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8、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8、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分析血清中IL-8、MMP-9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L-8,MMP-9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及肺癌转移的效能。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健康人和4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IL-8、MMP-9的水平。结果IL-8、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且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原发肿瘤较大的肺癌患者IL-8、MMP-9水平要高于原发肿瘤较小的患者。有肿瘤转移(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IL-8、MMP-9水平要高于无转移的患者,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8、MMP-9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无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史也无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IL-8、MMP-9浓度有明显相关性(r=0.526)。本研究发现IL-8、MMP-9不是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指标,IL-8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8、MMP-9为0.540。但血清IL-8、MMP-9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良好指标,与其它项目相比,具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AUC IL-8=0.847、AUC MMP-9= 0.805),要优于对其它项目的诊断,以正常人血清IL-8均值的4倍(115.76 pg/ml)为界值,IL-8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的灵敏性为76.7%,特异性为81.8%,以正常人MMP-9均值的2倍(80.72 ng/ml)为界值,MMP-9诊断转移的灵敏性为77.9%,特异性为78.2%。IL-8、MMP-9血清水平双阳性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灵敏性为62.8%,特异性为92.7%,优于IL-8或MMP-9单项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的效能。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血清IL-8、MMP-9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8、MMP-9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测定血清IL-8、MMP-9水平对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二者优势互补,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效能,而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易于临床应用,并具有可标准化和重复性好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良好指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综述2
  • 英文缩写注释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8、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