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动力学分析计算是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动力学控制的基本依据。由于并联机器人构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其动力学分析非常复杂,根据并联机器人动力学计算的特点,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的思想。首先,介绍了并联机器人发展的概况,阐述了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其次,将JADE运用到Multi-Agent系统中,勾勒出基于该平台下的Multi-Agent动力学分析系统的通信与交互协议模型。再者,研究了的Multi-Agent动力学计算系统求解方法,相应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Multi-Agent的平面并联机器人动力学计算方法,为平面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计算提供一个简捷方便的Multi-Agent计算原型系统。然后,在Multi-Agent动力学分析计算系统的原型基础上,提出了平面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Multi-Agent建模方法,建模过程简洁、自然、方便。所建立的Multi-Agent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解决了平面并联机器人的相关研究模型不统一的问题。最后,综合考虑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五杆并联机器人和3-RRR型并联机器人作为实例分析对象,基于Multi-Agent动力学系统的建模和计算方法的原型,实现平面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的Multi-Agent系统计算,并验证了该原型下实例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动力学分析计算的建模与求解方法,是对平面并联机器人动力学计算方法的新尝试,也是利用Multi-Agent理论进行动力学计算的新探索,对于促进并联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并联机器人研究综述
  • 1.2.1 概述
  • 1.2.2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Multi-Agent动力学计算系统开发方法
  • 2.1 引言
  • 2.2 Agent技术概述
  • 2.2.1 Agent的基本概念
  • 2.2.2 Agent的基本结构
  • 2.2.3 Agent的属性
  • 2.3 JADE系统下的Multi-Agent
  • 2.3.1 授权型的JADE
  • 2.3.2 JADE的应用环境
  • 2.3.3 JADE Agent
  • 2.3.4 在JADE中建立Agent类
  • 2.3.5 Agent执行的任务Behaviour类
  • 2.4 Multi-Agent系统的通信与交互协议
  • 2.4.1 Agent通信和交互模型
  • 2.4.2 Agent通信协议
  • 2.4.3 Agent交互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ulti-Agent动力学系统的开发实现
  • 3.1 引言
  • 3.2 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动力学计算的基本思路
  • 3.2.1 Multi-Agent应用的基本思想
  • 3.2.2 动力学计算的算法研究
  • 3.3 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算法的实现
  • 3.3.1 系统动力学算法的原理方程
  • 3.3.2 系统动力学算法的优化原理
  • 3.4 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计算系统模型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系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ulti-Agent的五杆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计算原型系统
  • 4.2.1 原型系统的应用背景
  • 4.2.2 动力学分析原型系统的功能结构
  • 4.2.3 原型系统的运行环境
  • 4.3 五杆并联机器人的传统动力学算法分析
  • 4.4 五杆并联机器人原型系统的运行过程及界面
  • 4.4.1 Multi-Agent动力学原型系统的启动
  • 4.4.2 Agent的创建及运行
  • 4.4.3 设定五杆并联机器人初始位置
  • 4.5 应用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ulti-Agent的3-RRR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原型系统
  • 5.1 引言
  • 5.2 3-RRR型并联机器人的传统动力学算法分析
  • 5.3 3-RRR型并联机器人原型系统的运行界面
  • 5.4 应用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物理杆的多级Y型银杏树动力学建模及试验[J]. 林业工程学报 2020(03)
    • [2].基于社会分工的流行病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20(05)
    • [3].软机器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09)
    • [4].非参数不确定动力学建模研究综述[J]. 振动与冲击 2020(05)
    • [5].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及控制分析[J]. 南方农机 2020(01)
    • [6].飞机电动静液作动器热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05)
    • [7].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07)
    • [8].生物力学建模及应用的几个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2013(S1)
    • [9].基于伪速度的动力学建模方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
    • [10].关于工程力学建模的一点心得[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0)
    • [11].基于面压不均匀分布的结合部动力学建模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0(01)
    • [12].往复泵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械传动 2012(03)
    • [13].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4].巡飞器巡飞段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0(S1)
    • [15].一种滚动密封式爬壁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24)
    • [16].大型单摆式游乐机械设备动力学建模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7].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力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5)
    • [18].半球谐振陀螺的拉格朗日力学建模方法[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7(01)
    • [19].大高度举高消防车运动及动力学建模研究[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7(05)
    • [20].舰载机弹射起飞的动力学建模与相关问题研究[J]. 飞行力学 2014(06)
    • [21].对于具有大范围运动和非线性变形的柔性梁的有限元动力学建模[J]. 物理学报 2010(01)
    • [22].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02)
    • [23].轮式移动仿人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8(10)
    • [24].旋转楔形-回形梁的高次动力学建模和末端变形分析[J]. 力学季刊 2019(04)
    • [25].微型气动轮式跳跃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试验研究[J]. 液压与气动 2020(09)
    • [26].强化学生力学建模能力的几点思考[J]. 力学与实践 2015(03)
    • [27].基于转速波动的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内燃机 2015(05)
    • [28].机载拖曳天线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飞行力学 2013(03)
    • [29].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进展[J]. 医用生物力学 2011(02)
    • [30].工程力学建模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24)

    标签:;  ;  ;  ;  

    基于多智能体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