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规模宏大的产业,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价值认识不足,部分景区因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毁坏,旅游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旅游业对环境依赖性强,环境质量的下降将对区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旅游环境容量作为旅游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能有效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可用于生态旅游、旅游规划,是区域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为保护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生态环境,本研究采用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获取旅游环境容量相关参数,并计算各旅游环境容量分量指标。结合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目标,建立适宜的评估模型,对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生态环境容量、设施环境容量、经济环境容量、心理环境容量进行估算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空间环境容量为640人/天。由于该处为售票处,人口流动较快,因此该数据存在低估其空间环境容量。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水体环境容量为1000人/天,大气环境容量2700人/天,永春百丈岩风景区固体垃圾环境容量为720人/天,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生物环境容量约为5894人/天,社会环境容量为无穷大,设施环境容量约为850人/天。依据木桶原理和最小因子定律,可知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最适值为640人/日。若全年按照240天的接待量,则理论上,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的年旅游环境容量为153600人/年,而根据2009年该地游客实际量统计为161458人次,景区已处于超载状态。考虑旅游自身的周期性、旅游者时空分布不均特征,百丈岩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仍有增值空间。因此,为增加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结合百丈岩景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适当开发新景点,分流游客,提高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第二,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区时间与空间上的超载,实行淡季预约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建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实时动态监测网络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旅游质量;第四,实行分区管理,落实相关部门具体管理职能与权限划分,建立生态环境集成的综合管理体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态旅游概述
  • 1.1.1 生态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 1.1.2 生态旅游的概念
  • 1.2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1.2.1 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进展
  • 1.3 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容量产生的历史背景
  • 1.3.2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3.3 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容量关系
  • 1.4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目的意义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永春县旅游发展状况
  • 2.1.1 旅游资源状况
  • 2.1.2 旅游业发展格局
  • 2.1.3 旅游配套设施发展状况
  • 2.2 蓬壶镇概况
  • 2.2.1 蓬壶镇概况
  • 2.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3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3.4 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
  • 2.3 百丈岩旅游风景名胜区状况
  • 2.3.1 区域范围
  • 2.3.2 旅游资源评价
  • 2.3.3 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 2.3.4 研究材料来源
  • 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
  • 4.1 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 4.1.2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 4.1.3 旅游设施环境容量
  • 4.1.4 社会环境容量
  • 4.2 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原则
  • 4.2.1 科学、系统性原则
  • 4.2.2 因地制宜原则
  •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 4.3.1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测算
  • 4.3.2 旅游生态环境日容量测算
  • 4.3.3 旅游设施环境容量测算
  • 4.3.4 社会环境容量测算
  • 5 结果分析
  • 5.1 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旅游季节性变化
  • 5.2 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评价
  • 5.3 永春百丈岩风景区生态环境容量
  • 5.3.1 大气环境容量
  • 5.3.2 水体空间环境容量
  • 5.3.3 固体垃圾环境容量
  • 5.3.4 生物环境容量
  • 5.4 社会环境容量
  • 5.5 永春百丈岩风景区旅游设施环境容量
  • 5.6 环境容量分析
  • 5.7 风景区综合质量评价
  • 5.7.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2 评价结果
  • 6 永春百丈岩风景区存在问题和调控措施
  • 6.1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
  • 6.2 合理调控客流时空分布
  • 6.3 充分发掘旅游资源,深入可持续发展研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 林业建设 2020(01)
    • [2].广西大明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及客容量分析[J]. 绿色科技 2014(11)
    • [3].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度量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2(14)
    • [4].林芝县嘎定沟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J]. 四川林勘设计 2012(04)
    • [5].喇嘛岭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J]. 四川林勘设计 2011(01)
    • [6].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7].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J]. 琼州学院学报 2010(05)
    • [8].巴松错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05)
    • [9].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 四川林勘设计 2008(04)
    • [10].南岳衡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与调控[J].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4)
    • [11].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及应用[J]. 生态经济 2018(06)
    • [12].龙山旅游度假区旅游环境容量规划设计[J]. 中华建设 2008(08)
    • [13].凤凰古城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0(02)
    • [14].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01)
    • [15].宁夏沙湖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J]. 中国沙漠 2016(04)
    • [16].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7].林芝南伊沟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模型及应用[J]. 林业调查规划 2013(06)
    • [18].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研究——以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9].苏州园林旅游环境容量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0].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4(03)
    • [21].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研究——以淇县古灵山风景区为例[J]. 许昌学院学报 2011(02)
    • [22].色季拉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J]. 林业经济问题 2011(01)
    • [23].盘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调查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1(02)
    • [24].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与调控——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02)
    • [25].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模型及应用[J]. 四川林勘设计 2014(01)
    • [26].浅议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1)
    • [27].从长假拥挤现象看旅游环境容量[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12)
    • [28].清水河景区环境容量测算分析[J]. 山西青年 2013(12)
    • [29].镇江“三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及调控策略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5)
    • [30].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状况简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9)

    标签:;  ;  ;  ;  

    永春百丈岩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