药品的质量,明确煎煮和服药的方法。在发药过程中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服药指导和服药禁忌指导,结论:中药调剂的整个过程与临床疗效具有密切关联,应当加强对中药调剂的监管力度,提高中药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中药调剂;临床疗效;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调剂是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药品的使用过程的质量,是临床安全用药的基本保障。中药调剂是根据中医处方中的不同要求,将中药饮片配置供临床使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中药调剂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流程,主要包含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以及发药等,每一个步骤都对临床疗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为了探讨中药调剂对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因素,现选取我院的3500张中药方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做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的3500张中药药方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扶正解表类药方350张(10.0%),辛凉解表类药方330张(9.42%),辛温解表类药方250张(7.14%),温中祛寒类药方200张(5.71%),出血类药方105张(3.0%),补气类药方105张(3.0%),补阴类药方203张(5.8%),安神类药方100张(2.86%),补阳类药方100张(2.86%),开窍类药方177张(5.05%),止咳平喘类药方250张(7.14%),固表止汗类药方350张(10.0%),止血类药方200张(5.71%)《活血化瘀类药方250张(7.14%),祛湿化痰类药方170张(4.85%)驱虫类药方200张(5.71%),涌吐类药方160张(4.57%)。

1.2方法

对本次收集的3500张中药处方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分析我院3500张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错误、中药配比不合理现象以及中药处方中的剂量、方法等,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药效。具体方法如下:

1.2.1药房药师处方审核

药方药师在配发药品时,由药方药师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核。药师要注意对开具的处方进行严格的审查,需要审查的内容有患者的基本信息、药名等。中药处方中如果含有毒、麻药品,要注意审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严禁出现“十八反”和“十九畏”以及“妊娠禁忌”等药物;要做好对医师以及患者等的交流,及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事前有效干预,在发药的过程中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并嘱咐相应的注意事项及用药禁忌,并做好相应的沟通以及记录等工作。

1.2.2临床药师处方审核

临床药师负责每月定期抽取医院门诊和住院等处方,随机分发给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并将医院处方审核小组点评出的不合理处方以院内网邮件的形式反馈开方医生,给予申诉。最后将申诉后仍不合理的处方予以统计汇总、公示。

2结果

研究表明,中药调剂的各个环节对处方疗效都有很大的影响,与临床药效呈正相关性。在审方方面需要对处方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根据临床中的诊断纠正配方中不合理的配比。在计价方面,需要让全面了解治疗的费用,提高计价的速度,缩短患者等药和服药的时间。调配过程需要精准称量每种药物的分量,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包装过程中要再次审核药品的质量,明确煎煮和服药的方法。在发药过程中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服药指导和服药禁忌指导,因此应当进一步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本组3000张中药处方研究结果中,存在中药用量用法不合理28例,配伍禁忌20例,中药处方错误1例,中药处方不合格率为0.16,临床总有效率为99.27%(2978/3000)。

3讨论

审方处方、划价、调配处方、复核处方、包装、发药是中药调剂的主要环节,《医院调剂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中药调剂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认真审查处方,坚持核对,在对药品进行包装时要详细注明药品的名称、药品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并交待注意事项”,中药调剂不仅需要调剂人员具有扎实的业务技能,而且各种中药调剂设备和工具的有效使用也非常重要。中药调剂中的审方需要专业的药方审核人员亲自审核医生为患者开具的中药药方,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审核合格的药物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并且需要审核人签字,对于药方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审核人员需要及时的指证并且与医生沟通联系,了解具体的原因和的情况,并且与医生协商处理,避免由于医生的错误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影响药效的发挥[2]。审方的人员除了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外,还需要确认开方医生的签字,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等进行审核,还需要审核药方中药物的名称是否正确,剂量是否表达清楚,对其中的药量审核清楚,更要对儿童或者是老年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重点的审核,注意其不良反应情况,避免因为药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3]。审核人员还要关注药方中的十八反和十八畏以及妊娠禁忌等,避免疏忽大意影响患者的临床效果。例如在临床中有些医生凭借着自己的经验给患者增加或者减量,这样对临床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些药方存在十八畏和十八反以及妊娠禁忌等,不但影响了药物的临床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中药调剂审核人员需要加强培训,具备专业的药物知识,从而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快速、及时的找到药方中的疏忽和错误,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

计价是根据处方中的中药成分来给患者给患者提供要价,如果计价人员计价不合理也会影响临床疗效。临床实践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计价不及时或者在计价的过程中存在错误会让患者处于长期的等待中,延误患者服药的时间,也会对药方的疗效存在着很大的影响[4]。因此计价的工作人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让患者尽早拿到药物,以免耽误药效。

调配是根据药方的内容进行配比药物的过程,药物的配比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精准的称量,并且对一些药物进行特殊的处理,对需要单独煎煮的药物需要分来装,并且在包装上将药物煎煮的方式标明。如果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造成药物的称量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比较大,这对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服药效果。例如在临床中有些药物需要单独分来煎服,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药物同其他的混合,发挥不到特殊药物的药效,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服药的效果。

复核是对药物进行再次的审核,防止其他过程中再次出错,从而交到患者手中的药物是经过全面审核的药物[5]。在处方药物调配后,复核需要对药物进行全面的检查,这一过程包含的工作量比较大,且药物的种类繁多,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失误。例如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由于一些原因造成工作间断进行,再次调配时容易将一些药物遗漏,因此再次复核时需要将遗漏的药物补全,进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包装环节需要对药物进行保存便于携带,有些药物在包装环节需要密封保存以免失去药效,包装环节需对特殊药物进行标明,方便患者煎服,避免因为包装环节造成疏忽影响服药时的效果。

发药是中药调剂的最终环节,也就是将药物交付到患者的手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药方避免出现发放错误的情况,并且发放人需要将药物的煎煮方式、服药方式以及药物禁忌、不良反应等一一告知患者,避免因为煎煮和服药等因素影响药物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能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发放工作人员需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放心服药,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发放药物缓解是最薄弱的缓解,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加强中药调剂人员的药学服务意识,提高中药调剂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调剂的整个过程对临床疗效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临床用药中应提高中药调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药物起到积极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建东.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0):120-121.

[2]唐月荣.中药调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49-150.

[3]王小莉.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0):156-157.

[4]杨敬华.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5):170-171.

[5]李湘宏.中药调剂对提高中药利用率和临床疗效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685-686.

标签:;  ;  ;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