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61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依据传统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开展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不擅自停药、限盐、不滥用药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肾炎患者,能提高其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因而有着良好的综用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肾炎;自我效能;遵医行为

慢性肾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着病程长、发病缓慢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而会对其遵医行为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切实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与人文关怀,加速其康复进程。本文针对所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相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56例,均与《肾脏病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1],尿蛋白为1.0~3.5g/24h;伴有高血脂及水肿。排除近期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及严重心力衰竭者。将患者依照传统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1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65岁,中位(53.4±3.4)岁;最短病程1年,最大5年,中位(1.6±0.4)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14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65岁,中位(53.2±3.2)岁;最短病程1年,最大4年,中位(1.5±0.4)年。两组上述资料经全面对比,差异不突出(P>0.05)。

1.2方法

两组均先进行常规治疗,如低蛋白优质饮食、低盐,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8g/kg·d,适当采用青霉素V钾、环磷酰胺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开展针对性护理:(1)心理护理。因慢性肾炎有着较长的恢复期,且见效慢,一些患者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悲观等,此些情绪持续进展,会对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舒适度造成影响。所以,需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优质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从中感到关怀与温暖。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语言、情绪、动作等进行细致观察,从中分析与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此外,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可通过手势、眼神等动作,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配合度。(2)饮食护理。慢性肾炎患者因存在蛋白尿丢失的情况,且许多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外加合并有多种基础病,因此,需要强化饮食干预。依据患者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指导方案。针对存在蛋白尿症状的患者,如果其有着较好的肾功能,需要增加摄入蛋白,每日≥80~110g。还需强调的是,诸如黄豆、豆腐、绿豆、蚕豆等含有丰富的嘌呤碱,其会使肾脏中间代谢加重,因此,需尽可能少摄入,可增加瘦肉、动物蛋白的摄入。如果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当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等症状时,需防止出现体内非蛋白氮积存的情况,使肾脏负担减轻。蛋白质量需<20~40g/d。而对于水肿患者,需将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3g。(3)基础护理。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习惯,确保其睡眠充足;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晰;减少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2]对两组自我效能进行评定,此量表共有条目10个,内容为个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的自信心,各个条目评分为1~4分。采用本院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其包含4项遵医行为,即不擅自停药、不滥用药、按医嘱服药、限盐,4分:总是如此,3分:经常如此,2分:时常如此,1分:经常不如此;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遵医行为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数据,t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GSES评分为(26.2±6.3)分,对照组(26.4±6.8)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13,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34.7±5.6)分,对照组(27.2±8.8)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21,P<0.05)。

2.2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按医嘱服药为(3.3±0.3)分,限盐(3.6±0.2)分,不滥用药(3.7±0.8)分,不擅自停药(3.6±0.3)分,对照组分别为(3.2±0.5)分、(2.4±0.7)分、(2.3±0.2)分、(2.6±0.7)分;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25、4.12、4.34、4.61,P<0.05)。

3.讨论

慢性肾炎实际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病理类型比较多样,且有着多种典型表现,如肾功能减退、血尿、蛋白尿、伸缩小及水肿等,而当此病持续进展,则能成为更加严重的终末期肾衰,因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3]。需要指出的是,因慢性肾炎有着缓慢的病情进展,且有着较长的恢复期,所以,在实际治疗时,做好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满足一般需求,但需要将患者个体差异及住院治疗的长期性给考虑在内,有时会显得不足[4]。而本文针对患者病情实况,结合护理实质,开展包含心理、饮食及基础护理在内的针对性护理,获得较好效果。由本文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无论是在诸如不擅自停药、限盐、不滥用药评分上,还是在自我效能感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围绕慢性肾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不仅能提高其遵医行为,而且还能提高其自我效能,因而有着不足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沙.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82-83.

[2]时艳丽.聚焦解决模式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HBV感染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2079-2080.

[3]陈巧萍,张云青,涂云丽,等.以改变银屑病病人“遵医行为”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与评价[J].全科护理,2018,16(12):1461-1463.

[4]胡晓坤,马登艳,伍娟,等.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实际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433-434.

标签:;  ;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