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利益保护 ——以信用权为基础

我国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利益保护 ——以信用权为基础

论文摘要

征信体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在我国开始建立,其中既吸收了各国在征信体系构建当中的先进经验,又在适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的调整和发展。截止目前,征信体系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国家机关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辅助,以其他社会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征信体系。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由征信体系收集使用的信用信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在金融贷款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信息。与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致,征信体系在我国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中,始终在不断的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缺陷和完善缺陷的过程当中。其中在被征信人——信用信息来源者的权益保护方面就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信用利益、信用权的性质和法律属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当前司法实践中对被征信人权益保护的不足之处的分析,试图说明当前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的权益保护仅有立法确定信用权方能予以完善的保护,以及即使在未立法确立信用权之前,需要通过其他近似权利进行司法保护,也需要确立以信用权为核心的权利群的意识。文章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首先确定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在当前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权益保护不力的解决方法。为寻求该解决方法,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范围限定于征信体系之中,是从征信体系中的被征信人的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所以,在该部分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征信体系,什么是征信行为;其次,导论部分还简要分析了何为信用,何为信用权,二者的基本属性,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征信体系中的被征信人权益应当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保护,当前不同国家尚存在不同的做法,而本文则是通过对我国当前被征信人权益保护的不足出发,通过对当前各国及学界不同意见的分析,探寻权益保护的恰当方式。正文第一部分为当前我国被征信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司法困惑。在征信实践和司法实践中,被征信人权益遭到侵害的情况屡见出现。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征信体系的系统架构的不足之处,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介绍,作为被征信人权益屡遭侵害的背景原因;其次通过对被征信人权益遭受侵害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信用信息收集错误、身份冒用、信息登记错误等方面。从每一被征信人权益受损的类型出发,逐个分析被征信人的何种权益遭到了侵害,以及以什么方式进行保护为利。正文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即以何种方式对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权益保护为最佳。通过对各国的保护方式以及学界的不同意见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主要的保护方式有两种,其一为间接保护方式,其二为直接保护方式。其中间接保护方式中又分为以商誉权进行保护,以名誉权进行保护,以隐私权进行保护。而直接保护方式则为直接立法确立信用权的方式进行保护。笔者通过对间接保护方式的不足及直接保护方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得出仅有通过直接保护方能全面保护被征信人权益的结论。正文第三部分首先通过基本图示介绍了我国征信体系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我国征信体系发展时间不长,故其主体关系可以简化为被征信人、金融机构与征信中心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三者关系的简要介绍,引入被征信人的信用权在征信体系中的具体权利: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异议权及修改权。具体至该关系网络中的各个主体,阐明于每个主体对被征信人的所负的义务内容,并详细分析各个主体在具体行为上的义务内容。此外,该部分分析了侵犯信用权的侵权行为的构成,通过对侵权行为的认定、损害事实的认定、因果关系的分析以及主观过错的探讨,对如何认定征信体系中侵害被征信人信用权的侵权行为提出了见解。在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提出,虽然本文主要观点在于仅有通过立法确立信用权方能全面保护被征信人利益,但是在信用权暂时无法确立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可以通过近似权利进行保护,但也应当具备信用权的理念对被征信人的权益进行保护,作为当前状况下保护信用权的有效路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征信与征信体系
  • 1.1 征信
  • 1.2 我国征信体系的构建
  • 1.3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缺乏制度规范
  • 2. 信用与信用权
  • 2.1 信用
  • 2.1.1 信用的基本含义
  • 2.1.2 信用的法律解释
  • 2.1.3 信用的法律属性及价值
  • 2.2 信用权
  • 2.2.1 信用权概念综述
  • 2.2.2 我国当前的信用权保护现状
  • 3. 征信体系中权益侵害类型分析
  • 3.1 未经告知的征信行为
  • 3.2 身份盗用导致的错误采集行为
  • 3.3 信用录入错误行为
  • 4. 保护征信体系中的信用利益的几种途径选择
  • 4.1 通过近似权利进行间接保护的途径
  • 4.1.1 通过商誉权进行保护
  • 4.1.2 通过名誉权进行保护
  • 4.1.3 通过隐私权进行保护
  • 4.2 通过直接规定信用权进行直接保护
  • 4.3 间接保护与直接保护之对比分析
  • 4.3.1 间接保护方式之不足
  • 4.3.2 直接保护之优势
  • 5. 征信体系中的信用权内容
  • 5.1 征信体系主体间基本关系图示
  • 5.2 征信体系中各主体义务内容
  • 5.2.1 持有信用的权利一 知情同意权
  • 5.2.2 持有信息的权利二 保密权
  • 5.2.3 维护信用的权利 异议权、修改权
  • 5.3 征信体系各主体所负义务内容详述
  • 6. 征信体系中侵犯信用权的责任构成及责任承担
  • 6.1 侵权行为的认定
  • 6.2 损害事实的认定
  • 6.3 因果关系
  • 6.4 征信体系中信用权侵权的主观过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征信体系中被征信人利益保护 ——以信用权为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