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TCI意识消失的EC50和诱导期NT指数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TCI意识消失的EC50和诱导期NT指数的影响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时效短的静脉麻醉药并且停药后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病人、ICU病人的镇静。由于其线性的量-效关系、T1/2keo短、即时输注半衰期短的特点,使其可控性强、起效快、苏醒快,适合运用于TCI技术。随着TCI技术的不断成熟,丙泊酚TCI使用方便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使用丙泊酚TCI技术使全身麻醉诱导期生命体征平稳,诱导插管应激反应比单次静脉重复注射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新型的代表药,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有效降低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等优点,逐渐的越来越多的被麻醉医师应用在围术期,非手术操作和机械通气等领域的镇静。此外也被用于辅助局部麻醉,减少局麻药物用量,提高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右美托咪定可作为术前用药,给药途径可经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15min分钟起效,镇静的特点是类似于自然睡眠,可被唤醒,患者安静合作。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过程中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的降低术中催眠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拨管期能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并且能够降低术后病人寒战和瞻妄的发生率,患者安静,呼之能应,而且对呼吸影响轻微。目前有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七氟醚麻醉的MAC值。但对丙泊酚TCI麻醉诱导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的目的旨在测定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啶时丙泊酚TCI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和观察联合用药时全身麻醉诱导期NT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对麻醉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组为D组,P组为对照组。D组病人丙泊酚TCI前20mmin时静脉泵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P组病人丙泊酚TCI前20min时泵注生理盐水10ml,注射时间均为10min。两组病人注射完右美托咪定或是生理盐水后观察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麻醉深度数值(NT指数),如果病人没有达到干预条件,均开启丙泊酚TCI泵,按序贯法TCI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为4.0μg/ml,血浆靶浓度达到4.0μg/ml时,如当前患者意识消失,下一例患者降低一级靶浓度,靶浓度的间隔为0.5μg/ml;如意识未消失,下一例患者升高一级靶浓度。如果在某一靶浓度时病人意识未消失,则逐级升高靶浓度直到病人意识消失。两组病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0μg/kg,2min后给予罗库溴胺0.6mg/kg,1min后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入室安静时(T0)右美托咪定注射完毕后1Omin时(D组)或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10min时(T1),病人意识消失时(T2),插管前l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min(T5)、3min(T6)、5min(T7)8个时点的SBP、DBP、HR、NT指数和当前病人的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意识消失标准:反射和意识变化,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对语言刺激无反应且摇动双肩无变化时判定为患者意识消失。干预标准:SBP<85mmHg或<85%基础值,HR<50次/分或<70%基础值,Sp02<90%。EC50的计算1gEC5o=EnLgX/En,标准误(Sm)=d(?),d为两相邻剂量对数的差值,EC5o的95%可信区间由公式EC50的95%可信区间为1g-1(1gEC50±1.96Sm)。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丙泊酚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的计算P组丙泊酚TCI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为3.053μg/ml,95%可信区间为2.048μg/ml-4.46961μg/ml;D组病人丙泊酚TCI意识消失EC5o为1.493μg/ml,95%可信区间为0.0515μg/ml-0.1399μg/ml,两组病人丙泊酚TCI意识消失EC50比较,D组低于P组。3.两组各个时点的麻醉深度指数的比较NT指数T1-T7各个时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组明显低于P组(P<0.05)。4.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4.1组内比较SBP与DBP,P组内T1与To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5、T6、T7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基础值(T0)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4时点的SBP与DBP与T2、T3、T5、T6、T7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T2、T3、T5、T6、T7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与DBP,D组内T1-T7与术前基础值(T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P组除T1外的不同时间点的HR间点均较术前基础值(T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4与T2、T3、T5、T6、T7比较明显升高,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同时间点的HR,T1-T7与术前基础值(T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T1-T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组间比较对于SBP,P组和D组在T0、T2、T3、T5、T6、T7时间点无差异(P>0.05),在T1与T4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DBP, P组和D组在T0、T2、T3、T5、T6、T7时间点无差异(P>0.05)。对于HR,T1与T4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和D组间在T1、T2、T4时间点上的HR差异显著(P<0.05),在T0、T3、T5、T6、T7时间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1μg/kg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丙泊酚TCI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减轻诱导期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2.右美托咪定能加深丙泊酚的麻醉深度,两种药物在镇静催眠方而具有协同作用。3.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TCI诱导时应减小丙泊酚靶控浓度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縮略语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冻干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原液效力评价用国家参考品的初步建立[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08)
    • [2].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_(50)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0(07)
    • [3].不同肥水EC值及多效唑处理对微型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7)
    •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EC_(50)的影响[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4)
    • [5].EC细网格资料在两次寒潮天气中的对比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7)
    • [6].40%巧捕EC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3)
    • [7].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对EC值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0)
    • [8].肥水电导率(EC值)对长寿花扦插繁殖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3)
    • [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EC方案分析[J]. 现代商业 2015(08)
    • [10].40.00%乙.乙氧EC不同剂量在花生田应用的试验报告[J]. 北京农业 2013(33)
    • [11].45%毒死蜱EC不同剂量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农业灾害研究 2012(01)
    • [12].220g/L氯氰·毒死蜱EC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应用技术初探[J]. 生物灾害科学 2012(04)
    • [13].40%氟硅唑EC对亚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 2011(01)
    • [14].30.2%甲维·毒死蜱E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与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 2011(03)
    • [15].戊菌唑10%EC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广东化工 2011(09)
    • [16].舒芬太尼预防罗库溴铵诱发肢体退缩反应EC_(50)测定[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09)
    • [17].罗危EC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J]. 广西热带农业 2010(03)
    • [18].48%毒死蜱EC防治水稻潜叶蝇的药效试验[J]. 农药 2008(04)
    • [19].25%使百克EC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20].浅析EC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 [21].10%吡丙醚EC对家蚕的毒性测试[J]. 蚕桑通报 2008(02)
    • [22].热带轧机EC立辊结构设计及装配技术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20(08)
    • [23].基于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的太阳辐照度订正技术[J]. 气象科技 2020(05)
    • [24].抗-Ec所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道[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15)
    • [25].右美托咪定对女性患者成功置入喉罩时丙泊酚EC_(50)的影响[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5(02)
    • [26].EC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护理[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20)
    • [27].3.50%氟.溴氢EC防治玉米螟的试验报告[J]. 北京农业 2013(33)
    • [28].30%爱苗EC防治水稻“两病”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04)
    • [29].欧盟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指令2009/28/EC概述[J]. 标准科学 2011(10)
    • [30].40%速灭抗EC对5(3)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03)

    标签:;  ;  ;  ;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TCI意识消失的EC50和诱导期NT指数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