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临床特征与内镜下硬化止血疗效的分析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临床特征与内镜下硬化止血疗效的分析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Dieulafoy病变是引起上消化道致命性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内镜治疗是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对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19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本组19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中,男15例,女4例,男女比为3.75:1。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4.6岁。合并有慢性病史者占52.6%(10/19),长期饮酒者占21.1%(4/19),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史者占10.5%(2/19)。本病临床以突发性、间歇性发作的呕血、黑便为主要特点,其中呕血伴黑便者占78.9%(15/19),单纯呕血者占10.5%(2/19),单纯黑便者10.5%(2/19),伴有失血性休克者占26.3%(5/19)。2.发病部位本组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均为单发。病变位于胃占84.2%(16/19),其中位于贲门以下6cm范围内占73.7%(14/19);位于胃空肠吻合口占10.5%(2/19);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占5.3%(1/19)。3.内镜特征病变呈现为孤立性小圆形或类圆形粘膜缺损者占84.2%(16/19),其大小介于2~3mm之间,边缘光整清晰,周围粘膜无明显炎症改变,粘膜缺损的中央可见单纯突出的小动脉,或可见裸露动脉上有血痂、渗血或可见搏动性出血;病灶呈现为来源于正常粘膜的动脉喷射性出血者占5.3%(1/19);呈现为小圆锥状息肉样改变者占5.3%(1/19);呈现为正常粘膜中点状血凝块附着者占5.3%(1/19)。4.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的疗效本组患者的初期止血率为84.2%,远期止血率为89.5%,再出血率为26.3%,转外科手术率为10.5%。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1、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以5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长期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是Dieulafoy病变加重或易患的因素。2、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多发生在胃内贲门以下6cm范围内。本病内镜下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为病变呈孤立性小圆形或类圆形粘膜缺损,其大小在2~3mm之间,边缘光整清晰,周围粘膜无明显炎症改变,粘膜缺损的中央可见单纯突出的小动脉,或可见裸露动脉上有血痂、渗血或可见搏动性出血。3、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是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止血率高等特点,但再出血率较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临床特征与内镜下硬化止血疗效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