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

论文摘要

目的:21世纪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实现现代化。而目前中医现代化普遍存在采用“中医西医化”的思想,但这一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失败。因此如何立足于中医自身的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赋予中医学现代科学的解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医人体生命系统信息活动过程中体现的耗散结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中医学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方法: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方法、信息科学方法论探讨人体生命系统中的信息活动过程,并结合耗散结构方法论了解人体生命系统中信息活动过程体现的耗散结构现象。结果:通过研究认为:(1)人体系统内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在信息的不断作用下,人体生命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复杂的生命信息现象;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接受信息、使用信息,通过信息的反馈调节作用使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在人体系统中,气是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综合运动的概括,气是感应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气的运动始终伴随着信息运动,气机运动是人体系统与外界环境间进行熵流代谢的过程,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要是从外界获取某种信息,以维持机体的低熵有序状态。(3)信息具有负熵的意义,它反映了系统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程度。在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间的熵流代谢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系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当某个控制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系统内的信息活动导致了耗散结构的形成。(4)从小尺度时间上看,人体由一种健康态转变到一种病理状态,或由某种病理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病理状态,或者由某种病理状态转变到健康态,即中医证的变化,都可能有新的结构生成,只不过从健康态到病理状态或者某种病理状态到另一种病理状态,相应系统的有序程度比原有的低。(5)中医学通过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以探索人体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与本文所探讨的通过表现于外的信息来了解人体内部的信息活动规律和通过耗散结构的变化来测算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是相通的。(6)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关键是要从外界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抵抗人体系统内部的熵增,通过信息的作用使人体系统保持低熵有序。而到底交换多少信息,这在理论上是可以计算的。结论:本文通过信息科学方法论和耗散结构方法论来探讨人体生命系统信息活动过程中的耗散结构现象,研究发现,中医学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虽然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它们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把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系统科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生命现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项研究介绍
  • 1.5 论文结构
  • 2. 耗散结构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
  • 2.1 耗散结构概念
  • 2.2 耗散系统
  • 2.3 耗散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2.4 耗散结构的生成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信息科学的信息概念
  • 3.1 信息基本常识
  • 3.2 信息的概念
  • 3.3 生物演化的信息时间与空间
  • 3.4 信息运动与耗散结构形成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
  • 4.1 中医人体信息观
  • 4.2 中医系统观与耗散系统观
  • 4.3 中医信息观中的耗散结构现象
  • 4.4 中医痹证人体系统熵变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文章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耗散结构”看“中国朝代更替”[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7)
    • [2].论耗散结构原理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J]. 情报探索 2012(01)
    • [3].耗散结构视角下射击体校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6(05)
    • [4].论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特征[J]. 财会通讯 2009(08)
    • [5].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住培培训体系改革创新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02)
    • [6].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的阐释[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1)
    • [7].家政学开放教学系统运行机理探析——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10)
    • [8].“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J]. 化工管理 2011(03)
    • [9].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的耗散结构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0].基于“耗散结构体”的动机三层次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1].基于耗散结构的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系研究[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8(01)
    • [12].“耗散结构体”与危机管理[J]. 企业研究 2008(09)
    • [13].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演化与生态重建策略探讨[J]. 贵州科学 2008(03)
    • [14].耗散结构理论视域的诚信教育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01)
    • [15].企业管理的耗散结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2)
    • [16].基于耗散结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演进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9(05)
    • [17].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 高等农业教育 2012(11)
    • [18].公共工程项目的有序界定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
    • [19].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三维财务风险机理研究[J]. 财会通讯 2010(04)
    • [20].浅谈耗散结构理论对腐蚀控制管理的指导[J]. 全面腐蚀控制 2009(01)
    • [21].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的视角[J]. 现代管理科学 2013(10)
    • [22].论乡村治理中的资源耗散结构[J]. 江汉论坛 2015(04)
    • [23].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和谐社会的特征与理念[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4].基于耗散结构的房地产行业演化[J]. 经济师 2009(01)
    • [25].基于耗散结构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6].耗散结构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与影响——用耗散结构分析企业文化管理[J]. 才智 2014(01)
    • [27].耗散结构论阈下的政府创新系统及其优化策略[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5)
    • [28].基于耗散结构构建有序中小企业信用链系统[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9].从耗散结构角度看语法形式与意义的整合[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3)
    • [30].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 2009(45)

    标签:;  ;  ;  ;  ;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