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

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以国际集装箱化为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港口间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枢纽港地位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国内外港口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评价集装箱港口的效用,使之成为航运企业所青睐的挂靠港与枢纽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从航运企业选择港口通商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航运系统中发挥集装箱港口最大网络效应的问题,并进而探讨网络效应对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演化的影响,为新市场环境下港口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部分:1.分析了航运企业选择挂靠港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运用网络效应理论分析航运企业港口选择行为的思路。研究认为,在区域内具有基本枢纽港条件集装箱港口间的竞争中,影响航运企业对挂靠港选择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港口的通达性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同时,基于港口网络产品特性与网络效应现象的分析,认为其通达性水平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对港口效用与竞争力的影响正是港口网络效应的具体表现。2.以马士基集团和全球25大航运公司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国际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其具有的小世界效应与无标度分布特性。同时,通过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分析,认为航运网络所呈现出的分布状态也正是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表现,即通达性水平更高的港口将更具备成为区域内航运枢纽的可能性,而通达性水平较低的港口将很可能沦为区域内的二级港和补给港。3.将港口与临港服务业等效为产品网络中的主导产品与互补产品,分析了港口的间接网络效应,提出港口间接网络效应强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互补产品多样性的偏好程度。港口临港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展会对港口产生正反馈作用,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的临港服务业将增加用户的效用水平和港口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发货人和货运代理选择其作为挂靠港、发货港以及服务港,促进港口的发展。4.从演化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各种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并在基于网络效应所形成的异质航运网络上分析了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的演化。通过国际航运网络上集装箱港口间合作涌现与收益分布的研究,认为集装箱港口间由完全竞争向协作竞争的转化过程受到了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网络效应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小结
  • 2 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与港口网络效应分析
  • 2.1 港口竞争理论与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公共产品与寡头垄断特性
  • 2.1.2 港口竞争类型、内容与趋势
  • 2.1.3 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概述
  • 2.1.4 区域内竞争环境下港口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2 区域内港口选择影响因素与港口网络效应的对比分析
  • 2.2.1 网络效应的分类与界定
  • 2.2.2 网络产品效用与网络效应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 2.2.3 集装箱港口网络产品特性与网络效应分析
  • 2.3 小结
  • 3 基于通达性与临港服务业的港口网络效应分析
  • 3.1 港口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1.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量
  • 3.1.2 基本的网络模型
  • 3.1.3 港口间航运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3.1.4 港口的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2 港口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2.1 临港产业与临港服务业
  • 3.2.2 港航产品系统中的间接网络效应分析
  • 3.3 小结
  • 4 网络效应下集装箱港口间竞协关系演化分析
  • 4.1 演化博弈理论
  • 4.1.1 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
  • 4.1.2 演化稳定策略与复制子动态
  • 4.2 港口间航运网络上的博弈
  • 4.2.1 演化囚徒博弈模型
  • 4.2.2 平均场近似理论的研究
  • 4.2.3 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涌现与节点收益分析
  • 4.2.4 国际航运网络上的合作涌现与港口收益分析
  • 4.3 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竞协关系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航次加权的世界集装箱港口复杂网络结构及港口中心性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20(03)
    • [2].集装箱港口船舶压港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 集装箱化 2017(06)
    • [3].全球11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J]. 中国港口 2016(03)
    • [4].集装箱港口的管理调度系统研究——评《集装箱港口智能化管理优化策略》[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07)
    • [5].重庆集装箱港口遭遇“富余”之忧[J]. 中国港口 2016(03)
    • [6].中国集装箱港口仍处于强劲上升通道[J]. 中国远洋航务 2013(04)
    • [7].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02)
    • [8].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版图评述[J]. 中国港口 2011(04)
    • [9].2008年全球前五名集装箱港口排名[J]. 中国港口 2009(01)
    • [10].集装箱港口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0)
    • [11].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与演化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5)
    • [12].2018年度中国集装箱港口十大新闻[J]. 中国港口 2019(01)
    • [13].中科院报告: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中国占半数[J]. 中国外资 2015(13)
    • [14].我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规律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12)
    • [15].作业成本法在集装箱港口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 时代金融 2010(12)
    • [16].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粗糙集分析[J]. 水运管理 2009(03)
    • [17].2008年全球集装箱港口100强[J]. 集装箱化 2009(11)
    • [18].集装箱港口智能化调度研究综述及展望[J]. 中国港口 2008(04)
    • [19].东北亚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1)
    • [20].2007年全球集装箱港口100强[J]. 集装箱化 2008(10)
    • [21].互联网+环境下集装箱港口货船海上运输新业态群落模型构建[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04)
    • [22].评价港口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集装箱港口连通性指数[J]. 中国船检 2018(04)
    • [23].东盟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变规律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04)
    • [24].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集中度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5(03)
    • [25].2011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前100强[J]. 中国港口 2012(08)
    • [26].基于资源整合的日本集装箱港口改革重组[J]. 水运工程 2010(11)
    • [27].直航背景下海峡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J]. 地理学报 2016(04)
    • [28].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技术效率影响要素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9].2013年集装箱港口差距缩小 竞争趋于激烈[J]. 集装箱化 2014(03)
    • [30].面向集装箱港口的机器视觉智能感知系统[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01)

    标签:;  ;  ;  ;  

    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