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250200

课改波澜一浪又一浪,但应试教育却如驱赶不散的阴霾,总与素质教育抢占育人舞台,成为素质教育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至今还隐隐作痛,特别是不考试的科目。初中音乐就是这弱势中的一科,更遭中考指挥棒的打压和排斥。今天,素质教育的号角嘹亮正浓,我们如何还初中音乐的“正房”之身,切实把音乐在课堂开展起来,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呢?我们每个音乐教育人都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除了政策、观念的转变外,我们自身也要更新理念,创新教学,实现有效课堂。下面,我把初中音乐日常的教学心得倾情献出,与大家交流。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新课标要求:“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教学中就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1.运用诗意语言创设描述情境。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教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当欣赏无伴奏合唱《放牧》时,柔美悠扬的音响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寻觅着音乐中的信息。此时教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与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仿佛看到微风吹过的草原串串珍珠洒落在绿缎上的美景。学生陶醉了,痴迷了,体验了,感动了,达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巢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艺术效果。

2.运用音效素材创设音源情境。

音源是指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而选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主要从网上下载获取)。例如: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体乐器发出的声音、塑料瓶模拟的水声与蛙鸣声、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盆桶发出的雷电声、口技模拟的鸟叫声等等。师生共同利用音源为音乐创设情境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活动,学生通过发现、探究、表现的过程创造出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自然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锻炼了实际能力。

二、加强音乐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同时也要求:“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为此,我们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重视体验的独特性。

传统音乐教学,教师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存在,忽视了对人情感的关注,忽视了每个人情感体验的独特性。统一标准、统一答案、统一体验,这种大统一的趋同教育,必定导致千人一面的僵化状态,形成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的局面。音乐是听觉艺术,需要体验与模仿。个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例如播放《大海》和《空山鸟语》两段音乐给同学们听,要求他们各自发挥创造力给它们取名字。就有一位农村的学生为《空山鸟语》起了个别出心裁的名字“捉鸡”,并写了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跑到院子里,她急着到处捉,又来了一群小伙子,拿着扫帚一起捉,打翻了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捉到。”这样的听后感,说明了同学们之间想像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正常的,不能用“谁想像得好,谁想像得差”单纯地评价。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写听后感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2.要重视体验的过程性。

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就谈不到体验,尤其是音乐情感体验。“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由于音乐是音响的时间艺术,又是音响的情感艺术,即情感蕴含在音响的时间流动中,没有时间流动过程,音乐中的情感便无从释放。

三、突出音乐特点,加强学科整合

音乐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科整合:“既包括音乐课程与相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如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艺术门类的综合,也包括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与多种学科交融,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做到主题突出、手段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外延性、创新性与文化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音乐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扎实开展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标签:;  ;  ;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