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乳腺炎的人工诱导及黄芪多糖等对乳腺的保护研究

动物乳腺炎的人工诱导及黄芪多糖等对乳腺的保护研究

论文题目: 动物乳腺炎的人工诱导及黄芪多糖等对乳腺的保护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基础兽医学

作者: 钟凯

导师: 邹思湘

关键词: 乳腺炎,黄芪多糖,谷氨酰胺,内毒素,模型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的动物模型,探讨了内毒素人工诱发乳腺炎时,动物乳腺局部及整个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分别给动物应用谷氨酰胺和黄芪多糖,探索其在动物发生实验性乳腺炎时,对乳腺局部免疫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还在奶牛上人工诱发了实验性乳腺炎,初步探讨了奶牛乳腺炎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理和黄芪多糖对乳腺的保护作用。 1.乳房内灌注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20只SD受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5),产后72h分别用灭菌生理盐水(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PSS)和不同剂量(5μg、10μg、50μg)的大肠杆菌内毒素经乳头管灌注到大鼠第四对乳腺内(各剂量5只),灌注后24h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固定,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了血清及乳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IgA(sIgA)的含量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的活力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灌注5μg和10μg内毒素组的大鼠乳腺组织结构不清,但仍可辨认,腺泡腔内出现中性粒白细胞(PMN);灌注50μg内毒素组的大鼠乳腺组织破坏得更为严重,乳腺组织结构消失,乳腺为大量密集的PMN浸润。与对照组相比,灌注50μg内毒素组的大鼠乳腺组织中TNF-α、sIgA含量及NAGase活力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sIg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NAGase活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乳头管灌注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型乳腺炎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2.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35只SD受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n=5)、阳性对照组(P,n=15)和实验组(T,n=15)。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内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P1、P2、P3、T1、T2和T3组。实验组大鼠每天按0.34mmol·kg-1。灌喂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直至实验结束,而对照组大鼠灌喂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PSS)。孕鼠于产后72h,分别用灭菌PSS和不同剂量(5μg、10μg、50μg)的大肠杆菌内毒素经乳头管灌注到大鼠第四时乳腺内。灌注后24h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固定,进行组织学观察。观察显示3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乳腺免疫的研究进展

1. 乳腺的组织结构

2. 乳腺免疫的机理

3. 乳腺的黏膜免疫学特征

4. 奶牛乳腺免疫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第二章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1.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2.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3. 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

4.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5.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传统方法-抗生素疗法

第三章 奶牛乳腺炎非抗生素防治的研究进展

1. 奶牛乳腺炎疫苗

2. 细胞因子

3. 免疫调节剂

4. 营养

5. 分子生物学技术

6. 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

7. 其它

第四章 黄芪多糖与谷氨酰胺免疫调节作用概述

1.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2. 谷氨酰胺的免疫调节作用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乳头管灌注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二章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发山羊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发奶牛实验性乳腺炎影响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总体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6-10-20

相关论文

  • [1].视黄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乳腺炎症反应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 顾蓓蓓.南京农业大学2010
  • [2].王不留行、黄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与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D]. 丁月云.南京农业大学2008
  • [3].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内毒素(LPS)诱发实验性乳腺炎影响的研究[D]. 苗晋锋.南京农业大学2008
  • [4].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奶牛实验性乳腺炎研究[D]. 袁峥嵘.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 [5].临床型乳房炎微循环障碍治疗机制及活血化瘀新制剂的研究[D]. 范开.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抗菌肽在动物乳腺中的表达及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应研究[D]. 张锦霞.吉林大学2006
  • [7].奶牛乳腺炎病因学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调查及Fnbp蛋白免疫[D]. 马保臣.山东农业大学2006
  • [8].CpG-ODN对两种病原菌分别诱导的动物乳腺炎乳腺的保护研究[D]. 朱于敏.南京农业大学2006
  • [9].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杨宏军.山东农业大学2007
  • [10].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D]. 李成应.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  

动物乳腺炎的人工诱导及黄芪多糖等对乳腺的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