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协调论文-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

能量协调论文-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协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节能降耗,微电网

能量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1](2019)在《城轨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为民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其巨大的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高架车站提出了一种由光伏发电单元、制动能量回馈单元、蓄电池储能单元等组成的微电网,为车站提供绿色电力。为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再生制动回馈能量的冲击性,以蓄电池荷电状态为依据,统筹光照情况、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情况等设计了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模式,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协调控制方法,以实现模式间的平滑切换。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出的方法可使高架车站微电网在多种能量管理模式下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模式切换平稳。(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期刊2019年04期)

涂春鸣,栾思平,肖凡,兰征[2](2019)在《基于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叁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实现能量在多个直流微网间的合理分配和减小各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电压偏差;通过将单母线直流微网的电压-有功功率下垂特性标幺化,从而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子微网间需交换的能量,无需切换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端口工作模式便可确保各直流子微网在正常、不正常和功率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下垂移相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吴嘉豪,曾成碧,苗虹[3](2019)在《计及子区域间能量交换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调经济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模式下,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往往都是独立运行,彼此间缺乏协调,难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这不利于各区域的经济调度。文章首先提出一种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调经济调度模型,其不仅能实现各自区域内的电热功率平衡,还能实现不同区域间的电热互补,然后采用分布式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协调模式与传统的非协调模式,仿真结果表明,在该协调模式下,不同区域通过电能和热能交换,能够合理分配能源,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运行。从能源总需求量、储能设备调度结果和各区域间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的能量交换情况3个方面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詹仲强,付菊霞[4](2019)在《平滑风电出力的风储联合系统能量管理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风电友好并网,采用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风电有功出力波动。首先,针对风功率的随机波动特性,采用滑动平均滤波算法与自适应小波包分解方法分别得到目标并网功率,结合风电并网波动率要求,比较不同目标功率获取方法的优劣。其次,对于并网功率缺额和盈余部分,由蓄电池-超级电容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进行补偿和消纳,并根据各储能设备的不同性能,按照频率分配各储能设备的功率指令。然后,结合储能设备荷电状态和出力的限值约束,提出一种风储联合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储能设备间的能量互补,延长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后,基于历史风电数据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四川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赵紫嫣[5](2019)在《微网群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剧以及化石能源枯竭,节能减排成为当前及未来微网群发展趋势之一。由于其组成单元和结构的多元性,微网群给配电网协调控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微网群控制结构的复杂性,如何安全有效地解决微网群内各子网间、微网群与配电网间协调控制与能量交互,使微网群更加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微网群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微电网协调优化控制对微网群协调控制及能量优化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原理性分析,建立了风机、光伏的发电模型及输出功率模型、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模型、燃料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成本模型,为后续微网群多目标优化奠定模型基础。(2)提出了一种集中式与分散式优点与一体的混合式分层控制结构,在这一结构基础上对微网群进行协调控制,利用多代理技术实现分层控制。针对每一层协调优化不同需求和目标,提出微网群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微网群内各子网间、微网群与配电网间的控制策略,重点研究了微网群在并网模式下的控制策略。(3)根据分时电价策略,提出了高峰期、平峰期、低谷期的微网群能量优化策略,依据该优化策略,建立了微网群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微网群一天内生产成本(投资折旧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微网群与大电网交互成本、子网间交互成本)最低和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功率平衡、蓄电池出力等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大模糊满意度法将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禁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4)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优化策略和所建微网群模型准确性,对微网群进行了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微网群多目标优化协调并网和子网单独并网两种方式下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优化策略和微网群模型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微网群生产成本与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成本协调最优,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削峰填谷作用,验证了所提出微网群多目标协调控制优化的合理性、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6-30)

李广含[6](2019)在《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多模式能量管理与动态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型商用运输车辆在国家的现代化基础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当前广阔的市场需求、严格的油耗限值以及更高的整车综合性能需求的背景下,发展高效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其中,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凭借其功率密度大、质量体积小、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重型商用车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与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具备非常好的应用潜力,其不仅可以显着改善重型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通过性;还可以在车辆制动时通过蓄能器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回收以提高整车经济性,同时通过蓄能器的液压辅助制动可改善制动安全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型商用车辆轮毂液压混动系统多模式动态协调与非线性控制”(编号51675214)的资助下,对重型商用车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以及非线性动态协调控制等关键环节开展了研究工作。本文首先结合参数辨识技术以及节点容腔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仿真平台,包括机械传动路径动力学模型以及液压传动路径动态模型,并利用成熟商业软件AMESim对集成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为多模式能量管理与动态协调控制策略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计算环境;第二,建立了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及车辆关键状态参数联合观测算法,包括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道路坡度估计、基于运动学方法的纵向车速估计、基于模型的轮胎力及路面附着系数的联合估计以及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整车质量辨识,通过利用车辆总线上的易获取状态信息以及车载低成本传感器采集信息,可以实现其他不宜直接获取的状态参数的准确估计,为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提供了精确的参考输入;第叁,提出了基于能量计算的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理论油耗计算模型,基于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内部能量流角度,提出了混合动力系统平均综合传动效率概念,并得到了理论油耗计算模型,可实现理论油耗的宏观计算以及油耗影响因素的细节定量分析,为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第四,提出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全局优化改进算法,以保证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的最优性,其中考虑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高速行驶时蓄能器放能限制的工作特性以及全局优化算法的“维度灾难”问题,本文分别设计了基于车速-蓄能器SOC(SOC,state of charge)的等效燃油消耗因子计算方法以及基于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特性的全局优化降维改进算法,在不影响优化结果精度的前提下可实现更高的计算效率;第五,提出了基于分层控制的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控制架构,在工况适应层利用模糊逻辑建立不同工况、车辆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之间的映射集合,解决车辆行驶工况与系统工作模式匹配问题,在最优控制层,根据对全局优化结果的深入分析,通过规则提取以及LQR(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形成一种基于固定门限值以及SOC目标跟踪控制的最优控制层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近似最优的控制效果;最后,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驱动力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的非线性控制器,最终得到具备良好实施效果的非线性动态协调集成控制器,以解决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驱动力协调控制与液压系统本质非线性的耦合控制问题,保证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动态控制品质。为验证所提出的多模式能量管理与非线性动态协调控制策略,本文利用dSPACE/Simulator以及TTC200快速原型控制器,搭建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HIL(HIL,hardware-in-the-loop)测试平台进行集成控制测试验证。分别在重型商用车CBDTRUCK循环工况、实车道路试验采集工况以及名义仿真工况下,验证了所设计的行驶工况与系统状态联合观测算法、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以及非线性动态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实时性,实现了系统经济性与工况适应性、动力性与通过性以及动态控制品质的综合提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超[7](2019)在《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及与其匹配的储能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接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供电形式和能量流动方向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电力网络和设备已很难满足电能控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能量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多种类能源接入、能量多向流动的情况下,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如何实现协调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多种类能源接入和功率分配的需求,对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选择,结合系统内能量传输特性,对光伏、蓄电池、电网接口变换器的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围绕直流母线稳压、最大功率跟踪、多目标交流并网等控制目标,对各功能单元接入能源的特性及各对应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光伏电池的研究,设计了光伏发电单元实现基于光伏特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母线电压控制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蓄电池模型和常用充放电方式的研究,设计了实现储能单元充放电控制及直流母线稳压的多目标控制方法;通过对交直流变换单元工作方式的分析,设计了实现双向DC/AC变换器的直流稳压与功率可控的多目标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选择的各变换器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完成预设的控制目标,稳态、动态性能良好。针对传统协调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主从控制和分层控制结合的协调控制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底层控制层和中央管理层,底层控制层负责控制各变换器,控制方法由中央管理层确定;中央管理层汇总系统信息进行模态判断,仅在需要切换时向底层下发控制指令;各工作模态下变换器间协调配合,其中一个变换器控制母线。利用软件对典型工作模态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多端口能量的灵活流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可行性。设计、搭建适合本课题的硬件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了本课题所提出的变换器级控制方法实验和系统级协调控制方法在典型工作模态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董兵兵[8](2019)在《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与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面临全球范围内燃油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来的大气污染严重和石油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努力研发环保高效的新能源车辆,由于电力是目前应用最广、使用最为方便的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受到了格外重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最容易实现产业化和最易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同时具有发动机驱动系统和电驱动系统,使得它不仅具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高比功率优势,也可以纯电动工作实现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依托“某款HEV混动HCU开发”实际项目,以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能量优化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协调控制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AMESim仿真平台搭建整车稳态控制仿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开发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联合仿真验证策略的合理性并得出整车的燃油经济性结果,此部分内容为后续的能量优化算法和模式切换协调策略开发奠定基础;为了保证系统动力的最优分配以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以等效燃油消耗最小为控制目标,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全局优化分配发动机和电机的输出功率,针对能量优化效果,定义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和提出系统理论油耗计算模型,定量分析各主要节油因素对于系统节油的贡献度。其次,针对发动机、湿式离合器等关键部件的动态特性建模展开研究。利用实车项目可测得发动机动态特性数据的优势,采用BP神经网络工具进行发动机动态转矩模型的训练,并对训练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对于湿式离合器液压执行系统,在分析其结构基础上,对关键组成比例压力电磁阀和液压缸活塞进行细节建模分析,另外为了对液压执行系统的输出油压进行跟踪控制,基于所建模型采用传统PID和前馈+反馈控制算法并对比验证了跟踪效果。然后,开发典型模式切换过程的分段协调控制策略。在基于规则的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基础上,对系统不同的工作模式根据湿式离合器的状态变化进行分类,选取典型的由纯电动到发动机驱动发电模式切换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动力学分析,考虑发动机的动态转矩响应特性和湿式离合器的动态运行过程,制定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分段协调控制策略,使发动机、电机和湿式离合器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协调运行,从而保证模式的平稳切换。最后,开展硬件在环与实车试验验证工作。设计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所开发策略的实时性;利用实车试验验证行车过程中模式切换的合理性与平顺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帅[9](2019)在《基于智能算法的微电网能量协调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社会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包含风电,光伏等清洁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得到了迅速发展。微电网的产生为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技术保障,以其高效的能量组织形式使得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单元的数量、种类、控制策略不尽相同,新能源出力及负荷出力具有不确定性,这无疑使得微电网的能量优化运行变得复杂。高效经济的能量优化调度策略能够降低微电网的运行成本,减轻化石燃料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促进新能源的规模利用。另外微电网并网后会影响原有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对配电网的电压及网损带来变化。网损作为能量交互下的产物,需考虑微电网并网后的网损分摊问题。故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几个工作:首先分析了微电网内部常见分布式电源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储能的运行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电网并离网模式下的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目标及环保优化运行目标,并针对微电网优化运行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分析了基于进化算法的智能优化求解方法。由于微电网内部负荷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对微电网优化运行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分解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该组合方法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微网对负荷预测精度的需求,减轻微网优化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考虑微电网优化模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交叉变异机制等策略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并基于该改进算法对微网并离网模型下的综合经济效益模型进行了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改进模型有利于提高模型的求解精度,降低微网运行成本。最后,分析了微电网并网后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含有微网的双层配网优化运行模型,分析了微网在配电网调度下的经济运行目标。并针对微电网的网损分摊问题做了研究,概括了微电网网损分摊的一般机制,并基于边际网损系数法对微电网的网损分摊做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亦冰[10](2019)在《并网型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新能源具有范围广、污染少、分散性的特点,而且安装地点非常灵活,节约输电资源,逐渐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并网型微电网正常工作模式在于大电网的连接,将大电网引入进来可等效为增加了系统可控因子,微电网内部之间的协调优化策略将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并网型微电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和能量优化管理调度问题展开了研究。建立微电网的电源特性的模型,根据其数学模型的特点,从而设计出不同微电源的控制策略。针对虚拟阻抗的控制重点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虚拟阻抗的控制方法,提高系统自动分配无功功率的精准性,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针对微电网内部的微源出力情况,根据经济运行的目标函数,以能量传输、电压、频率和功率等为约束条件,构造基于经济运行的能量优化管理模型。构建了一个与公共电网并网含风力、光伏、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蓄电池的微电网算例系统。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了微电网经济优化调度运行的功率曲线,从而更大化的发挥微电网系统的效益,仿真结果分析系统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通过实际并网型微电网的工程搭建仿真平台,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搭建了并网型微电网的仿真模型,提出一种优化调度方法,合理优化分配能量,从而指导实际微电网运行情况。课题源自实际工程的,对并网型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和优化调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工程的实施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能量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叁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实现能量在多个直流微网间的合理分配和减小各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电压偏差;通过将单母线直流微网的电压-有功功率下垂特性标幺化,从而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子微网间需交换的能量,无需切换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端口工作模式便可确保各直流子微网在正常、不正常和功率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下垂移相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1].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城轨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英文)[J].JournalofMeasurementScienceandInstrumentation.2019

[2].涂春鸣,栾思平,肖凡,兰征.基于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9

[3].吴嘉豪,曾成碧,苗虹.计及子区域间能量交换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调经济调度[J].电力建设.2019

[4].詹仲强,付菊霞.平滑风电出力的风储联合系统能量管理协调控制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9

[5].赵紫嫣.微网群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D].新疆大学.2019

[6].李广含.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多模式能量管理与动态协调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张超.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董兵兵.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与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刘帅.基于智能算法的微电网能量协调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9

[10].张亦冰.并网型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管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标签:;  ;  ;  ;  

能量协调论文-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