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牡丹的组培快繁技术存在着增殖倍数低、生根困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难以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从无菌培养体系建立、增殖培养体系的建立、多胺生根诱导培养、生根苗休眠解除和生根苗驯化移栽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牡丹组培快繁体系,具体结果包括:1.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不同灭菌剂对牡丹外植体灭菌效果不同,对‘乌龙捧盛’而言,0.1%升汞的灭菌8或10min效果最佳,存活率为100%。2%NaClO和1/10的84消毒液都能达到一定的灭菌效果,外植体玻璃化发生率较高,导致有效存活率降低。2.增殖培养体系的建立: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在BAP浓度0.5mg·L-1与GA30.2 mg·L-1,并附加AgNO3 2 mg·L-1的组合中,牡丹4个品种的组培苗增殖倍数较高且生长健壮。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正午’增殖倍数表现较稳定,平均为5.43,且玻璃化程度较低;‘乌龙捧盛’、‘锦袍红’和‘迎日红’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玻璃化率提高,增殖倍数逐渐降低,平均增殖倍数分别为2.97,3.2,4.03。3.组培苗生根:在正午’试管苗生根中加入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均可以促进试管苗的生根,使生根率、根数和根长有明显的提高。不同的多胺种类有相同的最适浓度和相似的最佳诱导时间,超过这个范围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下降。腐胺的最佳诱导组合为1mg·L-1处理30天,生根率高达80.56%,平均根数达4.35条;精胺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处理组合为1mg·L-1诱导25天,生根率为46.36%,平均根数为2.14条;亚精胺的最适作用组合为1mg·L-1处理30天,生根率为生根率为58.33%,平均根长为3.89cm。试验对三种多胺处理进行比较发现腐胺的诱导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多胺。4.组培苗的休眠解除与驯化移栽:4℃低温处理30天即可解除‘正午’生根组培苗的休眠现象,低温处理后,生根苗的叶片数、茎高、株高、不定根长度等指标都有所增加。休眠解除期间,以珍珠岩:蛭石(1:1)的培养基支持体对组培苗的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有一定的作用。驯化移栽时期以冬春季为佳,在移栽过程中质量分级为一级、二级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较高,根茎协调性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1 外植体的选择
  • 1.1.2 启动和增殖培养
  • 1.1.3 生根培养
  • 1.1.4 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 1.2 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 1.2.1 褐化
  • 1.2.2 玻璃化
  • 1.2.3 茎尖及叶片坏死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灭菌剂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灭菌存活的影响
  • 2.3 小结
  • 2.4 讨论
  • 3 增殖培养体系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继代次数对‘正午’试管苗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3.2.2 不同继代次数对‘乌龙捧盛’试管苗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3.2.3 不同继代次数对‘锦袍红’试管苗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3.2.4 不同继代次数对‘迎日红’试管苗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3.3 小结
  • 3.4 讨论
  • 3.4.1 牡丹基本培养基和最适生长调节剂的确定
  • 3.4.2 继代周期和继代次数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4 生根培养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培养条件及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腐胺浓度及诱导时间对生根的效应
  • 4.2.2 精胺浓度及诱导时间对生根的效应
  • 4.2.3 亚精胺浓度及诱导时间对生根的效应
  • 4.2.4 腐胺、精胺、亚精胺对牡丹生根效应的比较
  • 4.3 小结
  • 4.4 讨论
  • 4.4.1 生长素和多胺处理对生根的影响
  • 4.4.2 诱导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 5 牡丹试管苗的休眠解除与驯化移栽
  • 5.1 休眠解除
  • 5.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小结与讨论
  • 5.2 驯化炼苗
  • 5.3 移栽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小结
  • 5.3.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果树离体快繁育苗消毒新方法[J]. 农业知识 2008(11)
    • [2].新疆珍稀药用植物厚叶岩白菜离体快繁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9)
    • [3].中华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0)
    • [4].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崖柏的离体快繁[J]. 植物生理学报 2020(05)
    • [5].朱砂根植物学特性及种子离体快繁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3)
    • [6].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3)
    • [7].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8].彩色马蹄莲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 2009(01)
    • [9].无籽西瓜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1)
    • [10].矾根叶片离体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9)
    • [11].球花石斛的离体快繁体系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9)
    • [12].矾根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生根体系的建立[J]. 山东林业科技 2020(04)
    • [13].药用植物玛咖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22)
    • [14].观赏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15].太子参‘柘参1号’离体快繁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02)
    • [16].花叶艳山姜茎尖离体快繁技术[J]. 热带生物学报 2012(03)
    • [17].桑叶葡萄离体快繁技术[J].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4)
    • [18].菊花离体快繁技术流程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18(05)
    • [19].睡菜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2)
    • [20].草莓离体快繁研究综述[J]. 知识文库 2020(01)
    • [21].越橘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2].山东百部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0(02)
    • [23].青蒿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4].兔眼蓝莓‘顶峰’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 2015(24)
    • [25].湘酿1号刺葡萄离体快繁技术试验[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02)
    • [26].豆瓣绿离体快繁种苗生产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4)
    • [27].白茅离体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9(03)
    • [28].牛角瓜离体快繁技术[J]. 广西植物 2019(12)
    • [29].宁夏农科院生物中心成功建立濒危中药材盘贝母离体快繁技术体系[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10)
    • [30].马缨杜鹃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标签:;  ;  ;  ;  ;  ;  ;  ;  

    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