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相关识别及其算法的研究

光电相关识别及其算法的研究

论文题目: 光电相关识别及其算法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赵昱

导师: 申铉国

关键词: 相关识别,维纳滤波,综和鉴别函数,四元量化,联合变换相关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适于光电混合系统的相关识别算法。在模式识别中,维纳滤波是兼顾相关峰、区分能力和抗噪性能的最佳均衡滤波器。传统的维纳滤波都是研究单个目标的识别问题,且对图像畸变非常敏感。本文提出了基于维纳滤波的多目标识别和旋转不变识别算法,拓展了维纳滤波的应用范围。并提出一种在非重叠背景噪声下改进的维纳滤波算法和噪声获取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维纳滤波的识别能力。综和鉴别函数法是实现畸变不变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输出相关峰较宽,区分能力差。本文提出将四元量化的概念应用于综和鉴别函数滤波器,并采用叠代算法,使输出相关峰的尖锐度大大提高,同时保持了综和鉴别函数等峰输出的优点,从而较好地达到了畸变不变识别的目的。对联合功率谱进行对数变换是改善联合变换相关器识别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传统的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互相关峰值偏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对数变换算法,可提高互相关峰与零级峰值之比。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一种无零级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不仅可以去除无用的零级相关峰,还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光学相关识别概况

1.2.1 光学模式识别的研究内容与分类

1.2.2 光学相关识别

1.2.3 光电相关识别

1.3 光电相关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

1.3.1 匹配滤波算法

1.3.2 联合变换相关算法

1.3.3 畸变不变识别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光电相关识别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2.1 相关的概念

2.2 傅里叶光学

2.2.1 空间频谱

2.2.2 光学傅立叶变换

2.3 光电匹配滤波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2.3.1 基本工作原理

2.3.2 实现方法

2.4 光电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2.4.1 基本工作原理

2.4.2 实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维纳滤波在光电相关识别中的应用

3.1 维纳滤波识别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3.1.1 图像恢复中的维纳滤波算法

3.1.2 逆滤波识别原理

3.1.3 相关识别中的维纳滤波

3.1.4 非噪声条件下的维纳滤波识别

3.1.5 实现方法

3.2 基于维纳滤波的旋转不变相关识别

3.2.1 改进的维纳滤波模型

3.2.2 仿真结果

3.3 基于维纳滤波的多目标识别

3.3.1 噪声环境下的多目标识别

3.3.2 非噪声环境下的多目标识别

3.4 非重叠背景噪声下的一种改进的维纳滤波识别算法

3.4.1 理论分析

3.4.2 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元量化的综和鉴别函数滤波器实现畸变不变模式识别

4.1 四元量化匹配滤波器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4.1.1 四元量化的基本原理

4.1.2 实现方法

4.1.3 其他传统的匹配滤波方法

4.2 综和鉴别函数原理

4.3 四元量化的综合鉴别函数滤波器实现旋转不变相关识别

4.3.1 理论分析

4.3.1.1 四元量化的综和鉴别函数滤波器

4.3.1.2 Jared and Ennis 叠代算法

4.3.2 仿真结果

4.4 四元量化的综合鉴别函数实现比例不变相关识别

4.4.1 理论分析

4.4.2 仿真结果

4.5 四元量化匹配滤波器的抗噪声特性

4.5.1 理论分析

4.5.2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

5.1 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基本原理

5.2 改进的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

5.2.1 理论分析

5.2.2 仿真结果

5.3 无零级对数联合变换相关器

5.3.1 理论分析

5.3.2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基础工作

6.2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6.3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

6.4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视频压缩中的高效帧间编码技术研究[D]. 张娜.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 [2].基于维纳滤波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D]. 张小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激光目标识别与通信系统研究[D]. 陈殿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
  • [2].光学联合变换相关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D]. 袁祥岩.南京理工大学2003
  • [3].图像特征提取、匹配和新视点图像生成技术研究[D]. 胡志萍.大连理工大学2005
  • [4].实时自动视觉检测系统相关算法及应用研究[D]. 蔡晋辉.浙江大学2005
  • [5].快速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方法及实现研究[D]. 陆文广.南京理工大学2005
  • [6].基于遥感图像的重要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D]. 张志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7].光电跟踪系统复合轴伺服控制技术的研究[D]. 刘廷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
  • [8].图像匹配技术及图像捕控指令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D]. 谷峰.吉林大学2006
  • [9].基于小波变换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 王丽荣.吉林大学2006
  • [10].目标图像的光学相关识别与运动模糊图像恢复[D]. 陈前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标签:;  ;  ;  ;  ;  

光电相关识别及其算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