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策略,积极应对高考政治全国卷

转变策略,积极应对高考政治全国卷

我省从2016年起采用全国卷,为了尽快适应全国卷,有必要认真研究全国卷高考试题,分析全国卷的试题特点及难易程度,并有针对性的在高考复习中进行针对训练,从而提高复习的的有效性。

一、总体难度

近几年来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的难度系数大约是0.55。而福建卷思想政治试题为0.6~0.65上下,从难度值及对试题的研究,发现全国卷难度略难于福建卷。

从模块比较看,选择题的难题往往在于经济题,这主要与经济类试题经常引入西方经济学新知或使用较为复杂的数据图有关。

纵观非选择题,其难度与模块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试题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试题本身的设计。

二、试题难度分析及对策

1、全国卷材料丰富,文字量多,而福建卷语言简练,材料多为有效信息。据统计近年来高考试卷文字量分别为:全国卷2015年3116字,2014年3480字,2013年3090字;福建卷含两题选修2015年2940字,2014年2836字,2013年2832字。文字量一多,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快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解答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对策:根据全国卷材料丰富文字量多的特点,平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引导学生高效审题,明确答题要求,准确获取关键信息。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平时做题时把关键信息用笔画出来,我们评卷常常只关注答题卡,却忽视了试卷,没有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

2、试题题型、结构多样化、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等。组合选择题比例高;题肢考查的知识点更深入、综合度更高;要求学生在紧张的高考中展开思考,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选择题以两两组合为主。

2015年全国卷中的12道选择题中有11题是组合式选择题,而福建卷只有4题。组合式选择题既增加了考点的覆盖面,又突出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试题难度。

2)推理题比重增加。

在全国卷中,近年来常出现推理题,用日常生活背景创设情境,但逻辑思维强,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容易出错。如2015·全国I第12题考查复购买复印机及耗材的问题,要解答此题,通过题意推理得出:甲产品耗材消耗量低于乙产品耗材,虽然购买成本高,但相比节约的耗材成本,还是划算的,所以选D。

3)图表题、计算题深受青睐

图表题、计算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读图、计算等能力),体现经济学科特点。如2014·全国I第13题考查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显示该国人均奢侈品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但日用品增长速度下降,学生很容易误以为消费支出减少,从而不选③,导致本题失分。本题需学生认真解读图表标题: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标题中得知是增长率,而不是支出额,避免失分。

对策:针对全国卷的题型特点,以高考典型试题为母题,进行变式训练。用社会热点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适当改造创新,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

3、全国卷试题对知识考查的要求比教材高,经常引用一些新概念、名词和规律,包括当年热词、相关领域的新知。比如2013·全国I第13题引用利润率这个新词,利润率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因此学生对这个词比较陌生,不懂何为利润率,因此也较难得出正确答案。

对策:根据全国卷常引入新知的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熟悉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相关名词,如:利润率、存款准备金率、CPI物价指数、转移支付、存款保险条例等等,这些名词在教材中是没有的,却与相关的经济现象密切相关,并适时结合教材或考点,进行相应拓展。从而培养学生即时应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4、取材广泛,关注时政热点:主要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包括国家发展成就、重大法律政策、社会热点事件等,特别是重要时事政治,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制度、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

比如2015年非选择题的背景材料财政预算和财政赤字,均取材于时政热点,学生不熟悉这些背景,将直接影响答题。相比较福建卷命题体现浓浓的“闽味”,地域特色明显,所选取的时政背景材料学生往往也比较熟悉,答题时比较容易下手。

对策: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时政要闻,关心重大社会热点,并适当对该时政热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该热点的来龙去脉,掌握其整体概况,进而领会其重要意义。通过融入时政热点,既增强学生对时政材料的亲切感,又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5、试题及参考答案的表述语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背景材料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程度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高考命题者多是大学教授,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缺乏从中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因此语言表达有高度。比如2015年全国I第38题的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赤字的主观题参考答案,语言表达非中学生所能表达,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所答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差斟远,学生得分不高。

对策:通常高考答案的语言包括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和创新语言等。平时要夯实基础,让学生用学科术语、教材观点答题,又要辅以时政语言,提升答案亮点。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把时政材料语言转化成的学科语言,用教材观点或教材相近的语言答题,言之有理也会得分。要让学生知道虽然是专家命题,但评卷人是高中教师,会从中学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灵活处理。

6、注重探究性学习理念

近年来高考注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试题的探究、开放性特点显著。近两年都出现在第39(3)小题的开放性试题,试题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理念,问题开放,答案多元,既鼓励个性与创新精神,又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本题因为答案多元,是非主观题中难度比较低的题目,往往得分率比较高。

对策:结合全国卷探究题中问题开放、答案多元的设计形式和答题要求,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可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展开多元思维,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时政语言,贴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得出探究结论。

总之,在进行备考时更应重视对比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异同,了解全国卷的题型特点及考查趋势,并有针对性进行训练,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熟悉社会热点,了解考查题型,掌握答题方法,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才能在高考取得理想成绩。

标签:;  ;  ;  

转变策略,积极应对高考政治全国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