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都晓铮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都晓铮

都晓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00

【摘要】目的对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的是临床护理的路径,之后对二者的重要指标间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从住院时长方面来看,观察组的住院时长要比对照组短,在疾病知识知晓合格率方面,观察组的合格率为92.5%,对照组的合格率为72.5%。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来看,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5%,从护理满意度的层面上来讲,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率只有85%,二者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患者患病知晓以及配合程度,同时还能十分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对患者病症的恢复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患者的满意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17-01

临床护理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出来,其主要是指针对相关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测、治疗以及康复的有关护理工作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和具体的流程,这样一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具备的执行能力和品质。某些操作规范是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护理操作方式,这也使得患者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获得质量更高的护理体验,此外还能够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予以全面的了解,这样也使得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降低了患者在心理上、身体上以及经济上的压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为18例;年龄范围为22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42.5±3.8)岁;损伤部位中,肱骨为9例,锁骨为7例,股骨干为11例,脊柱为6例,胫腓骨为7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为16例;年龄范围为21岁至71岁,平均年龄为(43.7±4.5)岁;损伤部位中,肱骨为8例,锁骨为6例,股骨干为13例,脊柱为4例,胫腓骨为9例;所有患者排除了严重脏器损伤、精神疾病与免疫、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

针对需要进行组间临床护理路径的小组,其组员主要有护士、医生、护士长以及科室主任,按照有关的护理标准来建立一个以满足患者恢复需要为核心的小组,其主要的内容有入院指导、健康教育、检查和基础护理、康复训练集院外随访等内容,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按照不同的内容实施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此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具体的情况对护理进行全面的处理和改进。

要按照有关的护理路径科学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有标准文化能力的家属或者是患者,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书面材料阅读工作,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有一些疑问,可以找责任护士进行解答,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根据护理路径表上的内容进行实施,应该在这一项当中注明原因、方法和具体的内容。患者在出院之前还要让责任护士做好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反馈和资料收集工作。

根据护理路径的标准流程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执行处理,其中,主要有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功能的康复等内容,此外,还要保证交班的合理性,接班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患者的各项体征予以全面的了解,此外还要做好记录工作。如果在临床护理路径操作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记录,此外还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计划设计工作。

1.3评估观察

对两组将患者的住院时长、疾病知识知晓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多个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护理满意度以百分制调查表的方式开展,其中,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不足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借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则判定组间数据具备严格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住院时长的角度上来讲,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短,从疾病知识知晓合格率的角度上来讲,观察组为92.5%,而对照组为72.5%。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来讲,观察组为2.5%,而对照组为15%,从护理满意度的角度上来说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具体如表1表2所示。

3、讨论

在以往的骨科护理工作中,一般都非常重视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方面考虑的比较少,而在骨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则更多的是考虑到患者的具体需求,同时还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来完成操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护理人员机械执行的失误而出现的护理隐患。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住院的时长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短,疾病知识知晓的合格率上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较大的优势,这也充分的说明临床路径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的促进骨科患者恢复,同时减少住院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患者的满意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我们必须要按照患者自身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对护理计划和临床护理加以调整,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护理中感到更加的舒适,而不仅仅是追求治疗的进度。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治疗更加平稳的开展,对协调医患关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样的护理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还要从多个层面加以改进和提升,在重视护理专业操作技术的规范性的同时还要重视沟通技巧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防止由于沟通方面的问题出现严重的矛盾和误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医生和患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最近几年,临床路径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的模式可以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从而使得患者对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人性化水平也显著的提高,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燕红卫.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13-814.

[2]祝晓华.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22:112-114.

[3]杨超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11:1128-1129.

标签:;  ;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都晓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