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7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与TaOBF1的结合特异性分析

冷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7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与TaOBF1的结合特异性分析

论文摘要

低温、干旱和盐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巨大影响,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基因的表达调控,特别是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冷胁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抗冻冬小麦品种,据田间观测数据表明,该品种可以抗-30℃低温冻害。本研究通过对小麦中已知的bZIP等6个家族的7种转录因子在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受极低温度胁迫(-25℃)条件下的表达情况分析,以期寻找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中与冷胁迫有关的转录因子,并对其调控的机制进行研究。TaOBF1转录因子是小麦中的OBF1型转录因子,而TaOBF1和DNA的结合特异性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凝胶阻滞试验证明TaOBF1转录因子是否也与G-box具有结合特异性,从而揭示TaOBF1转录因子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规律,也为冷胁迫下冬小麦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实验结果显示:1.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在东农冬麦1号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转录因子TaOBF1、MYB3和HvWRKY6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变化幅度大于较济麦22。说明上述3种转录因子与冬小麦响应冷胁迫具有相关性。而转录因子DRFL2、FLbaf113d20、 HvWRKY6和NAC69-1基因的表达的规律性较不太显著,说明这4种转录因子与冬小麦响应冷胁迫的关系不明确。2.克隆了全长的TaOBF1转录因子基因,通过构建pET-32b-TaOBF1原核表达载体和优化表达条件获得的融合蛋白,并通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TaOBF1转录因子蛋白。3.凝胶阻滞实验表明TaOBF转录因子蛋白能与G-box元件结合,而不能与G-box元件的突变体mG-box结合,因此证明TaOBF转录因子蛋白能与G-box元件结合,且这种结合具有特异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基因表达调控
  • 1.1.1 转录因子的功能
  • 1.1.2 转录因子的结构
  • 1.2 与逆境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
  • 1.2.1 NAC类转录因子
  • 1.2.2 ERF类转录因子
  • 1.2.3 WRKY类转录因子
  • 2H2类转录因子C2H2'>1.2.4 C2H2类转录因子C2H2
  • 1.2.5 MYB类转录因子
  • 1.2.6 bZIP类转录因子
  • 1.3 冬小麦抗寒性有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4 冬小麦7种转录因子在冷胁迫下表达差异的分析
  • 2.4.1 RNA的提取
  • 2.4.2 RNA纯度的分析
  • 2.4.3 DNase Ⅰ消化RNA中的基因组DNA
  • 2.4.4 反转录
  • 2.4.5 cDNA浓度的调节和ReaL-timePCR引物的效率分析
  • 2.4.6 ReaL-time PCR分析
  • 2.4.7 数据分析方法
  • 2.5 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2.5.1 PCR扩增目的基因
  • 2.5.2 PCR产物的回收
  • 2.5.3 克隆载体的构建
  • 2.5.4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5.5 目的蛋白的制备
  • 2.6 凝胶阻滞(EMSA)试验
  • 2.6.1 探针标记
  • 2.6.2 检测探针标记效率
  • 2.6.3 DNA片段与蛋白结合检测
  • 3 结果
  • 3.1 两种冬小麦7种转录因子在冷胁迫下表达差异的分析
  • 3.1.1 RNA的纯度分析结果
  • 3.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分析
  • 3.1.3 冷胁迫下7种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 TaOBF1转录因子的原核表达
  • 3.2.1 TaOBF1基因的扩增
  • 3.2.2 重组质粒pMD18-T-TaOBF1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3.2.3 重组质粒pMD18-T-TaOBF1插入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
  • 3.2.4 pET-32b-TaOBF1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5 重组表达载体插入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
  • 3.2.6 原核表达目的蛋白
  • 3.2.7 目的蛋白的纯化
  • 3.3 凝胶阻滞实验(EMSA)
  • 4 讨论
  • 4.1 冷胁迫对转录因子在两种冬小麦中表达的影响
  • 4.2 Real-time PCR反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4.3 表达体系的选择和优化
  • 4.4 蛋白结构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干旱胁迫下水稻转录因子表达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6)
    • [2].转录因子网络与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分析[J]. 南方农业 2016(12)
    • [3].基于红花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的转录因子分析[J]. 中草药 2017(21)
    • [4].植物转录因子最新研究方法[J]. 生物技术通讯 2013(01)
    • [5].锌指样转录因子2与动脉粥样硬化[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02)
    • [6].转录因子及其动态成像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J].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1)
    • [7].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模式[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8].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01)
    • [9].非细胞自主性转录因子对植物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10)
    • [10].基于差异性表达谱分析挖掘不同亚型鼻咽癌的保护性转录因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11)
    • [11].植物转录因子研究方法及应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5)
    • [12].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03)
    • [13].干旱、高盐及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及转录因子的应答调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 [14].药物调控转录因子延缓疾病恶化[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5(04)
    • [1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细胞模型中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01)
    • [16].植物果实发育成熟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1)
    • [17].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02)
    • [18].植物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21)
    • [19].线粒体转录因子A及其相关疾病[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05)
    • [20].热休克转录因子1的抗炎症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 2008(02)
    • [21].Krüpple样转录因子8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15(13)
    • [22].染色质互作相关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9(04)
    • [23].萌发期干旱胁迫下棉花转录因子的表达[J]. 种子 2018(05)
    • [24].Krüppel样转录因子与人类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内科 2016(02)
    • [25].转录因子NAC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3)
    • [26].不同水分条件下杜鹃花转录因子的转录组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05)
    • [27].DREB转录因子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研究新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0)
    • [28].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E2F-1的表达及意义[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12)
    • [29].TGA转录因子在植物氧化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03)
    • [30].叉头样转录因子3在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12)

    标签:;  ;  

    冷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7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与TaOBF1的结合特异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