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周杜娟,黄礼传,林秀结,江羚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周杜娟,黄礼传,林秀结,江羚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反应C蛋白,颈内动脉内膜厚度,脑梗死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周杜娟,黄礼传,林秀结,江羚[1](2019)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以及其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别采用酶循环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30例)与不稳定斑块组(42例),比较3组Hcy、hs-CRP水平,并分析各组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血浆Hcy与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高,稳定斑块组Hcy、hs-CRP水平较无斑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低于非溃疡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脑梗死患者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但血浆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无相关性。无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无相关性;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超敏反应C蛋白参与脑梗死发病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袁思捷,谢海庭,李忠丽[2](2017)在《超敏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和非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NCTD-IL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高低,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69例,分为CTD-ILD组(30例)和NCTD-ILD组(39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CTD-ILD组和N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NCTD-ILD组(P<0.05),但两组间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无差异;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与D-二聚体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9、0.534,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与合并结缔组织病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朱东[3](2016)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与超敏反应蛋白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基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非股骨头坏死正常组,B组为股骨头坏死Ⅰ期组,C组为股骨头坏死Ⅱ期组,D组为股骨头坏死Ⅲ期组。对所有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测定;对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水平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对血脂采用生物化学法测定。结果:B、C、D叁组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着,P<0.05;D组与B组在几项指标方面对比,浓度也明显较高,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股骨头坏发病机制研究中,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与超敏C反应蛋均有参与。(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6年05期)

岳新颖,陈美鹤,王鹏飞[4](2016)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超敏反应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超敏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片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按照欧洲卒中量表进行卒中评分(NIHSS),并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和hs-CRP水平下降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着的效果,并能对hs-CRP起到抑制作用,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谢琳琳,宋洁,刘文波,林春花,缪卫国[5](2015)在《生长素IAA抑制植物过敏和致病蛋白诱发的超敏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烟草叶片为材料,观察涂抹生长素IAA与注射Harpinxoo蛋白的相互作用的表型变化,并对烟草叶组织内的氧爆发现象进行了定量测定及显微观察,同时,选取EF-1α作为内参基因,通过半定量PCR检测HR标志基因、防卫基因及生长素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表型试验结果表明,10~(-4)mol·L~(-1)IAA能够抑制harpin_(Xoo)激发的过敏反应,而500μmol·L~(-1)生长素抑制剂叁碘苯甲酸(TIBA)能够缓解10~(-4)mol·L~(-1)IAA的抑制作用;氧爆发测定结果与表型一致,IAA同样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半定量PCR结果显示,IAA对HR标志基因hsr203J肪卫基因chia5,PR-1b以及AUX1,ARF8等生长素相关基因均有不同影响。结果表明,IAA可以抑制harpin_(Xoo)蛋白引起的HR,也可以调控氧爆发。(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吴巧彬,罗智聪,陈杰智,张晓斌,许文锋[6](2015)在《超敏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老年人脓毒血症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本院接诊的老年脓毒血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排除毒血症的健康老年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28例,和重度组36例。比较各组患者hs-CRP、PCT水平以及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结果:观察组hsCRP、PCT水平、APACHE Ⅱ和SOFA评分分别为(49.2±13.6)mg/L、(1.98±0.54)μg/L、(12.4±2.8)分和(2.6±0.7)分,对照组为(12.4±3.5)mg/L、(0.42±0.12)μg/L、(3.2±0.7)分和(1.2±0.4)分,观察组hs-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PACHE Ⅱ和SOF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组PCT、APACHE Ⅱ和SOFA评分明显低于重度组(P<0.05),两组hs-CRP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PCT水平对老年脓毒血症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而PCT水平还能指示患者的严重程度。(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李莉珊,董豪坚,李国文,罗文辉[7](2015)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超敏反应蛋白、脑钠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对超敏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4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2例,两组均接受降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NP、hs-CRP、各体征指标及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vs 80.65%,观察组显着较高(p<0.05);2治疗后观察组BNP、hs-CRP水平(104.62±22.84)mg/L、(4.68±1.51)mg/L,比对照组(189.50±29.67)mg/L、(7.66±1.72)mg/L显着较低(p<0.05);3治疗后观察组LVDd、LVSd分别为(54.61±4.28)、(40.62±6.17),显着低于对照组(62.61±6.33)、(53.10±7.31),LVEF、FS分别为(49.27±7.44)、(42.30±7.18),显着高于对照组(42.30±7.18)、(16.87±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可显着降低BNP、hs-CRP水平,且临床效果显着,可改善心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5年04期)

韩菲[8](2013)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反应蛋白关系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用中医方法对2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其hs-CRP与MS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各组MS患者hs-CRP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S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 hs-CRP的水平与MS中医证型密切相关。hs-CRP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该研究为MS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3年14期)

薛兴翠,赵新卫[9](2013)在《多烯康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反应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烯康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DHF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康胶囊,治疗3个月,随访2个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的指标。结果随访2个月后,治疗组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康胶囊能明显降低DHF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闫俊杰,陈旭,应虹,王昱超,刘杰[10](2012)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观察血管内斑块状况,同时检测血CRP水平,将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的差别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斑块检出率为74%,对照组17.5%,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1)。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硬斑为主,但实验组软性斑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软性斑块患者CRP含量高于硬性斑块患者。结论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软性斑块的存在、血CRP增高,都是老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及早期干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2年08期)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和非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NCTD-IL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高低,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69例,分为CTD-ILD组(30例)和NCTD-ILD组(39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CTD-ILD组和N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NCTD-ILD组(P<0.05),但两组间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无差异;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与D-二聚体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9、0.534,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与合并结缔组织病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周杜娟,黄礼传,林秀结,江羚.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J].当代医学.2019

[2].袁思捷,谢海庭,李忠丽.超敏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

[3].朱东.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与超敏反应蛋白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6

[4].岳新颖,陈美鹤,王鹏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超敏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5].谢琳琳,宋洁,刘文波,林春花,缪卫国.生长素IAA抑制植物过敏和致病蛋白诱发的超敏反应[J].热带生物学报.2015

[6].吴巧彬,罗智聪,陈杰智,张晓斌,许文锋.超敏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老年人脓毒血症的意义[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

[7].李莉珊,董豪坚,李国文,罗文辉.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超敏反应蛋白、脑钠肽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

[8].韩菲.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反应蛋白关系之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9].薛兴翠,赵新卫.多烯康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

[10].闫俊杰,陈旭,应虹,王昱超,刘杰.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2

标签:;  ;  ;  ;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周杜娟,黄礼传,林秀结,江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