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视角下的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研究

法学视角下的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竞技体育存在着固有的风险,尤其是对抗激烈、观赏性强的项目,因而竞技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实践中,一方面,竞技体育伤害频繁出现,纠纷不断;另一方面,与此相关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人们理解适用法律存在歧义,造成纠纷无法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推动技体育运动健康发展,必须从科学的发展的角度坚持依法治体。因适用法律存在歧义,所以如何在法律上协调竞技体育的职业特性与法律的普适性、体育伤害纠纷解决机制的自治性与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竞技体育伤害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发现,不论是何种竞技体育伤害事故,它所涉及的焦点问题有两个:一是责任认定,二是赔偿问题。民事责任认定问题主要涉及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是否属于免责行为,刑事责任认定问题主要涉及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是否属于正当化行为。针对赔偿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责任下的赔偿主体和赔偿对象。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笔者提出了尽量避免竞技体育伤害的措施和处理伤害行为的建议。本文在立足我国现实的基础上,适当借鉴了国外对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的处理办法,以期能够给我国处理相关问题以帮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选题的背景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逻辑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竞技体育伤害的基本分析
  • 2.1 竞技体育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竞争性
  • 2.1.2 规范性
  • 2.1.3 公平性
  • 2.1.4 公开性
  • 2.2 竞技体育伤害的分类
  • 2.2.1 按引发伤害事故当事人的主观心态不同,可以将竞技体育伤害分为有过错的体育伤害和无过错的体育伤害
  • 2.2.2 按引发体育伤害事故的主体不同,可以将竞技体育伤害分为运动员的体育伤害和非运动员的体育伤害
  • 2.2.3 按伤害程度不同,可将竞技体育伤害分为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
  • 2.2.4 按遵守规则的程度不同,可将竞技体育伤害分为规则允许行为导致的人身伤害、过失犯规导致的人身伤害、故意犯规导致的人身伤害、恶意犯规导致的人身伤害、赛场上打架事件导致的人身伤害
  • 2.3 竞技体育伤害的界定
  • 2.3.1 从时间和空间界定
  • 2.3.2 从致害行为的主体界定
  • 2.4 竞技体育伤害产生的原因
  • 2.4.1 主观原因
  • 2.4.2 客观原因
  • 第3章 竞技体育伤害侵权的民事责任
  • 3.1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 3.1.1 过错责任原则
  • 3.1.2 无过错责任原则
  • 3.1.3 公平责任原则
  • 3.2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3.2.1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3.2.2 一般竞技体育伤害侵权的特殊构成要件
  • 3.3 竞技体育伤害事故的赔偿问题
  • 3.3.1 赔偿责任主体
  • 3.3.2 赔偿对象的确定
  • 3.4 竞技体育伤害的免责事由
  • 3.4.1 免责条款理论
  • 3.4.2 自甘冒险理论
  • 3.4.3 受害人同意理论
  • 3.4.4 意外事件
  • 3.4.5 受害人过错
  • 第4章 竞技体育伤害的刑法评价
  • 4.1 竞技行为正当化的理论基础
  • 4.1.1 体育竞技行为正当化的理论基础
  • 4.2 竞技体育的正当化行为构成要件
  • 4.2.1 竞技体育比赛的范围
  • 4.2.2 当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参赛的运动员
  • 4.2.3 体育运动必须是以比赛为目的
  • 4.2.4 体育运动须遵守相关比赛规则
  • 4.2.5 必须在比赛的期间和比赛的场地内
  • 4.3 属于正当化行为的体育伤害及对后果的处理
  • 4.4 不属于正当化行为的体育伤害及对后果的处理
  • 4.4.1 发生在赛场的运动员之间的纯粹的暴力事件
  • 4.4.2 非纯粹的暴力事件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避免竞技体育伤害事故的措施
  • 5.1.1 提高职业运动员综合素质
  • 5.1.2 提高裁判员执裁水平,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 5.1.3 提高运动员故意伤害的成本
  • 5.2 建议
  • 5.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5.2.2 完善保险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校体育伤害救济的程序法进路——论人民调解在学校体育伤害纠纷中的扩大适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0(01)
    • [2].竞技体育伤害之刑民界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2)
    • [3].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4].上海市嘉定区2011-2015年中小学生校内体育伤害流行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5)
    • [5].中小学体育伤害的责任承担与风险预防[J]. 体育师友 2016(06)
    • [6].体育伤害保障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01)
    • [7].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调查与思考——写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施行10周年之际[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10)
    • [8].论体育伤害纠纷司法解决中的利益衡量[J]. 中国体育科技 2018(04)
    • [9].学校体育伤害法理依据探索与预警干预体系建设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5)
    • [10].竞技体育伤害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适用[J]. 体育科研 2017(02)
    • [11].侵权法视角下的学校体育伤害[J]. 体育学刊 2010(11)
    • [12].学校体育伤害事件责任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08(11)
    • [13].高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与预防措施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14].简析中小学体育伤害的责任问题[J]. 运动 2018(23)
    • [15].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伤害赔偿责任认定的思考[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04)
    • [16].《阿奎流斯法》:体育伤害责任的历史之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 [17].学校体育伤害赔偿制度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8].体育运动中“固有风险”的界定与体育伤害的归责——上海新泾公园篮球伤害案判决评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5(03)
    • [19].海口市高中生体育伤害的调查与分析[J]. 才智 2011(34)
    • [20].高等医学院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机制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03)
    • [21].浅析自甘冒险在我国体育伤害侵权中的适用[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2].美国学校体育伤害法律责任问题对中国的启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2)
    • [23].基于高校体育训练中预防伤害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24].民事责任司法视角下高校体育伤害归责问题调查及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4)
    • [25].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0(10)
    • [26].无过错之竞技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分配[J]. 行政与法 2009(02)
    • [27].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伤害的处理原则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8(16)
    • [28].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成因与安全防范的处理——以兰州市的高校为例[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9].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赔偿问题的思考[J]. 湖北体育科技 2009(06)
    • [30].高职院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对策[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法学视角下的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