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个案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个案

论文摘要

农村社会保障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的薄弱环节。从2003年开始,在财政资金扶持下由自愿参保农民缴费形成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①该制度要逐步将占我国人口70%以上的困难群体的医疗问题率先保障起来,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的历史性进步,意义深远。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平正义,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人口大省,作为其18个省辖市之一的安阳市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自2003年以来,在全省统一安排下,安阳市结合本区域农村人口多、医保覆盖面大、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等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路子,取得了“政府得信誉、百姓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对于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安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为例,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定性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具体的客观事实中得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受益面、起付线、补偿比和运行管理机制等主导要素的深入分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做出了总体肯定的评价。同时,着重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基层政府的投入职责还不太清晰,投入重点还不大明确,筹资水平低;扩大受益面与提高补偿比上矛盾突出,保障水平低和受益面窄的问题同时存在;用医疗救助资金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不是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看病的根本办法;以县为单位的统筹模式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沉淀;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三者之间关系不顺;医疗价格上涨冲抵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等。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科学的补偿机制、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合理的配合协同机制、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的结论意见。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市县政府投入低,乡镇财政投入缺位,集体经济投入落空;政府投入是以需方(农民)为主还是以供方(医疗机构)为主;是否保留家庭账户等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紧密结合试点工作实际,提出了强化基层政府责任和投入;坚持投入需方取向;做大做强家庭账户;提升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入民营医疗机构形成竞争机制;搞好与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制度的衔接等方面的思路和对策,力图有所创新并增强可行性,以期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新农合制度的形成与基本内涵
  • 0.1.1 新农合产生的历史背景
  • 0.1.2 新农合的有关理论探索和政策主张
  • 0.1.3 新农合的兴起与现状
  • 1 安阳市新农合试点工作的进展和运行状况
  • 1.1 总体进展情况
  • 1.2 筹资与参合情况
  • 1.2.1 参合率
  • 1.2.2 资金来源及筹资方式
  • 1.3 补偿方式与方法
  • 1.3.1 住院补偿的起付线、封顶线及补偿比例
  • 1.3.2 家庭账户
  • 1.4 基金使用与受益面情况
  • 1.4.1 基金使用情况
  • 1.4.2 受益情况
  • 1.4.3 提高补偿比的几项积极措施
  • 1.5 组织管理与运行情况
  • 1.5.1 精心组织,确保“三个到位”
  • 1.5.2 规范运作,完善“三个机制”
  • 1.5.3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强乡村医疗机构建设
  • 2 新农合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特点
  • 2.1 参合率稳步提升,新农合制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2.2 参合农民受益面有所扩大,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 2.3 参合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
  • 2.4 新农合促进了卫生服务设施利用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村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 2.5 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 2.5.1 健全了组织体系,加大了政府管理责任
  • 2.5.2 完善筹资机制,明确筹资标准,提高筹资层次
  • 2.5.3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补偿方案
  • 2.5.4 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
  • 2.5.5 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方面的规范
  • 2.5.6 建立了与新农合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有效帮助贫困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并从中受益
  • 2.6 新农合为政府卫生资金的有效投放提供了制度平台
  • 3 新农合制度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3.1 基层政府在新农合制度建立中的投入职责还不太清晰,投入重点还不太明确
  • 3.2 筹资机制不完善,筹资渠道不畅,成本高
  • 3.3 新农合在扩大受益面与提高补偿比上矛盾突出,保障水平低和受益面窄的问题同时存在
  • 3.3.1 多数参合人受益水平低
  • 3.3.2 享受大病补偿的受益面窄
  • 3.4 补偿模式、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4.1 家庭账户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 3.4.2 贫困农民参合的补偿办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3.4.3 以县为单位的统筹模式加大了资金沉淀
  • 3.4.4 以普通体检扩大受益面效果不好,对农民的作用不大
  • 3.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 3.5.1 卫生局、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三者之间关系不顺,难以形成竞争机制
  • 3.5.2 医疗价格的快速上涨冲抵了不少新农合带来的好处
  • 4 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4.1 新农合符合国情,应加快全面覆盖进程
  • 4.2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
  • 4.2.1 强化政府主导责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维护健康公平
  • 4.2.2 明确投入重点,坚持资金增量调整和投入需方取向
  • 4.2.3 拓宽新农合投入渠道,探索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
  • 4.2.4 逐步提高个人出资数额和比例,以利形成合理稳定的风险共担机制
  • 4.2.5 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
  • 4.3 善实施方案,形成科学的补偿机制
  • 4.3.1 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
  • 4.3.2 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 4.3.3 逐步做大做强家庭账户,大幅普遍地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
  • 4.4 强化制度建设,创新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
  • 4.4.1 完善管理制度
  • 4.4.2 切实加强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
  • 4.4.3 切实审核报付的管理服务水平,方便参合农民
  • 4.5 强统筹协调,建立合理的配合协同机制
  • 4.5.1 铸强新农合载体,提升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 4.5.2 搞好有关部门有机配合,实施系列医疗保障制度
  • 4.5.3 着力整合资源,确保新农合制度有效运行
  • 4.6 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率,强化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农合”再传新福音——访省卫生厅农卫处副处长梁民琳[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2(03)
    • [2].新农合大病保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吗?[J]. 财经研究 2020(01)
    • [3].浅议新农合档案管理问题和思考[J]. 兰台世界 2019(S2)
    • [4].浅谈新农合转型过程中的政策风险——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7)
    • [5].聚类分析在新农合基金管理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 龙岩学院学报 2020(02)
    • [6].“新农合”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09)
    • [7].农民参保新农合影响因素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7)
    • [8].我院与国家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系统的实现[J]. 临床医药实践 2018(12)
    • [9].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0].陕西省2006~2016年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9(01)
    • [11].新农合“病有所医”有无增进农村居民健康? 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健康和收入影响的再审视[J]. 社会 2019(02)
    • [12].浅谈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4)
    • [13].新农合遇上“搭车销售”听听各方怎么说[J]. 农村财务会计 2019(06)
    • [14].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多个少数民族的新农合的发展状况及其问题分析[J]. 时代经贸 2019(16)
    • [15].堵住新农合资金运行中的漏洞——陕西眉县地区1172例新农合资金报销调查[J]. 医学与哲学 2019(13)
    • [16].2018年六类人将免缴新农合[J]. 植物医生 2017(12)
    • [17].“新农合”缓解了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吗?[J]. 科学决策 2017(10)
    • [18].浅议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在新农合工作中的作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19].新农合对农户因病致贫的缓解效果研究——基于生存分析视角[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8(01)
    • [20].新农合制度构建及费用治理创新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18(03)
    • [21].贴心新农合 贴近民生活[J]. 民心 2018(03)
    • [22].农户参加新农合满意度状况调查与统计性分析[J]. 纳税 2018(15)
    • [23].缴费标准提高背景下新农合参保可持续意愿分析——以河南省G县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23)
    • [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1)
    • [25].新农合大病保险满意度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27)
    • [26].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11)
    • [27].基于农村老年人新农合医疗满意度的调查及建议[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11)
    • [28].基于整合视角的省级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 2016(06)
    • [29].新农合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之我见[J]. 兰台内外 2016(06)
    • [3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新农合同城化的意愿调查分析[J]. 广西医学 2016(12)

    标签:;  ;  ;  ;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